羊裂谷热症状及其防治方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羊裂谷热症状及其防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裂谷热症状及其防治方法.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羊裂谷热症状及其防治方法裂谷热又名地方流行性肝炎,是绵羊、山羊和牛的一种急性、慢性传染性病毒病,也可传染给啮齿动物和人。其特点是怀孕母羊和母牛流产率高,在羔羊和犊牛引起严重的致死性疾病。此病由节肢动物传播,潜伏期短,病程发展迅速。该病最早发现于肯尼亚里夫特山谷的雷瓦塞湖滨,因而又称为里夫特山谷热。一、病的传染本病主要是通过昆虫,特别是蚊子叮咬,在动物之间传染。人可经接触患病动物及其产品而感染。二、症状潜伏期为46天,羔羊潜伏期2072小时。新生羔羊的最急性病例不出现临床症状即可死亡。幼龄羔羊感染后,表现发热、厌食、虚弱、卧地,常在2436小时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95。青年羊常呈急性经过,而成年
2、绵羊和山羊则表现为温和症状,但多数怀孕母羊发热(4142)、流产、呕吐;在发热期白细胞急剧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病程数天,死亡率可达20。三、剖检患病羔羊肝脏病变明显。在疾病早期肝肿胀、质脆,呈斑驳杂色;肝实质部分有许多灰黄色坏死病灶,每个病灶周围有红色充血圈。在疾病的严重阶段,整个肝的被膜和切面均呈灰黄色,被膜上有少数出血斑点,心内膜和心外膜出血。成年母羊的病变与羔羊相同,但程度较轻。组织学变化方面,羔羊与母羊类似。病的早期,肝组织呈现局限性变化,中性粒细胞聚集在肝脏的窦状隙,随后,在白细胞集结附近形成坏死的肝细胞群,继而小叶中的坏死灶融合,最后整个肝脏布满了小颗粒坏死病灶。肺可能水肿、气
3、肿,脾浆膜下有瘀血斑点。肝内可见到嗜酸性包涵体。脑有变性变化,并在脑血管周围有聚集的红细胞袖套。四、诊断在出现羔羊死亡、母羊流产及饲养人员突然发病时,应考虑可能有此病存在。诊断主要靠生物学试验分离病毒。确诊时需做肝脏组织学检查及血清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琼脂扩散试验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五、预防可采取灭蚊,限制流行地区易感动物流动及免疫预防等措施。连续接种小鼠和鸡胚获得的弱毒疫苗可用于预防接种。嗜神经的弱毒苗可用于大范围的免疫,但不能用于妊娠动物。羔羊生后36个月内具有被动免疫力。雄性动物免疫后,可产生一个时期的无菌免疫,因此,这种方法常常在配种季节前使用。六、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可进行对症和支持疗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裂谷 症状 及其 防治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