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
《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戏剧和小说一样,在当代人的探索和实验中,出现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倾向,但在外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没有故事和情节的伟大小说或经典戏剧。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曾强调“小说是说故事”。王国维曾断言:“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高尔基说:“对戏剧的基本要求是:戏剧应该是现实的、有情节的,充满着行动的。”小说、戏剧同为叙述艺术,都是讲故事的艺术。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故事。小说和戏剧的不同在于,小说是讲故事,戏剧是演故事。而戏剧对于剧作
2、家而言,还是讲故事,只是和小说家讲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当代剧作家沈虹光坚持:“戏剧需要讲故事。”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戏剧所讲述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暗恋桃花源无不情节精彩,故事感人。雷雨的经典首先就体现在它戏剧故事的经典性上,虽然拥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不足以使一出戏剧成为一部经典,但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其成功的基础和具有顽强舞台生命力的前提。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第一次对悲剧进行理论阐释和总结时,就曾把情节列为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的首位,指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亚里士多德是在
3、考察了古希腊戏剧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他举例说:“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故事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情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任何人听见俄狄浦斯王的情节,都会这样受感动。”亚里士多德谈的是悲剧,但适合于不同体裁的戏剧,如喜剧和正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以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讨论的“情节”指的是经过布局安排的故事情节,实际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故事情节之于戏剧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故事情节乃剧作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深入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进而呈现于戏剧中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物状态。戏剧是生活的反映,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就是生活的缩影、人生的写照。
4、精妙的戏剧故事往往具有原创性,改编自历史或民间传说的戏剧经典往往能脱胎换骨、推陈出新,其故事情节能体现出创作者新的思考和发现,显示出创作者的智慧。原因之二,故事情节是作为叙事艺术的戏剧得以立于舞台之上的基本骨架,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犹如身体羸弱的病人,既不能以健康的形象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不能有饱满旺盛的生命活力。原因之三,故事情节既是剧作家反映生活、思考人生、拷问人性、探寻心灵的载体,更是戏剧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进而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之感动、沉思、悲伤、喜悦、激动、奋进的媒介。一出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既难以集中再现人生的多变与精彩、人性的微妙与复杂,也难以将观众吸引进剧场并让观众在剧场屏
5、息静气观赏至剧终。1.下列关于“情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当代人在戏剧和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进行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探索和实验,但这不符合文学史和戏剧史的基本规律。B.小说和戏剧都是讲故事的艺术,离不开情节,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每一部都达到了情节精彩、故事感人的程度。C.亚里士多德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把情节安排在悲剧艺术“六个成分”的首位,这表明了情节的重要性。D.诗学用了不短的篇幅讨论“情节”并得出一些结论,虽然其讨论的对象是悲剧,但其结论的适用性并不局限于悲剧。解析:B项,“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每一部都达到了情节精彩、故事感人的程度”说法绝对。
6、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1段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论证“戏剧也需要讲故事”的观点。B.文章列举雷雨的例子来说明一部戏剧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具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是前提。C.文章第4段侧重说理,深入分析了故事情节之于戏剧非常重要的原因。D.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严密。解析:D项,文中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情节在经过布局安排之后,能够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这是今人研究诗学所得出的结论。B.故事情节是剧作家在戏剧中所呈现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生状态,蕴含
7、着剧作家的思考和发现,折射着他们的创作智慧。C.故事情节对戏剧这一舞台艺术来说,具有基本骨架的重要意义,否则将难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会缺乏生命活力。D.故事情节是一种媒介,剧作家借助它反映生活、思考人生、拷问人性、探寻心灵,观众则被它引发多种情感体验。解析:C项,“故事情节否则将难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会缺乏生命活力”错,根据原文“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生命活力”可知,选项偷换概念,扩大范围。答案: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不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不同的教
8、育环境又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提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的青年文人的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
9、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
10、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最终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第一部剧作时是26岁,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22岁到32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
11、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1935年,23岁的朱生豪开始筹备译莎大事,但此时他手头的工具书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但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前,朱生豪仍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继续握笔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国内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莎剧其他中译本。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12、“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莱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选自2017年1月16日光明日报,有改动)相关链接: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戏剧导演陈薪伊语)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朱生豪幼年时对读书的痴迷以及求学阶段所受的教育使他形成了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为朱生豪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B.朱生豪
13、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C.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莎剧的成就是他人难以比肩的。D.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表演的要求相契合,很多人们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就出自朱生豪的翻译。解析:C项,“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莎剧的成就是他人难以比肩的”理解错误,文中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主要是为了说明翻译莎剧难度大,以及朱生豪在青年时代就翻译出高质量译作之难得。答案:C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
14、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B.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C.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D.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莎剧其他的中译本。解析:A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背景,作为目的的依据不足。B项,“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D项,“译作的水平超过了莎剧其他的中译本”于文无据。答案:C6.朱生豪翻译莎剧的过程
15、漫长而又艰辛。在这个过程中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说明。(6分)答案:满怀激情。翻译莎剧之初就激情豪迈,尤其针对日本的藐视,他“大起劲”。有创新精神。用散文体翻译莎剧,在处理具体细节时仍采用诗体。坚定执着。翻译莎剧消耗了他珍贵的青春年华;译作两次毁于战乱,他仍坚持重译。精益求精。翻译前反复揣摩原作,翻译时反复吟诵,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不惧困难。在只有两本工具书的条件下,他坚持完成译作。(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智斗(选段)(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坡上走过。)胡传魁嘿,阿庆嫂!(胡传魁脱斗篷。刘副官接住,下。)阿庆嫂(回身迎上)
16、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胡传魁你好哇?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胡传魁哈哈哈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刁德一好说好说。(刁德一脱斗篷。刁小三接住,下。)阿庆嫂参谋长,您坐!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
17、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阿庆嫂(有意在敌人面前掩饰自己)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18、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刁德一(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 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胡传魁你这个人哪!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传魁点烟。)刁德一(望着阿庆
19、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阿庆嫂(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胡传魁人家不会,你干什么!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阿庆嫂(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
20、张!阿庆嫂(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胡传魁哈哈哈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注:京剧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
21、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胡传魁是其司令。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胡传魁和阿庆嫂再相逢后,阿庆嫂只寒暄了一句就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既显示了他对阿庆嫂的热情,意思是“我会照应的”,同时也是在观察阿庆嫂。D.胡传魁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单元 综合 检测 解析 新人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