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doc
《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全年级用一对试题的认识本次试题,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强化了知识体系,突出了本册书中主要的内容,指向明确.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要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二是思维含量较高,无论是填空、选择这样的小题,还是计算、综合应用,都需要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思考后解答,注重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题型多样灵活,更具开放性。如“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确定图例及数据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二考试概况从本次测评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相对较容易的基础知识的解答中,能从容应对,得分情况相对乐观,但在稍具思维含量,或是需要认真斟酌的题目面前,得分率急剧下降,
2、有些题目仅为百分之几,做对的学生寥寥无几,导致整体成绩不容乐观,年级测评概况如下:项目班级实考人数总得点数总平均得点数卷面平均点数双基部分平均点数综合应用平均点数卷面率优A率达优率达标率最高得点数最低得点数14535755791.447.130。571.124.453.395.59921242316175。31。344。529.564.311。942。988.110138。5337281576。11.447。129.769.422.252.888.99718436272975。81.647。528.98028。662.988。69955412962。572。31。143。128。156.19。
3、851.285。410296382930。577。10.94729.244。718。447。492。19850年级23918173.5761。346。129。364。319。551。889。81025三各班各大题得分率统计班级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综(一)综(二)182。970。560.280。683.874。9279。565.460。378.282。469。8380。170.954.382.184。374.8481。874。659。183。587.173.2580.870。453。276.582.367.5682。868.954.779.584。169.2年级81.370。156。980.1847
4、1.6四典型错例分析1填空第6小题.错例:从0、4、5、6中组成一个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三位数( )。错因:要想做对此题需要学生综合考虑:2、5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还要从四个数字中选取三个,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出错的学生大都因为考虑问题不全面,只满足了其中的几个条件,导致出现了像654、650等这样的错误。2填空第11小题。错例: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后长方体的表面积占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 ).错因:此题既涉及到了长正方体拼的知识,又有分数的相关应用。对于这两点学生并不陌生,如果单独考查某一个,学生的正确率一定会很高的。从试题的角度来看,这道题出得是很巧妙的,
5、除了知识,还有一些考虑问题的切入点类似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分析清楚,如学生习惯了利用一些显性的数据来做题,在没有数据作支撑的情况下,如何能解答此类问题,这是一个思考角度的问题.学生可能觉得不太适应。如果从拼成前后正方形“面”的多少来考虑,问题就很简单了;如果学生自己举出某个数据表示正方体的棱长来实实在在的计算,问题也会解决,但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尝试太少了,面对这样综合性思维性很强的题目,往往会束手无策,应加强方法上的引导。3选一选第19小题.错例:一张长 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至少可以分成( )个.(15个、12个、7个、72个)错因:很多学生在做类
6、似题时,喜欢从字眼上去分辨,比如看到“至少”就和“最小公倍数”联系了起来,因此很多出错的学生选择了“72个。这说明学生根本没有从实际来思考、弄清题目是在做什么,如果学生想到了,这是把大的长方形分成正方形,那么很显然大长方形的长、宽就是小正方形边长的倍数,反过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它们的公因数,而且要分得正方形个数最少的话,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最大的,所以真正是求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然后通过边与边的比较得到正方形的个数.这一系列的思考,对于部分学生是比较难的,需要对这些概念理解深刻才能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4选一选第20小题。错例:有一块蛋糕,小刚吃了 ,小红吃了其余的 ,两人( )吃的多。
7、错因:表面上看到的东西是最容易出错的,两个相同的分数放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它们所代表的大小或是多少也是不同的。很多出错的学生看不到这一点,对分数的意义只是停留在一些表象上,没能结合实际把握其真正的本质,由于前后“单位1”不同,因此完整的一块蛋糕的 要比吃了一部分后剩余的 要多。5算一算第24小题。错例:12512和 - + + 错因:前一题中,部分学生看到“512只会用除法计算得到小数,还不习惯把除法看成分数,利用分数的简算进行计算。后一题中,学生还是受了数的特征的影响,他们总是习惯把“ 和 ”加起来进行简算,而不考虑它们前面的符号应该是什么,对运算定很理解肤浅,运用不熟练,不灵活
8、。6综合应用第32小题。错例:求做一个火柴盒至少要多少硬纸板。错因:部分学生对火柴盒的构造不是很清楚,虽然题中有提到内盒、外盒,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搞不清内盒包含有哪些面,外盒的面又是哪几个,因此,在解答时比较混乱,思路不清,有的做对了其中的几步,不能完全做对,失分率很高。7综合应用第34小题.错例:求每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错因:此题的思维含量是较高的,难就难在“缸里的水溢出38升”,也就是说“缸里填满后又溢出38升”,所以在解答时应先“填满”再加上“溢出”部分才是四个铁球的体积,学生对此类题目还只停留在“利用上升水的体积来求铁球的体积,并且是在未溢出的情况下求的,因此,对于多数学生来
9、说思考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题目上,一是学生审题存在问题,弄不清题目中所描述的事件是在做什么,不能真正的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二是对相关概念的认识比较肤浅,本质不清,理解不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整个题目的思路。2计算能力较差.受表面数字的影响较为严重,不能灵活、熟练地运用定律进行简算。 六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1有意识地加强思维训练。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足后盾,要能以多变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直到能灵活运用。2培养审题能力.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时,有时学生的确是因为没看清题目导致出错的,但某些在有难度的应用题面前,学生审
10、不清题目多数是弄不清题目中所隐含着的知识,该如何下手去做.而这除了知识理解不深刻外,主要原因是与生活没有真正的联系起来,比如说题目中描述了什么事情,如果学生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事件的主人,在会做事的同时,也能理清题目的思路.3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尽力提升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知识学习难度的增加,学困生的转化越来越难了,教师在努力,学困生依然没有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与多数学生越差越远,因此,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个别班级用一、基本情况及分析本次期末数学检测试卷共两张,九道大题.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全面,重点突出,难易程度中等.本班共35名学生参加考试
11、,及格率为100,优秀率42。9%(90分为优秀),合格率100。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学生发挥出了应有水平,成绩较为理想。具体情况如下:二、主要优点1、教师花一定精力抓计算在期末检测是初见成效。本次试卷中,一题、四题、五题与六题依次为口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解方程。绝大部分学生保证了计算正确率。基本上做到了笔算与验算相结合,计算习惯基本养成。在统计各题失分情况时,我发现学生简算、方程题的失分率均控制在5。7%以内。2、空间与图形很基础的知识部分学生掌握牢固,作图规范。试卷第二题(3)“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这题仅有一人错;。第九大题(28)题是求涂色部分的面积,失分率是5.7,比平
12、时做的都好.第八大题是画图题,失分率较高,但也看出部分学生作图干净,不乱画,都用尺子画的很规范。还有个别学生会用设数的方法能将平行四边形的底求出来,所以画的很标准。3、统计单元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失分很少。试卷的第七大题是根据统计表填空,共三个小空,前两空都没扣分,第三个空只有两人各扣1分,失分率是5。7。第九大题(33)题是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这题的失分率是6.4%,做的不错了。4、大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格式、答题规范。本学期,教师在解答实际问题格式方面做了明确要求:重点字标出来、表示关系的句子分析、列方程解答的格式等,从试卷完成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卷面干净、格式符合要求。第九大题中(2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期末 质量 检测 分析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