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演讲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演讲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演讲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演讲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演讲稿第一篇一、脚上沾的泥土多了,离农民的心更近了怀着一颗爱民敬民的心,我们走进了坨村。驻村帮扶,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了个人行为,更是代表党和政府对坨关怀的具体体现。驻村干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仅仅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且会损害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我们与接触到的村民交朋友、“接地气”,实打实地给群众排忧解难,把这样的驻村帮扶当成一场走亲访友的“亲情之旅”,当成送关怀送温暖的实际行动。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伪的表情,我们脸上洋溢着最诚挚的微笑,带着党的关怀,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家庭,静心倾听了他们的心
2、声。在走村串户的路上,我们和村民们结交了深厚的感情,努力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几个月来,街上的路好走了,土围墙换上了铁艺墙,村民广场还新装了健身器材等等,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坨村群众们的幸福指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二、基层干部接触多了,对基层的了解更深了驻村帮扶工作一边面要联系群众,另一方面也要和基层干部协调合作。与基层干部打交道的时间多了,经过他们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重要。经过与基层干部的接触,我们发现:一是基层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量大;二是基层财政所保障水平低;三是 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乡镇职能不对称;四是乡镇财政缺乏自
3、主财源,管理不规范;五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建设落后,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取性没有调动起来;六是乡镇财政是财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直接应对广大人民群众,业务量大,服务项目多,服务难度大。这次调研使我们对乡镇财政及基层干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好地完成各项财政工作奠定了必须基础。 四、去田地里的次数多了,对土地更加热爱了驻村期间,在村支部何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我局帮扶的蔬菜大棚基地和机井地。到了蔬菜大棚,我们被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和长势可人的玉米地所征服了。那里的白菜、圆白菜、辣椒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在此期间,我们还参观了杏园基地,坨村有500多亩的杏园,还有50多亩杏园用于发展
4、观光采摘,带动全村林业发展。我局工作队在外出打工农户闲置的院子里也培植了一个小蔬菜基地,有黄瓜、丝瓜、茄子、豆角、生菜、西葫芦,还有水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真是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在仔细倾听村民和驻村工作队讲解拔草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后,我们细心翼翼地拔起来,过了一会儿,大家就熟练掌握了拔草的技巧,做起来游刃有余。看着我们做起农活来如此利索,何书记称赞道:“没想到你们这些略带几分娇气的文弱书生,干起农活来,还真像那回事儿,像你们这样能吃苦、肯吃苦,将来肯定有出息。”我们听后,干起活来更起劲了。田间劳作不仅仅使我们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并且升华了我们的思想,并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体会到了农民
5、 的勤劳、朴实、热情与艰辛。经过田间劳作,使我们更加热爱这片热土,在以后的生活中,必须会更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五、心中的感触多了,从实践中收获的也更多了经过这次驻村帮扶锻炼活动,我们理解了领导让我们来的意图,青年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进行帮扶锻炼,就是要学习基层先进经验,了解基层实际情景,“接地气”,体民情,提高自身适应新环境的本事,学习基层干部直接应对一线、应对老百姓,克服困难、排忧解难的本事,学习村民那种不怕吃苦、自力更生、纯朴善良的传统,经过锻炼,助力成长。 驻村期间,我们学习了锄草、浇地、对花、挖地、施肥等农活,亲身感受了农民的不易;对基层教育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村干部“基层工作难”
6、的心声有了切实的体会;对基层财政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做好财政工作的本事;经过和农民近距离的接触,实实在在地密切了干群关系。经过驻村锻炼,小组成员互相信任、互相帮忙、互相理解,大家还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情。驻村时间虽然短暂,但大家收获颇丰,这些收获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是弥足珍贵的。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演讲稿第二篇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赤砂村位于马营镇西部,现有人口214户87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578人,贫困面为66.1%,是一个典型的山大沟深、干旱少雨、交通闭塞、贫困落后的穷山村。近年来,赤砂村坚持“以草促畜,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理念,提出了以草畜产业为主导,劳务输转、马铃薯种植、蚕豆种植
7、、小杂粮种植为补充, 农村“三变”改革、项目扶贫等为支撑的“1+4+X”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村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以村两委班子、优秀党员队伍、驻村帮扶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为推进赤砂村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方面,开展三强化三提高活动(即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群众监督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有力促进了两委班子转变服务方式,有效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热情。二是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为全村26名党员设定政策宣传岗、环境治理岗、民事代办岗、纠纷调解岗
8、、文明创建岗等,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新建赤砂村党员干部微信群、QQ群,为帮扶队员、村干部和村民党员学习党建知识、通知村社事务、收缴党费、交流工作等搭建了便利的平台。三是在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方面,严格落实省、市、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了驻村在岗制度、考勤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报告制度、驻村工作队及成员职责等工作制度,确保驻村帮扶制度化,出实效,用严的纪律促进了帮扶队工作顺利开展。 把补齐短板作为“第一目标”,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房等基础条件落后是制约赤砂村整体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实现整村脱贫的最大短板。驻村帮扶工作队多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
9、力落实落细各项扶贫政策,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完成村社道路硬化14.3公里、沙化7.5公里,修建高填土桥4座,安装太阳能路 灯28盏,自来水入户173户,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157户,危房改造113户,易地搬迁43户,建成2021平方米马铃薯交易市场1座,储藏窖38座。文化舞台、健身广场、村级卫生室、电商服务站、法律服务室、便民服务大厅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建成使用,赤砂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绿、亮、净、通、美”的目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引擎”,强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一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组建合作社4家,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
10、11名,帮扶126户贫困户转变产业结构,扩大藜麦、马铃薯、草玉米、蚕豆、云杉等种植面积,户均增收2万多元。二是大力实施“三变改革”。按照“量化到村、股份合作、入股分红、滚动发展”的方式,建成总装机容量367.96千瓦光伏发电站2个,分户式发电22户,总投资287.87万元,每年户均增收3000多元,通过“输血”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三是立足赤砂村地理、养殖优势,大力发展“粮改饲”产业,全村已建成标准化暖棚140座,养殖牛582头、羊368只,积极组织150余名群众分7批次赴白银市会宁县新添堡乡观摩学习养殖、青储技术。邀请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市县畜牧专家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180多人次。四是聚焦
11、扩量增效,建成村级饲草玉米种植示范点2个,免费发放籽种、化肥12吨,种植饲草玉米300亩,建成标准化青储池19座,每户补贴4000元,免费发放青储袋100个。对19户青储池建设及种养殖大户进行了表彰奖励,共计补助资金10万余元。五是积极动员青壮年劳动力赴福清市和本 村引洮工地务工,输转劳务工22名,每月工资都在5000元以上,为早日脱贫提供坚实保障。 把扶贫扶志作为“第一要求”,切实提升群众致富能力。赤砂村驻村帮扶工作队本着“扶贫先扶志,扶志促脱贫”的工作理念,在不断加大生活扶贫、产业扶贫力度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扶贫,提振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收效明显。一是积极争取5万余元,率先在全县建成“村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决战 决胜 脱贫 攻坚 演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