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x





《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2 透镜高频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各镜片中,属于凹透镜的中()ABCD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ABD,即为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C,即为凹透镜。故选:C。总结: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根据定义判断;根据能否成实像进行判断;根据对光线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进行判断。2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底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A圆形亮斑B圆形暗斑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解:垂直向下的光线经过气泡时,实际是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此时会发生全反射,即无入射光
2、线射入底部而发暗,但经过球心的光线没有折射,直接通过,形成亮点,所以结果是圆形暗斑且中间有一亮点。故选:C。总结:解决此题用到了光密媒质和光疏媒质之间光路的折射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3有两个直径都为d的透镜,为辨别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两个光斑,分别为甲、乙,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根据这两个光斑()A甲、乙能被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B甲能被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C乙能被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D甲、乙均不能被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解: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
3、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会聚后又继续传播,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故选:B。总结:本题考查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理解,属于基础内容考查范围。4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如图所示完全一样,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老花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在镜片另一侧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在镜片另一侧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解:A、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故A正确;B、
4、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远视镜,即老花镜,故B正确;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即能使得光线发散,所以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故C正确;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凸透镜,即是远视镜,故D错误。故选:D。总结: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比较中间和边缘的厚薄、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成实像的方法。这四种方法比较常用,一定要掌握。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若在凸透镜远离白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cmB一定等于20cmC一
5、定小于20cmD可能小于20cm,也可能大于20cm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20cm。故C正确。故选:C。总结: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光屏上得到最小物象”时,像距即为焦距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6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A10cmB20cmC30
6、cmD40cm解: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直径与透镜直径一样大小的圆形光斑,这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继续向前传播形成的,且光斑位置到焦点的距离与凸透镜到焦点的位置相同,因此,透镜的焦距是此时总距离的一半,即20cm10c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总结:考查了凸透镜焦距的求法,太阳光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此题的光斑不是凸透镜的焦点。7一束光经凸透镜后()A一定相交于一点B一定会聚于焦点C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D一定发散解:题目中对这束入射光没有说明其特点,所以入射光不能确定:若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则折射光线是平行光;若入射光线是
7、平行光或是会聚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形成会聚光束;若是发散程度较小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也有可能形成会聚光束;若入射光线是发散程度很大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后,其折射光线有可能仍是发散光束。由于入射光线的情况不确定,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情况也不能确定,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但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会聚后的折射光束一定会比原来的入射光束要会聚一些。故选:C。总结: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理解。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偏向主光轴C凸透镜只对平
8、行光线有会聚作用D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可能是发散形状的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即焦点,故A错误;B、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故B错误;C、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D、若入射光线是发散的,即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也有可能是发散的,故D正确;故选:D。总结: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不一定都会将入射光线会聚到一点上。9为了使光路按图示要求改变,方框内的一个光学器件应该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凹面镜解:出射光与入射光都是平行光,只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故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故选:C。总结:本题考查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年级 物理 上册 4.2 透镜 期末 复习 高频 易错题 汇编 解析 新版 苏科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