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综合训练试卷(精选).docx
《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综合训练试卷(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综合训练试卷(精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次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中溶液质量相等C中溶液
2、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2、小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从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A氢氧化钠B硝酸铵C蔗糖D食盐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碳酸钙B一定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Ct时在一定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D高温条件下碳还原氧化铜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面粉B硫酸铜C氯化钠D植物油5、溶液结晶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降低B浓度一定减小C溶质一定减少D溶剂一定减少6、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A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B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C将b点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7、打卤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调料“卤”的做法是将各种食材、调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A木耳B韭菜C鸡蛋D食盐8、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浑浊的液体过滤后仍然浑浊: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粗盐提纯的产率偏低:溶解粗盐的水量可能过少D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CO2,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稀盐酸可能已反应完9、如图是a、b、c三种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10、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A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D混合物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5、(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作用:(2)刚装修好的房屋内含有甲醛,可以在室内放置木炭是利用其_性。(3)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_有关。(4)氮气可以作食品的保护气,说明氮气_。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A医用酒精 B氦气 C金刚石 D钛合金 E洗涤剂 F活性炭,选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生活:_可用于裁玻璃,_可用于乳化油污。(2)健康:_可用于擦拭物品消毒,_可用于制作冰箱除味剂。(3)安全:_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_可用于制航标灯。3、根据如图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将25g
6、硝酸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3)20时,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可使用的方法是_(写一种即可);(4)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采用的方法是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填写序号)。液氮可作制冷剂;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是洗洁精将油污溶解形成了溶液;医院的“钡餐透视”使用碳酸钡;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5、如图是a、b、c
7、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g,此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将t1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4)t2时,将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填一种方法),变为不饱和溶液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会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 “不确定”)。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量筒中本身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_)2、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
8、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高(_)3、实验室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体飞溅(_)4、只用物理方法就能除去食盐水中的杂质离子(_)5、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可加入氢氧化钙(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小樱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溶液的实验,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她从瓶中倒出20mL用于配制稀硫酸溶液。请计算:浓硫酸溶液(H2SO4)5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98%密度1. 84 g/cm3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1)这20mL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g。(2)她将这20mL浓硫酸溶液与100mL
9、水均匀混合,水的密度为1g/cm3所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某兴趣小组打算用如图所示的整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_g。(2)在配制过程中,他们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依据是_。(3)为测定该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34g该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经过测量发现,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克,请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3、向80g15%的NaNO3
10、溶液中加入28gNaNO3固体后,发现有8 gNaNO3未溶解,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解题过程)4、 “石头纸”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大量废弃贝壳制得的。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 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观察,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克。(2)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此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5、现在 70g20%的硫酸铵溶液,试计算下列问题。(1)若向上述溶液
11、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某小组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兴趣实验,发现有的同学得到蓝色溶液,有的同学得到绿色溶液。老师提示这种现象可能与所得氯化铜溶液有关。同学们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实验1:探究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铜溶液各20mL置于同样的烧杯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加热(忽略溶剂蒸发)。待溶液温度恒定后,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表:烧杯编号溶质质量分数/%555101010202020水浴箱温度/3050703
12、05070305070溶液颜色浅蓝浅蓝蓝蓝蓝绿翠绿蓝绿翠绿墨绿实验2:探究室温下氯化铜溶液的变色浓度范围(1)室温下,称取15.4g的氯化铜固体溶于35.0g水中,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30.6%的氯化铜溶液。(2)将上述氯化铜溶液依次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配制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表:溶质质量分数/%30.625.521.919.217.015.3溶液颜色深绿翠绿蓝绿蓝绿蓝浅蓝(结果与讨论)(1)实验1中,的实验目的是_。(2)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中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_。(反思与评价)(3)室温下,小文将20g氯化铜固体溶于80g水中,则此溶液的颜色为_。(
13、4)小昕配制了一杯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铜溶液,溶液为浅蓝色,若要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可进行的操作有_(填字母序号)。A将溶液放在水浴箱中加热到70B加入适量的氯化铜固体并使之溶解C加入适量的水稀释(拓展探究)如何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蓝色或变黄呢?(查阅资料)氯化铜溶于水后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大量的Cu2+和Cl。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会随着溶液中的Cu2+与其他离子形成不同的络合离子而改变。其中:水合铜离子Cu(H2O)42+为蓝色: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为黄色。由光学知识可知:黄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因此,氯化铜溶液变绿的原因实际上是溶液中的Cu(H2O)42+和CuCl42混合形成的。(设计
14、实验)目的步骤现象1、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蓝色取少量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加入水溶液变蓝2、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黄色取少量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加入稀盐酸溶液未变黄(5)若将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黄色,可向其中加入_。2、金属镁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大有前途的绿色金属材料。(1)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海水中的MgCl2Mg(OH)2 MgCl26H2OMgCl2Mg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_ 。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 _ 能转化为 _ 能。写出氯化镁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
15、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此反应的方程式是 _ ,此反应属于 _ 反应(判断基本反应类型)。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 _ 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 _ ,反应的现象是 _ 。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3据此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_ 。(3)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这层灰黑色是什么物质呢?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赵认为可
16、能是Mg2(OH)2CO3;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_ 。实验探究:小赵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 _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请写出Mg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 。(4)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16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只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17、l+2NaOH+2H2O2NaAlO2+3H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0.6 5.2 4.0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_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中溶液烧杯中无固体剩余,并且不知道具有的升高温度、加入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等信息,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错误。B、中溶液质量不想等,中不溶解的固体中溶解了,中溶液质量大。错误。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溶剂质量相同,中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点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溶解 现象 综合 训练 试卷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