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近几年来,茄子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发病率为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70%以上,甚至绝收,各家小菜园更为严重。茄子黄萎病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成为难以防治的难题。防治茄子黄萎病,是茄子丰收的保证。一、病害症状。茄子黄萎病多在门茄坐果后发病,盛果期病株急剧增加。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脉间或叶缘萎黄上卷,并逐渐向上发展,使半边枝叶变黄枯死,果实僵化不长。因此,又叫半边疯。严重时全株枯死,叶片干枯脱落,成为光杆。剥开根和茎的皮层,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所以也叫黑心病。二、发病条件。茄子黄萎发病较重与病源因素,气候因素,栽培因素关系密切。1、病源因素:茄子黄萎病是土传病害,土
2、壤带菌是病菌的主要来源。黄萎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拟菌核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入侵,也可从幼根皮层和根毛入侵,在植株维管束中繁殖。因此,重迎茬或邻作栽培,土壤含菌量多,发病重。特别是各家房前屋后小菜园,基本上是重迎茬和邻茬栽培,所以病更重。2、气候因素:温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低温是病害的主要因素,一般气温20-25有利于发病;从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日数越多,发病越早越重。气温在28以上,病害受到抑制。3、栽培因素:土质粘重、盐碱地、重茬邻作、偏施氮肥、生粪烧根、定植伤根,栽植过稀、中午烈日下栽苗、土壤龟裂等发病均重。特别是阴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茄子 黄萎病 防治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