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2+598-CC+89段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美都-千岛湖商城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3.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4.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5.GBJ242-8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7.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8.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0GB50300-200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二、编制说明根据设计图纸
2、及有关标准规范,在分析了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及美都-千岛湖商城消防安装工程的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在同类工程实际施工中的经验,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发挥我们在消防工程施工的优势,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做好各项施工方案的审定工作,配备最强的管理人员和足够的施工力量,强化计划管理的实施,严格按国家质量标准和市建委有关质量规定施工,保证安装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施工中,与土建等其他专业施工单位要密切配合,并真心诚意地接受甲方、施工监理、质监部门在施工过程中的热忱指导和帮助,竭诚为本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尽早投入使用,发挥社会效益做出我们的贡献。三、主要施工方法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及工期
3、目标的实现,针对本工程的实际,制定下列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水灭火系统1.管道工程施工方案1.1施工范围:1、2、3、4号楼、1号地下车库及综合楼消防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1.2施工程序:1.2.1准备阶段: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内容,调配好施工人员,准备好施工机具及材料,熟悉施工现场工作环境,落实施工用房、用水、用电等,保证施工能正常进行。1.2.2施工阶段:1.2.2.1与土建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安装立管及预留孔洞工作,做到准确、及时。1.2.2.2安装高峰阶段以各楼层为依次施工的自然段,自下而上进行。每层平面按土建施工分区划分安装施工阶段。1.2.3调试阶段:
4、对所有安装完的管道进行通水试验,并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不合格项进行整改。1.3 管道安装1.3.1支吊架安装:1.3.1.1核对管道施工图中管线标高、走向、支吊架位置与现场是否相符。1.3.1.2按设计要求核制作支、吊架的材质和规格。1.3.1.3按设计要求设置支、吊架等支承装置、位置要正确,安装需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良好。1.3.1.4所有支、吊架、设备承重座等金属构件上的孔都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严禁采用气割或电弧冲孔。安装前应进行除锈、防腐处理。1.3.1.5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公称直径(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支吊架距离(m)3.544.556
5、66.578911121.3.1.6管道支、吊架的安装位置应避开管道焊缝和洒水喷头,与喷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支管未端喷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750mm。1.3.2管道安装1.3.2.1管道安装前仔细清理管道内部杂物,确保无异物,无污垢,并应校直管子。1.3.2.2管道公称直径100mm时,小于1.5mm/m。1.3.2.6水平管道应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管道的排水管。当管道的局部区域难以利用排水管将水排尽时,应采用在该区域管道的最低点设排水阀或在管道上设丝堵等方法排水。 1.3.2.7管道的安装位置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当设计未注明具体要求时,管道的轴线与梁、柱、板、建筑构
6、件、钢结构等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公称直径(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距 离 (mm)4040506070801001251502001.3.2.8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应在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它安装位置宜距离地面或楼面1.5-1.8m。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柔性短管。1.3.2.9管道穿楼板应预埋刚性套管。套管长度应不小于墙体厚度或高出楼面或地面50mm,并做到焊缝不在套管内。管道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应用不燃材料填实。1.3.2.10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水池、水箱底壁、屋面处预埋防水套管。1.3.2.11管道安装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
7、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验收。1.3.3阀门安装1.3.3.1所有阀门安装前都要逐个进行检查,并按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对阀门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1.3.3.2按设计要求核对阀门的规格型号和合格证。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须有足够的调节余量。1.3.3.3法兰或螺纹连接的阀门应在关阀状态下安装.1.3.3.4阀门安装时必须注意进、出口方向(特别是止回阀)要正确。连接牢固、无泄漏。1.3.3.5主要控制阀应加设显示启闭状态的标志;隐蔽安装的控制阀应设明显能指示其位置的标志。1.4管网系统试验1.4.1首先对管网系统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1.4.2对管网系统中
8、不参与试压和冲洗的部件应予以隔离或拆开;设置的隔离盲板应作好标志。1.4.3准备好试验用的压力表,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级;压力表的满刻度值应为最大被测压力的1.5-2倍。1.4.4水压试验和冲洗应采用洁净水,不得使用海水或含有腐蚀性介质的水。1.4.5水压试验1.4.5.1水压试验包括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1.4.5.2 水压试验宜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如必须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1.4.5.3 水压强度试验: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泵干管为1.6MPa,其余为1.0MPa。 1.4.5.4水压强度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管网充水时应排尽
9、管网中的空气,并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目测管网应无泄露和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才算合格。 1.4.5.5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其试验压力等于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无泄漏为合格。1.4.5.6水压试验中如遇泄漏,不得带压修理。必须泄压、消除缺陷后再重新试验。试验合格后将管道内的水全部排尽,同时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核对记录,填写“管道系统试验记录表”。1.4.7管道冲洗1.4.7.1管道冲洗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按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分段进行;室内部分的冲洗应按照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顺序进行。1.4.7.2管网冲洗前应对系
10、统的仪表采取保护措施。止回阀和报警阀等应拆除,冲洗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复位。1.4.7.3管网冲洗用水应为生活用水,水流速度不宜小于3m/s。流量不宜小于下表所列数据。当现场冲洗流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系统设计流量采用水压气动冲洗法进行冲洗。管网冲洗应连续进行,当出口处水的颜色、透明度与入口处水的颜色一致时,冲洗方可结束。冲洗水流量管道公称直径(mm)30025020015012510080655040冲洗流量(L/s)220154985838251510642 消防水泵施工方案2.1施工范围: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灭火系统中的消防水泵、稳压水泵;本设备安装在消防泵房的地下室内。2.2消防水泵、
11、稳压水泵安装2.2.1消防水泵、稳压泵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2.2.2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水泵的各项有关资料,如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产品规格型号以及产品安装和使用说明书等。2.2.3根据设计要求,对水泵的基础进行外型尺寸及其定位尺寸的核对,并对基础进行清理。基础的坐标位置(纵、横轴线的允许偏差20mm;预留地脚螺栓孔孔壁的垂直度允许偏差10mm;)应正确,基础外观基本平整。2.2.4检查水泵外观完整无损,盘车灵活,管口完好,密封面平整。2.2.5检查水泵与电机的连接,其轴向倾斜度应0.8mm,径向位移应0.1mm。2.2.6根据找正平需要,平稳
12、放置垫铁,位置要正确,接触要紧密,每组不超过三块。检查无松动现象后随即用电焊在垫铁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注意垫铁与机座间不得焊接。2.2.7进行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及基础的二次罐浆。灌浆时应捣固密实,并要确保已调正好的安装精度。2.2.8地脚螺栓应垂直安装,螺母应均匀拧紧,螺栓应露出螺母2-3牙。2.2.9水泵的吸水管应每台单独连接,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应有气囊和漏气现象。吸水管上的控制阀门应在水泵稳固的基础上再进行安装,控制阀门的通径不应小于水泵的吸水口径,并不应采用蝶阀。2.2.10水泵的出水管应设止回阀、压力表、供试验和检查使用的放水阀。泵组汇总的出水管上也应设压力表和泄压阀;压力表应有
13、缓冲装置之间应安装旋塞;压力表的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2-2.5倍。3 自动喷淋系统3.1 湿式报警阀组安装3.1.1报警阀组中各个组件的安装顺序必须是先装水源控制阀,后装报警控制阀,再进行报警辅助管道的安装,不得颠倒。报警阀组应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志。3.1.2报警阀组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安装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上。报警阀距室内地面高度为1.2m,与侧墙的距离不得小于0.5m。设置报警阀地点的地面应有排水设施。3.1.3采用专用的检查仪器对报警阀逐个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2倍工作压力,试验时间为5min,以无渗漏为合格。其动作应准确无误。3.1.4压力
14、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试验阀及其排水管应便于操作;水源控制阀应有明显显示启闭状态的标志和可靠的锁定装置。3.1.5延迟器应能有效防止入口水压波动时水力警铃误报警,延迟器入口应安装过滤器,并应便于排渣操作。3.1.6水力警铃安装位置应在公用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并应设有便于检修和试验的阀门。水力警铃的启动压力不小于0.05MPa。3.1.7压力开关应竖直安装在通往水力警铃管道上,且不应拆装改动。3.2 其他系统组件安装3.2.1水流指示器应在管道试压、冲洗合格后才能安装;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3.2.2水流指示器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浆片、膜片应确保与
15、管道内壁不发生磨擦,动作与复位灵活;3.2.3水流指示器应安装在分区信号阀之后,与信号阀间距不小于300mm。3.2.4自动排气阀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其位置应在配水干管顶部、配水管的末端,且应确保无渗漏。3.2.5末端试水装置的安装,应易于操作和观察,并应便于其出水排入排水管道。3.3 喷头安装3.3.1喷头的安装应在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3.3.2喷头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喷头的标志应齐全,包括商标、型号、公称动作温度和出厂合格证。3.3.3喷头的外观检查应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螺纹密封面应无伤痕、毛刺、缺丝或断丝的现象。3.3.4喷头安装时,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
16、,并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3.3.5喷头安装时,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框架和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元件损伤时,应立即更换相同规格、型号的喷头。3.3.6装在易遭受机械损伤场所或部位的喷头,应加装防护罩。3.3.7当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附近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见下表:水平距离(mm)150225300375450600750800最小垂直距离(mm)751001502002363183864503.3.8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宽度小于1.2m的通风管道腹面时,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见下表:喷头与梁、通风管道的水平距离(m
17、m)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mm)300600600750750900900105010501200120013501350150015001680168018302575751001501802302803603.3.9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通风管道所在部位的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之下,以保证喷洒面积。3.3.10闭式喷头应进行严密性试验,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试样的数量宜从每批供货喷头中抽查1%,但不得少于5只喷头。试验压力就为3.0MPa,试验中的保压时间不得小于3min,其中有2只以上不合格时,该批喷头不得安装;当其中有1只喷头不合格时,应从同批喷头中再抽
18、查2%,但不得少于10只,重复上述试验,当仍有不合格试样时,该批喷头不得安装。4 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4.1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安装除应按上述管道安装的要求外,还应将管道建成环状,并将进水管与室外给水管连成环状。4.2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用于分隔管道的阀门应保持开启,并有明显的标志。4.3室内消火栓的栓口应朝外,栓口中心距地面的高度为1.1m,其出水方向应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4.4屋顶试验消火栓宜装有压力表显示装置。4.5同一座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口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5 水泵结合器施工方案5.1水泵结合器应安装在消防车便于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行驶的地
19、段。5.2水泵结合器的组装应按接口、本体、连接管、止回阀、安全阀、控制阀的顺序进行;止回阀的安装方向应使消防车、移动式水泵的供水能顺利经过水泵结合器进入系统。5.3安装水泵结合器时应设与地上式消火栓相区别的固定标志。(二)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按设计图纸进行,不随意更改,如需更改必须在事先由有关各方人员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同意,并办理必要的手续,方可更改。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前,应具有设置平面图、系统图、接线图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 ,以利于施工。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1.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20、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1.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电或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1.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铜芯绝缘导线、铜芯电缆的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表1 铜芯绝缘电线和铜芯电缆的线芯最小截面积序号类 别线芯最小截面积(mm2)1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1.00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0.753多芯电缆
21、0.501.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1.3.5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1.3.6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1.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高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两种电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1.3
22、.8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的线路均应加金属保护。1.3.9火灾控制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导线的颜色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1.3.10接线端子箱内的端子宜选择压接或带锡焊点的端子板,其接线端子上应有相应的标号。1.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网络不应与其它系统的传输网络合用。1.3.12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1.3.13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要 施工 方法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