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疑案:《史记》记载为何自相矛盾?.doc
《“赵氏孤儿”疑案:《史记》记载为何自相矛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氏孤儿”疑案:《史记》记载为何自相矛盾?.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赵氏孤儿”疑案:史记记载为何自相矛盾?“赵氏孤儿”疑案:史记记载为何自相矛盾? (一)左传、史记关于“赵氏孤儿”记载的重大差别 1、左传与史记-晋世家的记载 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左传的记载如上,应该说比较详细了。 另外史记-晋世家的记载与此大体相同,只是比较简单: (晋景公)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柰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後,复与之邑。 晋景公十七年即鲁成公八年,也即公元前583年。 2、史记赵世家与韩世家的记载 (1)赵世家的记载与左传完全不同,它为我们讲述的“赵氏孤儿”2500多来流传更广,被无数次搬上舞台,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了。具体
2、故事和戏里面唱的差不多原文如下: 晋景公之三年(前597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 1 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3、:“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臵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
4、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喝,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惟君图之。”景 2 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堵将人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孤儿 疑案 记载 为何 自相矛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