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节末训练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含解析鲁科版必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节末训练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含解析鲁科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节末训练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含解析鲁科版必修.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节末训练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过易错1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KClNa=KNaC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钠不能从KCl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钾C该反应中钠元素和钾元素都发生了化合价变化D金属钠比金属钾活动性强解析: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其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为1价,钾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为0价。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可看出,金属钠比金属钾活动性弱。金属钠极易跟水发生化学反应,金属钾更易跟水发生化学反应,故金属钠不能从KCl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钾。答案:D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
2、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实验、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C实验、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A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H2O2分解需要MnO2作催化剂,B错误;实验、作为对照实验,能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C正确;根据实验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结合实验和,可判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D正确。答案:B3下列反应后的溶液中无固体物质析出的是()ACuCl
3、2溶液中加入Na2O粉末B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CMg(NO3)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D水中加入Na的小颗粒解析:A项,生成Cu(OH)2沉淀;B项,Na与水反应消耗水且反应放出热量,故析出Ca(OH)2固体;C项,生成Mg(OH)2沉淀;D项,Na与水反应生成NaOH,无固体物质析出。答案:D4一块已被部分氧化为Na2O的钠10.8 g,将其投入一定量的水中,最终得到16 g NaOH,则原固体中Na2O的质量为()A8.5 gB10.8 gC6.2 g D4.6 g解析:设原固体中含有金属钠的质量为x,含有Na2O的质量为y,则xy10.8 g,Na、Na2O均与水反应,则2
4、Na2H2O=2NaOHH24680x80x/46Na2OH2O=2NaOH62 80y80y/62可得80x/4680y/6216 g,联立以上两个方程式,解得x4.6 g,y6.2 g。答案:C5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色慢慢褪去,其原因是()氯气有漂白性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次氯酸有漂白性氯化钠有漂白性A BC D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不会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为蓝色,通入的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aClO,溶液碱性减弱,蓝色慢慢褪去,当Cl2过量时,Cl2与水反应生成HC
5、l和HClO,溶液呈酸性,因此又使溶液变红,而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则会使溶液褪色。答案:B6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解析:A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二者均是混合物,错误;B项,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正确;C项,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低,故工业上通常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错误,D项,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错误。答案:B7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
6、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颜色相同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都含有H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解析:新制氯水久置,HClO会分解生成HCl和O2,Cl2继续溶解,最终为盐酸,故颜色不同,A不正确;新制氯水中含次氯酸,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正确;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均含H和Cl,C、D正确。答案:A8某学生用图中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所含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2)浓硫酸的作用是_。(3)结合物质性质分析,该实验设计还存在隐患,具体表现是_。则要克服该隐患应在图中D处连接的装置是_(填序号)。解析:(1)本实
7、验为对比实验,将氯气分别通入到装有干燥有色布条和湿润有色布条的试剂瓶中,不难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氯气。(3)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可以用碱液充分吸收。答案:(1)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干燥剂(3)环境污染H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在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去。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乙: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因为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化学 训练 研究 物质 性质 方法 程序 解析 鲁科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