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达标检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达标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达标检测.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7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基础题1.如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BC D解析:选C。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正常,但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至效应器,故阻断的位置是。2.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暴露其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如图),图中的1、2、3表示神经元,a、b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元1属于传入神经元B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3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引起后肢屈腿,属于反射活动D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观察到后肢屈腿而a无电位变化解析:选C。由图可知,1属于传入神经元(有
2、神经节),A正确;低级中枢会受到高级中枢支配,B正确;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引起后肢屈腿,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观察到后肢屈腿而a无电位变化,因为兴奋在突触中只能单向传递,D正确。3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解析:选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兴奋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A、B项正确,C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部位的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D项正确。4(2016江苏南京模拟)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
3、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解析:选A。图甲为静息状态,膜内外电位差是静息电位,A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K外流造成的,B正确;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当兴奋传至电流表一极时,两极间会有电位差,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后恢复,兴奋传至电流表另一极时,指针会发生一次反向偏转后恢复,C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D正确。5.(2016广东广州一模)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
4、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选C。瞬间增大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故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过程只能说明神经递质能促进Na进入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C错误;过程表示神经递质重吸收进入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6(2016长沙一中月考)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据
5、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D抑制大脑皮层产生感觉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暂时减缓瘙痒感”说明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产生的效应类似“挠痒时瘙痒感短暂关闭”,由此推测这些药物的作用是导致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迟钝。7(2016陕西西安五校模拟)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发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
6、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解析:选B。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8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也能看书看报,其受损的中枢为()A运动语言中枢 B书写语言中枢C视觉语言中枢 D听觉语言中枢解析:选A。人类大脑皮层言语区分四区:W区(书写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区(视觉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
7、碍不能看懂文字;S区(运动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H区(听觉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9(2016山东德州一模)下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刺激效应过程结果(1)当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这种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_造成的。(2)突触主要存在于_(填序号)内,反射活动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_。(3)炎热刺激时,皮肤内发生的效应过程是_。炎热时失水过多,引发机体主动饮水这一调节过程中,表示_,表示_。(4)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有关神经末梢可释放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以调节免疫功能,这表明免疫细胞的膜上有_。人体内
8、的信息分子还有_(举一例)。解析:(1)神经纤维兴奋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的原因是Na内流。(2)突触主要存在于神经中枢处,即处。反射活动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越长。(3)在炎热条件下,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加强。是感受器,机体缺水,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发机体主动饮水。(4)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可识别信息分子,信息分子包括神经递质、激素、淋巴因子等。答案:(1)内正外负Na内流(2)越长(3)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加强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4)识别递质的受体激素、淋巴因子(任选一个)10(2016江苏启东中学第
9、一次月考)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1)处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2)和都属于细胞的_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_不同。(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_;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_。(4)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过_(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_,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解析:(1)神经递质与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化 方案 2017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八 单元 生命 活动 调节 27 通过 神经系统 课后 达标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27062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