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汇总2020.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汇总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汇总2020.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汇总2020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揣摩文章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深刻理解课文中一些精彩的语句,并熟读成诵。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的是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迅速发展的形势,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全文以陈涉、吴广的活动为线索,按事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第二部分(第2段)写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首先写起义的原因。接着重点写陈胜对形势的分析,突出了一个“谋”字,显
2、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表现了这位农民起义领袖洞察时局的能力。最后写陈胜、吴广在准备起义过程中造舆论,以号召、发动群众,这再次显示了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第三部分(第3段)写陈胜、吴广领导起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他们对起义的发动、计划十分周密,起义军的进军势如破竹,形势迅速壮大。 第2、3两段是全文的重点,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如“天下苦秦久矣”,反映了陈胜对全国反秦形势的洞察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但显示了陈胜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精神,而且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表现了这位起义军领袖的卓越才能。这些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极有深度。 文章以事件
3、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紧扣“起义”这个中心,详略适宜的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显得重点明确,有助于作品主题的揭示,更有助于陈设形象的勾勒。 文章的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文言文,在解决整体诵读课文和重难点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翻译,给学生做适当的疏通。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不能当成历史事件的记叙来进行解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更多关注人物的形象,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反复阅读。文章中对人物的言行进行详尽的描写而对事件的叙述先对比较简单。譬如,文章中多次详细引用了陈胜的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死国可乎”“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
4、宁有种乎”,其中陈胜“天下苦秦久矣”的一段话,不计算标点,整整用了100个字;而写一场战争,有时则不到十个字,如“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10个字,就交代了两场战争的经过与结果。这种详略的取舍,无疑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 在进行阅读探究回答问题时,让学生用文言的句式来直接进行阅读与思考,不应该时时借助于翻译这一拐杖,这样才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采取的方法,一是诵读,二是多直接用课文中的原文来解答问题,尽量少用翻译后的句子来回答问题。 带领学生向课文外面走,让学生课外查阅史记及其司马迁的有关知识,再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深刻理解人物及历史,了解为什么将陈涉列在“世家”这一体
5、例中的原因。 因此,教学本文分这样的几步:先在老师的帮助和疏导下,读懂文章的意思;再探究人物的形象特征;最后揣摩精彩语句,并能够深刻理解。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第3段,疏通文意; 2.再读课文,明确起义的经过; 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三段,解决重点字词,疏通翻译 1.自读这一段,同桌互相提问,完成文意的翻译。 2.对这一段的字词及句子的翻译进行质疑。 二、再读课文,提炼概括起义事件。(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回答)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段的内容。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涉的? 明确:是以姓名、籍贯、身世、志向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陈胜的。
6、 3.为什么这样介绍陈胜? 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 4.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 5.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什么? 明确: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6.起义经过哪几个步骤? 明确:第一步并杀两尉;接着用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三、研读课文,赏析人物个性
7、1.从起义事件中搜集一些信息,尤其是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解读人物。 找出起义前后陈涉的语言进行阅读,体会人物的个性: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充分表现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 “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反映了陈涉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对全国反秦形势的洞察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但显示了陈涉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精神,而且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表现了起义领袖的卓越才能。 2.从起义的事件中找出人物的行动的有关描写,解读人物。 如: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明确:表现了陈涉志向远
8、大,足智多谋。 3.研读题目,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 “世家“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所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陈涉出身雇农,司马迁之所以把他列入“世家”,你认为这反映作者的怎样的观点? 明确:作者肯定了陈涉在_秦王朝过程中的“首事”之功,即首先发动起义的历史功绩;同时又认为,陈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因此列入“世家”,给予他以重要历史地位。 4.同桌讨论: 你是如何看待陈涉这个农民起义领袖? 如何看待这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一历史留给我们后人怎样的思考? 四、作业布置 1.课后整理第3段翻译; 2.整理出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重点虚词的用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
9、家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 2.熟读课文1、2两段,疏通文意; 3.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秦朝是中国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统一的新纪元。但同时也爆发了封建历第一次农民起义。是那个时代造就了英雄,也是英雄成就了那个辉煌的历史。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吧,更多的去了解那位伟大的起义领袖。 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司马迁。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幼年就随父学习,20岁起游历全国各地,考查史迹,采集史料
10、,搜集历史传闻逸事,为后来编写史记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公元前108年他继任父亲太史令的官职。3年后(24岁)开始编写史记。 公元前99年因上书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受腐刑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约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重点检查下列词语的读音: 鸿鹄(h) 闾(l)左 谪戍(zh sh) 当行(hng) 度已失期(du) 以数谏(shujin) 罾(zng) 间(jin) 祠(c)陈胜王(wng) 忿恚(fn)(hu) 笞(ch) 宁(nng) 有种乎 蕲(q)铚 (Zh) 酂(Cu)拓(Zh) 谯(Qio) 会(hu)计事 长吏(l) 以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涉世 家教 汇总 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