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总论1、中国最早的“小儿医”扁鹊2、儿科最早的医案记载淳于意的下气汤治疗气鬲病3、隋唐时期专设少小科、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三岁以下小孩属于纯阳之体。、纯阳:小儿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儿科之圣北宋钱乙 著作:小儿药证直诀【名】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疾病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寒热虚实的迅速转化方面较成人尤为突出。7、 钱乙首创儿科五脏辩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辩证纲领。陈文中,治疗痘疹主温补。董汲
2、,主寒凉。8、明代万全“育婴四法”:“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9、陈复正幼幼集成指纹诊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风轻、气重、命危”1、吴塘:“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1、稚阳:小儿阳气未盛的生理特点。稚阴:小儿阴精未盛的生理特点2、小而年龄分期:胎儿期:孕妇末次月经第 1 天算起为 40 周,28天(围生期:胎龄28周至出生后7足天)新生儿期(死亡率高):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8天(易发产伤、窒息、硬肿、脐风)婴儿期(生长发育最快):出生28天后
3、至周岁(生长发育快,易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抗病能力差、易感染。多为肺、脾、传染病。)幼儿期:周岁。生长减慢,智力发育迅速,饮食过渡至成人,与外界接触增加、易得传染病。学龄前期,又称幼童期:37周岁,易变态反应性疾病。学龄期:-113周岁,除生殖系统外接近成人,接受教育,发病率明显下降。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为连续过程,有阶段性。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个体差异。13、体重、身高和血压的计算体重:6个月体重(g)3+0.7月龄-12个月体重(g)=0.5X(月龄-6)1岁以上体重(k)=8+2X年龄身高:身高(c)=70+X年龄血压:收缩压(mg)=80+X
4、年龄舒张压收缩压X23(体重低于正常值85%,营养不良。体重增长过快,肥胖症。身高低于正常值%,考虑侏儒病、克汀病、营养不良。14、囟门闭合时间:前囟,出生后-18个月;后囟门:出生前闭合(未闭合2-个月)。头颅骨缝:6个月内闭合。(早闭:头小畸形。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囟门凹陷:脱水,囟门凸出:脑炎、脑膜炎。)头围:新生儿头围约为3334cm, 1周岁时6c,2周岁时48cm,5岁时增长至0Cm,5岁时接近成人,为5-。胸围:新生儿32cm,岁44cm,2岁后胸围渐渐大于头围。乳牙萌出:4-个月恒牙:岁开始。(乳牙20,恒牙32)(头围小:发育不良,增长过快:解颅。 胸
5、围超过头围较晚:营养不良、缺乏锻炼。 出牙推迟或顺序混乱: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15、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 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16、 智能发育:个月头眼协调好;3个月转头向声源。个月抬头,4个月撑起上半身,6个月独坐,8个月爬,1个月可扶走,1月能独走,1个月跑步、倒走。-1个月可用拇指、食指拾东西。运动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进展。 2个月发出和谐喉音,3个月咿呀之声,1岁简单用语,5岁完整语言。17、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病因特点:外感、食伤、先天因素
6、居多,也需注意情志、意外、其他。)18、 儿科四诊应用特点:四诊合参,特别重视望诊。六望: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察指纹指纹:“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脉诊:7岁以下“一指定三关”“六纲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小儿脉诊:切脉要安静切寸口脉指法为“一指定三关”病脉有六种基本脉象内治法用药原则:1. 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处方用药精简灵活3.注意顾护脾胃 4.重视先证而治 5. 掌握用药剂量:新生儿用成人量6,乳婴儿1/3,幼儿12,学龄儿童2/3或接近成人用量给药方法:口服、鼻饲、蒸气及气雾吸入、吹鼻法、直肠给药法、注射给药法。儿童保健新生儿的特
7、殊生理现象: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会于数周或数月自行消失,不需挑刮。女婴出生后5天乳房隆起如蚕豆到鸽蛋大小,可在2-3周后消退,不应处理或挤压。女婴生后-7天阴道有少量流血,持续-天自止者,为假月经,一般不必处理。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婴儿期保健 喂养方法: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优点:满足婴儿营养需求;增强免疫;喂哺简便;增强母婴情感交流;哺乳产生催乳激素,促进子宫收缩复原、抑制排卵,减少乳腺癌、卵巢癌发病几率。一般:4-6个月添加辅食;012个月断奶。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而需添喂牛、羊
8、乳或其他代乳品时)(1.补授法:先哺母乳,后补充代乳品。2.代授法:一日内有一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代替母乳。) 人工喂养(牛奶,稀释、加糖、煮沸;奶粉,重量1:8或体积1:4加开水)。添加辅食的原则:4个月后添加。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各论新生儿疾病【执医部分】1.胎怯(1)发病特点:包括早产儿(7周)、小于胎龄儿(-42周),以出生体重低为特点。(2)病因病机(4)辨证论治:肾精薄弱(补肾地黄丸)、脾肾两虚(保元汤)(3)诊断与鉴别诊断:孕妇体弱,先天不足症状,体重2500g,身长,幼儿160呼吸加快0.突发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线心脏
9、扩大。肝脏扩大。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前五项即可诊断) 治疗:给氧、祛痰、止咳、镇静,强心剂(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苷K或地高辛)哮喘哮喘基本特征:气道高反应性。内因:肺脾肾不足,痰饮内伏;外因:感受外邪。1、诊断要点:多有湿疹史、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嗜酸粒细胞增多。肺部哮鸣音。症状。、分型:发作期: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热性哮喘:清肺涤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外寒内热:解表清里,定喘止咳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苏子降气汤(偏于上盛)/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偏于下虚)缓解期: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散合玉屏风散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肺肾阴虚:麦味地黄丸3、鉴别诊断:毛细支气管炎
10、(感染后发作,过敏史不明显)支气管肺炎证治汇补卷之五哮病:“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5.反复呼吸道感染(1)发病特点(3)诊断与鉴别诊断0-2岁,呼吸道感染0次,其中下呼吸道3次-岁, 8 26-2岁, 7 2上呼吸道感染间隔7天,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足,可加上下呼吸道次数。反之不可。(2)病因病机(4)辨证论治 营卫失和,邪毒留恋黄芪桂枝五物汤 脾肺两虚,气血不足玉屏风散肾虚骨弱,精血失充补肾地黄丸脾系病证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因其色白似雪片,故又名“雪口”。白色念珠菌所致。
11、病位:心脾肾。病机: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治法:清热泻火。证治:心脾积热:清泻心脾清热泻脾散加减 虚火上浮: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鉴别诊断:白喉(白喉杆菌所致,急性传染病)残留奶块口疮以口颊、唇舌、齿龈、上腭等处发生黄白色溃疡,灼热疼痛、或伴发热、流涎的口腔疾患。只发生于口唇两侧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疼痛口糜。病位:心脾胃肾。治法:清热降火。【溃烂出现部位治法:牙龈清胃泻火口腔黏膜清脾泻火舌尖清心泻火咽喉清肺泻火】分型:风热乘脾: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银翘散脾胃积热:清热解毒,通腑泻火凉膈散心火上炎: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泻心导赤散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丸鉴别诊断:鹅口疮 手足口病(柯萨奇
12、病毒所致,急性传染病,多发四岁以内,夏秋流行。口,手足臀部丘疱疹)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病位:脾胃。治法:运脾化湿。1、轻型:10次以内。重型:0次以上,明显脱水、全身中毒症状。急性:2周。迁延性:周2月。慢性:2月。2、分型:常证: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芩连汤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 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变证: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常规脓细胞、红细胞多,大便培养痢疾杆菌。厌
13、食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证,无明显消瘦,精神尚好。病在脾胃。治法:运脾开胃。分型:脾失健运: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脾胃气虚:健脾益气,佐以助运异功散脾胃阴虚:滋脾养胃,佐以助运养胃增液汤鉴别诊断:疰夏:只发生于夏季。食欲不振兼倦怠、大便不调,或发热。积滞内伤乳食、停聚中脘、集而不化、气滞不行的胃肠疾患。病位:脾胃,治法: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乳食内积消乳丸(乳积)/保和丸(食积)脾虚夹积健脾丸疳证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病证。病机:脾胃受损,气血津液耗伤。治法:健运脾胃。(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干疳以补为要)诊断要点:1.病史。
14、2.消瘦15平均值。3脾胃功能失调(饮食异常、大便不调、脘腹膨胀)。4.精神不振、易怒等。贫血、浮肿。(血清总蛋白4g/L,白蛋白20g/)分型:疳气(脾胃不和之轻证):调脾健运资生健脾丸疳积(脾虚夹积,虚实夹杂):消积理脾肥儿丸干疳(虚证重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兼证:眼疳石斛夜光丸口疳泻心导赤散疳肿胀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厌食、积滞和疳证的关联厌食:本病由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证,无明显消瘦,精神尚好,病在脾胃,不涉及他脏,一般预后良好。积滞:本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为特征,与疳证以形体消瘦为特征有明显区别。若积久不消,影响水谷精微化生,
15、致形体日渐消瘦,可转化为疳证。疳证:形体消瘦,伴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食欲不振,或食欲亢进,或嗜食异物。疳积可有脘腹胀满,疳气、干疳则无。厌食、积滞均以脾胃病变为主,一般不涉及到他脏,而疳证则常涉及五脏。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又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6个月-3岁婴幼儿,症见皮肤黏膜苍白或苍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烦躁等。治疗:健脾开胃、益气养血。诊断、鉴别诊断(实验室指标):病史、症状。 个月-岁血红蛋白1gL 岁以上20gL血红蛋白浓度(MC)31%,(红细胞平均体积)C80fl,(平均血红蛋白)M2p 再障性贫血:贫血、出血、感染,全血细胞、网织红细胞减少,无肝脾
16、淋巴结肿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中较多铁粒幼红细胞,铁颗粒粗大。辨证论治:脾胃虚弱六君子汤心脾两虚归脾汤 肝肾阴虚左归丸脾肾阳虚右归丸西医治疗:一般治疗(合理喂养等);病因治疗;铁剂治疗;输血治疗。心肝病证夜啼(1)发病特点:白天安静入睡,入夜啼哭不止或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2)病因病机(4)辨证论治脾胃气滞:乌药散合匀气散 心经积热:导赤散 惊恐伤神:远志丸()诊断与鉴别诊断:症状+排除其他疾病汗证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症。诊断:症状。寐则汗出,醒时汗止为盗汗;不分寤寐为自汗。排除其他疾病。鉴别诊断:脱汗:病情危笃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
17、战汗:发热时全身战栗、汗出。辨证论治: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营卫失调: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湿热迫蒸:清热泻脾泻黄散病毒性心肌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疾病为主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病位:心,涉及肺脾肾。治疗原则:扶正祛邪。诊断:临床诊断: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2、心脏扩大;3、心电图改变,严重心律失常;4、K-M升高,心肌肌钙蛋白(Tnl或cTnT)阳性。 病原学诊断依据。确诊:临床诊断2项,可诊断为心肌炎。具备病原学依据,确诊。排除其他疾病。分期:急性期,半年以内。迁延期,半年以上
18、。慢性期,一年以上。病因病机:内因:正气亏虚。外因:风温湿热邪毒侵袭辨证论治:风热犯心银翘散湿热侵心葛根黄芩黄连汤气阴亏虚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心阳虚弱桂枝龙骨牡蛎汤瘀阻络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西医治疗:卧床休息。维生素C、改善心肌代谢药物,免疫抑制剂。控制心衰,强心剂。抗心律失常。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或伴有学习困难和心理异常,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病位:心肝脾肾。治则:调和阴阳。病性:以虚为主。好发年龄:学龄期儿童。诊断:学龄期儿童,病程6个月,出现注意力项、多动项各4种表现,或某一项8种表
19、现。鉴别诊断:多发性抽搐症:肌肉抽搐。正常顽皮儿童:能正常学习,能遵守纪律,指出后可自制。辨证论治: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加减心脾两虚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痰火内扰黄连温胆汤加减多发性抽搐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 病因:标在风火痰湿,本在肝脾肾。治则:平肝熄风。诊断:2-15岁。复发性不自主的重复、快速、无目的动作,涉及多组肌肉。多发性发音抽动。可受意志控制达数分钟至数小时。数周或数月内病情波动。病程持续至少一年。鉴别诊断:风湿性舞蹈病:风湿热,四肢大幅度无规则动作,肌力、肌张力降低。肌阵挛:属于癫痫。短暂性抽动障碍: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儿科学 期末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