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有关空气及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大约占78C目
2、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气体是SO2、CO2、NO2、O3等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2、以下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B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 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A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B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D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B煤的干馏C活性炭吸附异味D酒精挥发5、下列实验操
3、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红热的木炭分别放入气体中D除去CuO中的少量C粉隔绝空气加强热AABBCCDD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7、下列物质不属于可燃物的是A氢气B甲烷C酒精D氧气8、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换好生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煤、石油、氢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9、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在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金银铜牌B
4、陶瓷餐具C塑料水瓶D纯棉毛巾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B铜丝用作电线C甲烷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富氧炼钢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CO2 排放,实现 CO2“零排放”。(1)“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是 CO2 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_。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_(填字母)。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焚烧(2)“碳”吸收。自然
5、界有多种途径吸收 CO2。绿色植物通过_吸收 CO2。风化的岩石如CaCO3 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 CO2 和H2O 转化为 Ca(HCO3)2,该转化的反应类型是_;其中 1mol Ca(HCO3)2 中约含氢原子_个,含钙元素的质量_g。(3)“碳”利用。将 CO2 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 CO2 和H2 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 C2H6O和水,参加反应的 CO2 和H2 的物质的量比为_。2、下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需要消耗空气中的_。(2)途径中,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6、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途径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若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释放到大气中的CO2的量是巨大的,其主要原因是_。(5)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大力植树造林C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从环境保护来看,氢气是比较理想的燃料,其理由是_。4、请选择序号填空: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金刚石 石墨 二氧化硫(1)用于切割玻璃和大理石
7、的是_;(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3)会导致酸雨的物质是_。5、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选填字母序号)。A玻璃车窗B镁铝合金车体C塑料小桌板D涤纶座套(2)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3)车身表面烤漆起到美观和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4)列车上的垃圾也关乎环保的重大问题,垃圾分类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其中矿泉水瓶属于_(填字母序号)。A厨余垃圾B可回收垃圾
8、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羊毛、棉花、塑料、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_)2、聚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_)3、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三种纤维,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将其鉴别出来(_)4、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_)5、研发和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求算:(1)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2)32 克的甲烷完全燃烧的话,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_?2、氢能源汽车以氢气作为能源,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用氢气作为能源的最
9、大好处是氢气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仅产生水,有效减少了传统燃油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如果一辆氢能源汽车在一次行驶中消耗了2kg氢气,那么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生成的水的质量又是多少?3、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地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1)为从源头消除污染,生产、生活中要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已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_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2)某火力发电厂为了防止环境污染,需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100g废气中含有1
10、.6g二氧化硫,则处理1000g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_g(3)某工厂以流量10L/s(升/秒)排出含硫酸9.8%的工业废水,现向该废水中排入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与硫酸反应后再排出,要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则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的流量应为_L/s(上述含酸废水和含碱废水的密度均近似为1g/cm3)4、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经开采得到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取32克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气体()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8.8g二氧化碳。求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5、由于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
11、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SO2的排放。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1)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其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2)煤中硫燃烧产生的SO2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写出产生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_。(3)家庭用煤通常将“煤球”处理成“粉状煤”,这样做的目的是_。(4)若该煤厂要处理16吨二氧化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老师说:“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是K、Ca、Na除外,因为K、Ca、Na能与溶液中的水
12、发生反应”。对这个问题,课外小组的同学很感兴趣,展开了金属与水反应的探究。探究:探究钠能否与水反应(1)常温下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取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水中,钠浮在水面,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溶液变红色。根据以上探究回答下列问题:由探究推出钠的一条物理性质_。(猜想与假设)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可能为猜想一:NaOH和H2猜想二:Na2CO3和H2倩想三:NaOH和O2结合所学知识,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猜想二不成,理由是_。(实验探究)进一步分析产物设计右图装置,收集一试管气体,_(填操作和现象),得出猜想一成立。(实验结论)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反
13、思)实验中钠熔化的原因_。探究:探究镁能否与水反应常温下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等质量打磨干净的镁条投入水中,有细小气泡,溶液变为红色,10分钟后无明显变化。查阅资料:对比探究、得出的结论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小茗同学所在的化学兴趣小组对甲完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CuO是一种黑色粉末,无水CuSO4遇水变蓝。(猜想与假设):甲:CO2 和H2O;乙:CO和H2O;丙:NH3、CO2和H2O;丁:CO2、CO和H2O。你认为_同学的猜想是错
14、误的,理由是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顺倒?(填“能“或“否”)_。(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同学猜想成立。请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交流):(1)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2)含碳物质的燃烧因条件不同,产物常是混合物,故实验室常采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工业上利用空气中组分的沸点不同的原理,用
15、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取氧气,故A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大约占78%,氧气占21%,故B正确;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不包括在内,故C错误;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2、A【详解】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反应后固体中的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减少,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选项A正确;B、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故开始压强变大,冷却后,由于消耗了氧气,故压强又
16、会变小,选项B错误;C、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开始反应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选项C错误;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个甲烷分子与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容器内的分子总数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A。3、D【详解】A、砍伐大量森林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代替煤燃烧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温室气体增多,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是不可行的,应该在烟囱加装除尘和脱硫装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化肥、农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如果禁止使用,农作物大量减产,应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点 详解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社会发展 专题 测试 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