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望庐山瀑布(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9望庐山瀑布(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望庐山瀑布(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望庐山瀑布(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让学生切切实实得发展的宗旨,以“启发式”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力争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本课学习。反复诵读,是贯穿本课的主线,在学生读懂、读美古诗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从而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语言美和人情美。课后收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篇和李白的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了语文素材。教学目标:1、认识“庐”“炉”“瀑”“疑”,会写“炉”“烟”“流”“银”。2、有
2、感情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熟读成诵,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读识记生字,规范书写生字,诵读古诗。教学难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学法渗透:反复吟诵,互相启迪,生生互补,看实物识字,对比识字,边读边想像,入情入境地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明确本课学习内容。2、板书课题,读题。二、检查预习1、结合题目认读“瀑”。2、对比识字“炉”“庐”。3、读词语,在词语中巩固识字。三、反复诵读1、观看庐山风光,激发读诗热情。2、初读古诗,初知诗意。要求把字音读正确,同时随文识字,认识“疑”。3、品读古诗,理解诗意。A、通过诗配画,读出诗中景物,感受古诗的画面美。根据学情点拨理解:香炉、三千尺、疑、银河等学生可能出现困惑的词语。B、美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感受古诗的语言美。4、创编不同形式的诵读,领悟诗情,体会诗境。引领学生慢慢走进那如诗如画意境。多种形式练读,熟读成诵。5、拓展升华,体悟景中情。教师推荐叶圣陶的瀑布,感受瀑布之美。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互相提示,掌握把字写准确、写漂亮的要点。2、学生练写生字。3、同位评价。五、布置作业教师推荐不同形式的作业,学生自选,实现课后延伸与积累。 3 /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 庐山 瀑布 人教版二 年级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