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潍坊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是当时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故选A。当时经济的发展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B错误;政治剧变是直接原因,但并不是当时文化繁荣局面出
2、现的最全面的原因,C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提倡对于各学派的兴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当时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最全面的原因,D错误。【补偿训练】齐国稷下学宫聚居众多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了新一页。这反映时代主要特征是()A.文化的下移B.社会大变革C.井田制瓦解D.科技的进步【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无论其学术派别、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来看,说明这一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学派可以诘难、批驳,各家彼此吸收、融合,故选B。文化下移和井田制瓦解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这一时期的总体时代特征,
3、排除A、C;科技的进步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也不是这一时期的特征,排除D。2.(2020全国卷)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解析】选B。儒家思想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伦理道德,在清代宗谱的纂修中,都得到了体现,故选B;科举制不强调血缘,排除A;“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而士族只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排除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确立,排除D。【补
4、偿训练】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曰:“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当时的儒者()A.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B.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D.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解析】选B。材料侧重体现的是孔子和孟子的社会责任感,并未涉及社会转型,也未体现孔孟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A、D错误。材料中孔子的大意是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孟子大意是平治天下这样的大任,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这体现出两者的胸怀大志一心想要平治天下的伟大抱负,故选B。重构礼乐纲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为汉武帝所采用,C错误。3.下表为部分文献对战国时
5、期某学派的治国思想的记述。由此可以判断,该治国思想属于()文献记述赏刑“禁奸止过,莫若重刑”靳令“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解析】选C。据“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富国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可知,该治国思想重视刑法和攻战,符合法家思想,故选C;儒家提倡仁、礼,墨家强调“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深化点拨】法家思想的“以法治国”不是“依法治国”,法律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它只是专制统治者用于统治人民的工具。4.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借鉴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生产,安定人心。这一政策吸
6、取了下列哪一思想()A.儒家“仁政”思想B.法家“法治”思想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D.墨家“节用”思想【解析】选C。汉朝初年采纳道家无为思想,主张“黄老学说”,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汉朝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故选C。儒家仁政不是汉朝初年采取的思想,A错误;法治思想显然不符合汉朝初年经济凋敝现状,B错误;墨家“节用”思想不符合汉朝初年思想,D错误。5.(2020济宁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B.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C.中国古代思想多元化趋势
7、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我国古代思想从多元化走向大一统,反映岀政治领域的变化,而思想的统一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排除C,D符合题意,故选D。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秦代“定法家于一尊”,儒学的地位低下,A不符合题意;法家思想在秦代才处于至尊地位,B不符合题意。【拓展延伸】“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本质相同: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6.(2020南京高一检测)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等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
8、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上述材料表明()A.灵帝始设太学教授儒学B.官办地方教育体系日益完备C.东汉政府重视发展儒学教育D.儒家经典开始成为官方教材【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东汉灵帝将儒家经典作为官方教材,体现的是政府对儒学教育发展的重视,故选C。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太学是中央教育机构,B错在地方教育体系完备,排除;D始于汉武帝,排除。7.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汉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B.独尊儒术C.颁布推恩令D.兴办太学【解析】选D。太学是董仲
9、舒为了培养统治人才而建议汉武帝兴办的,故D正确。A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独尊儒术目的在于推崇经过其改造之后的儒家思想,不是“养士”,故排除B;推恩令是主父偃建议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措施,故排除C。8.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这种现象从文明史的角度()A.反映了佛、道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B.体现了时局动荡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C.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D.反映了儒家思想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解析】选C。“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佛教吸收儒学精神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素养 评价 解析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22956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