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光的直线传播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x





《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光的直线传播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光的直线传播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3 光的直线传播高频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图是国庆70周年大阅兵海军方队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队队员军帽上的帽徽熠熠发光,因为帽徽是光源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C现场观众所听到方队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海军方队发出的齐整整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解:A、帽徽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了太阳光,因此帽徽不是光源,故A错误;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B错误;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朵的,故C正确;D、军人整齐的脚步声,是地面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总结: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学和
2、声学一些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此类型题也是中考的热点。2下列各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月亮C烛焰D萤火虫解:四个选项中太阳、烛焰、萤火虫本身都能发光,故是光源。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故不是光源。故选:B。总结:本题只要抓住光源的定义即可解答。3下列物体都属于光源的一项是()A太阳、镜子、灯笼鱼B萤火虫、水母、太阳C恒星、钻石、蜡烛D火把、萤火虫、月亮解:A、镜子不是光源,故该选项错误;B、这三个本身都能发光,故B正确;C、钻石本身不能发光,故该选项错误;D、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总结:掌握光源的定义,我们看到很亮的物体不一定是光源,例如月亮、阳光下的小
3、镜片,都不是光源,反射太阳光。4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筷子“变折”B苹果的影子C山的“倒影”D手指“放大”解:A筷子“变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苹果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D手指“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B。总结: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实例,区分三种光现象,可解答此题。5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罕见的“水星凌日”现象震撼上演,在地球上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如图所示,“水星凌日”是指当水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时,在某些特殊时刻,地球、水星、
4、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水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下列现象中与“水星凌日”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B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D“海市蜃楼”现象解:当水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到水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水星凌日”现象,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播形成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光的色散
5、,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线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总结: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6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B射灯射出的光线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D雨后的彩虹解:A、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B、射灯射出的光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符合题意;C、水中的铅笔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
6、散现象,是利用了光的折射,D不符合题意。故选:B。总结:能利用光学的基本知识解释上述现象的形成原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水面“折”笔B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C手影D拱桥倒影解:A、水面“折”笔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此时的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不符合题意;C、手影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正确;D、拱桥倒影是利用光的反射,故错误;故选:C。总结: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8北宋的沈括在梦
7、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同解:(1)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正因为小孔
8、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即二者的移动方向相反。故A正确、CD错误;(2)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所以选项B错误。故选:A。总结:此题通过梦溪笔谈这样的经典著作考查小孔成像知识,更能提高心智,学习物理,阅读古今中外科普书籍,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照镜子B日全食现象C“折断”的笔D山水倒影解:A、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日全食是因光沿直线传播
9、而形成的,符合题意;C、水中的笔好像在水面处折弯了,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山在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故选:B。总结: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10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所以A不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可以在在真空中传播,所以B不正确;C、光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_2021 学年 年级 物理 上册 3.3 直线 传播 期末 复习 高频 易错题 汇编 解析 新版 苏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25493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