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6.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6.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6 (三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毋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母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鸡鸣卧焉。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
2、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曰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讫而卒。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惑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缍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归先府君 归:回到。 B盘罍间未尝有俭色 俭色:不丰满的情况。 C鸡鸣卧焉 鸡鸣:鸡叫天明。 D复力争之 争:争
3、论。(三五)1B(A女子出嫁;C丑时,即一点到三点;D规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恨不见女子成立 B母必正色婉言规 C明年娶张氏 D母女视之 2B(A“女”通“汝”;C第二年;D母女视之,“女”名词作状语)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 “乃”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乃”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C两个“乃”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乃”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3A(“乃”:均作“竞”“却”解。“其”:前者意为希望,表祈使;后者意为大概、恐怕,表揣测)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母亲贤
4、良美德的一组是( ) 吾母脱簪珥,治酒浆 令吾母指其疵 不意阿丈乃有此女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 俟怒少解,复力争之 训以纺绩织饪事 A B_ C D 4D(句是表现母亲才学,应排除)5下列对原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B文中所写母亲对父母孝,对子女慈,相夫教子等,虽然都属于传统道德的范围,但仍具有现实意义。 C本文作者叙述母亲诸多琐事,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辞,因而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极为具体化。 D文中细节描写不多,但有点睛之妙,如外祖父的得意,母亲的聪颖,以及父女间融洽的亲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5
5、C(“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辞”说法不当)6把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1)乌在其为明也? 译文:_ _ 6(1)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2)是好苦我。 译文:_(2)这(镜子)使我好痛苦(或难受)。 (3)泰然谓美莫已若。 译文:_ _ (3)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这样漂亮的了”)。 (三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6、l6题。 吴起者,卫人也。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79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仁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
7、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
8、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有病疽者 疽:毒疮。 B起事其子武侯 事:侍奉。 C修政不德 德:施仁政。 D而害吴起 害:陷害。(三六)1D(害:忌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河经其南 B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 C与士卒分劳苦 D破驰说之言纵横者2C(A“大河”古义为“黄河”;B“留心”古义为“留下来的心思”;D“纵横”古义为“合纵联横”)3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D(A他的,代词。B因为,连词。C趁着,介词。D第
9、一个“而”连词,而且;第二个“而”连词,却。)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起军事、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 4B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 (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A B C D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卒母的一段话,目的是为了表现吴起关心爱护士兵的精神。 B吴起认为保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意思是说对人民施行仁政比地势险要更为重要。 C吴起在政治上、军事上锐意革新,使曾经一度贫弱的楚国变成
10、了一个民富国强的楚国。 D吴起为人正直,注重品德修养,看到公主侮辱公叔,果然谢绝了武侯招亲的要求。5A(文中写卒母的一段话,目的是衬托吴起得“士心”,而不是为了表现吴起关心爱护士兵的精神。)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译文:_ _ 6(1)(魏文侯)于是派他做西河太守来抵抗秦韩两国。 (2)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译文:_ (2)撤掉那些不重要的官职,废除跟王族亲缘关系太远的宗室,用省下来的钱来供养军队(战士)。 (三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语文 文言文 复习 测试 2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