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难点解析练习题(精选含解析).docx
《难点详解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难点解析练习题(精选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详解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难点解析练习题(精选含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0B15C17D192、如图,已知RtAB
2、C中,C90,A30,在直线BC上取一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根据下列已知条件,不能画出唯一的是( )A,B,C,D,4、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BA、BC上,DEAB,过BA上的点F(位于点D上方)作FGBC,若AFG=42,则DEB的度数为( )A42B48C52D585、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3cm,9cm的两根木棒首尾顺次相接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3cmB6cmC10cmD12cm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7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是( )A110B70C35D55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3、A40B50C60D708、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7B3,4,8C3,4,5D3,3,79、以下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3,5B4,4,8C3,4.8,7D3,5,910、若三条线段中a3,b5,c为奇数,那么以a、b、c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PAPB,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使得PADPBC2、如图,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AD90,要证明ABCDCB,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只需填一个条件即可)3、如图,ABC中,ABACDC,D在
4、BC上,且ADDB,则BAC_4、如图所示,将一个顶角B30的等腰三角形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0180),得到等腰三角形ABC,使得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旋转角_度5、如图,_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1、探究与发现:如图,在ABC中,BC45,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且ADEAED,连接DE(1)当BAD60时,求CDE的度数;(2)当点D在BC(点B、C除外)边上运动时,试猜想BAD与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深入探究:如图,若BC,但C45,其他条件不变,试探究BAD与CDE的数量关系2、如图所示,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已知,求证:(1)
5、;(2)3、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于点(1)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过点作于点,连接交于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中所作的图形中,求证:4、在等腰中,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等腰,使,点D,E在直线AC两旁,连接CE(1)如图1,当时,直接写出BC与CE的位置关系;(2)如图2,当时,过点A作于点F,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用等式表示线段BD,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5、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 =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
6、如果BAC=90,则BCE= 度;(2)设,如图2,当点在线段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当点在直线BC上(线段BC之外)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6、如图,AD为ABC的角平分线(1)如图1,若BEAD于点E,交AC于点F,AB4,AC7则CF ;(2)如图2,CGAD于点G,连接BG,若ABG的面积是6,求ABC的面积;(3)如图3,若B2C,ABm,ACn,则CD的长为 (用含m,n的式子表示)7、已知:如图,ABCDCB,12求证ABDC8、如图,在等腰ABC和等腰ADE中,ABAC,ADAE,BACDAE且C、E、D三点共线,作AMCD于
7、M若BD5,DE4,求CM9、如图,在中,是角平分线,(1)求的度数;(2)若,求的度数10、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从点A作AEBC交BD的延长线于点E(1)若BAC40,求E的度数;(2)点F是BE上一点,且FEBD取DF的中点H,请问AHBE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7,具体哪条是底边,哪条是腰没有明确说明,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详解】解:当腰是3,底边是7时,3+37,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当底边是3,腰长是7时,3+77,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3+7+71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
8、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时注意: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则一定要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这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结合图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以点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BC于两个点,然后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如图所示:C90,A30,是等边三角形,点重合,符合条件的点P有2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三角形存在的条件去判断【详解】,满足ASA的要求,可以画出唯一的三角形,A不符合题意;,A不是AB,BC的夹角,可以画出多个
9、三角形,B符合题意;,满足SAS的要求,可以画出唯一的三角形,C不符合题意;,AB最大,可以画出唯一的三角形,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存在性,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再由垂直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详解】解:,故选:B【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及垂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理解题意,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C【分析】设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cm,再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设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cm,则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
10、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掌握“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范围”是解本题的关键.6、C【分析】先求出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底角的度数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判断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是解题关键7、B【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180-80)2=1002=50;答:底角为5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特点8、
11、C【分析】根据组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依次判断即可【详解】A、 3,4,7中3+4=7,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与题意不符,选项错误B、 3,4,8中3+48,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与题意不符,选项错误C、 3,4,5中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边,故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选项正确D、 3,3,7中3+37,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与题意不符,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9、C【分析】由题意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2+3=5,不
12、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4+4=8,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3+4.87,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D、3+59,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应用注意掌握判断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和大于最大的数即可10、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的个数【详解】解:c的范围是:53c5+3,即2c8c是奇数,c3或5或7,有3个值则对应的三角形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D=C或PAD=PBC或DBC=CAD或PD=PC 或AC=B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点 详解 沪教版 七年 级数 第二 学期 第十四 三角形 解析 练习题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