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医学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摘 要:开展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深化服务内容,进行服务创新的需要。本文以医学院校图书馆为例,从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制度建设对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化服务 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XX)12(b)-0198-02 1 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图书馆首先是一个情报和文献中心,学科化服务是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在图书馆中进行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学科化服务结合空间重构,将图书馆服务细化为支持学习的服务与支撑科研的服务,扩大和加强图书馆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
2、以及在教育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图书馆除了作为一个传统的读者服务中心外,还拓展为知识中心、文化中心、咨询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体验中心。 2 学科化服务的用户分析 每个高等院校是由学科组织而成的,以学科为基础进行构建,而教学活动由此展开。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又是学术组织,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用户为本校师生以及科研人员,日常需要满足他们基本的教学科研要求,还需要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使用率。医学院校的图书馆的地位特殊,用户构成较为复杂。用户的服务对象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兼顾研究生。按用户的学科专业分类,一是基础医学专业和从业人员,二是临床医学专业和从业人员。 3
3、 学科化服务在我校的发展 3.1 加强资源建设,强调特色资源建设 资源是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之根本,没有资源,图书馆服务也无从谈起。除了制定基本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还需要规范数字资源的发展工作。在资源建设中,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并重,每年逐步增加电子资源比重。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资源体系,实行资源共建共享。参考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发现馆藏资源类似,特色资源较少,我校是专业类医学院校,图书馆更应重视特色资源建设。比如国内某医学高校建设麻醉学分馆,其学科馆员的发展目标就是设法构建全面的麻醉学资源。 3.2 机构调整、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 学科化服务的职责是联络与沟通。第一,根据图书馆业务变化以及新馆面
4、临调整的情况,考虑对图书馆组织机构进行重组。推行实体业务部门与跨部门虚体工作组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重新整合现有业务部门,同时增设跨部门的工作组。根据学科化服务业务需求,合并重复性岗位,转移非关键岗位,增设新岗位,以求工作效率最大化。如,知识产权型馆员、数据监护型馆员、学习支持型馆员等,可由各部门提出岗位设定需求,全馆统一协调。第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调整人员结构,加强人员引进,完善岗位管理和人员培养机制,提高岗位考核的效果等。实行与主副岗模式相适应的岗位考核制度,要求馆员不仅精通主岗业务,还要熟悉副岗业务,同时必须按岗位职责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以此推动馆员素质由“一人一专”向“一专多能”转变,成为
5、复合型人才。在校内,主动与所负责院系的老师和资料室联系,参与院系的活动,了解其对图书馆书、刊、电子资源的意见及需求,以及研究课题的情况。同时,熟悉本馆有关学科的馆藏情况,包括书、刊、工具书、数据库的情况及检索方法,掌握相关学科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为有效利用资源提供支持和指导。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宣传新增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措施,协助编写、修改各类宣传材料以及读者参考资料。在每学期开学后及放假前对所负责的院系老师进行问候,逢节假日送上电子贺卡或其他形式的祝福,收取教参书单。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包括一般咨询、网上咨询、课题咨询,尽量满足教师提出的各种需求。 3.3 学科化服务的技术支持 学科化服务的技
6、术支持分为信息基础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第一,加强馆藏特色资源的建设,更多关注OA资源和IR的电子资源建设,进一步访求更大规模的捐赠文献。建设图书馆OA资源平台,联合校内有关部门,大力推进IR建设,建成特藏修复中心,加强原生数字资源的建设。一方面,从数据库导航中可以单独呈现OA资源,并对各类型开放获取资源建设进行责任分工,具体到每个学科。建立学科化服务和院系老师共同参与建设的机制,网络开放OA资源由馆员主导建设。联合校内有关网络部门,大力推进IR建设。另一方面,需要自建原生数字资源,其重点建设为多媒体特色资源,全面采集各种原生资源以及各学科的自有资源。此外,对于特藏近现代文献,建立保护与修复中心
7、。尽快抢救急需保护和修复的文献,采取最佳方法完成相关馆藏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力争做好日常文献保护和存储环境维护,使文献得以更好地收藏,及时修复破损文献,使大量文献得以更好地利用。第二,建设支持多种存储协议及多种设备的统一存储平台,建设云存储平台。全面实现机房远程管理,增强虚拟化应用,建设绿色、环保、高效与节能机房环境。在信息空间建设方面,通过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与支撑,建设物理与虚拟信息空间,支持学习中心与研究中心业务需求,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3.4 学科化服务中的制度与文化建设 第一,首先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随时补充新规章,根据业务变化修订旧规章。以学科联络人的角色,发挥了沟通和桥梁
8、的作用,受到了教师的好评。老师们反馈很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服务要求,比如推荐资源(书、刊、学位论文等),课题咨询,要求培训,提交参考书单,文献传递,联络赠书,查杀病毒等等。第二,依托工会和教代会,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团队活力、创新力,提高了学科化的服务意识、技能和工作水平。 3.5 参与教学和培训,加强学科化服务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学科化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以为教学科研服务、改善、提升圖书馆工作为目标。第一,提出明确合理的研究方向。对于新兴的信息技术展开相关的应用研究,对于馆藏特色资源进行整理,在基础业务工作中进行思考和创新,
9、对于当前图书馆界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第二,制定推动科研深入开展的政策,使学生在校学习中主动利用图书馆、用好图书馆资源,还关注教师读者群,经常在为教师提供所需信息资料的同时,告知信息来源及检索方法,以提高读者的检索技术及信息素养,应读者要求,送检索技术培训上门。比如,在20XX年5月,邀请机能实验室的老师,到信息咨询部为教师讲授几个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读者反响不错。第三,营造有利于科研的外部环境和氛围。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成立若干专题研究小组,不定期举行读书会、研究成果交流等学术沙龙。组织双周学术报告会(或月报告会),邀请校内外、海内外专家学者、校内各院系学科带头人、高校图书馆研究成绩突出的
10、馆员进行学术交流。馆学术委员会可设计专题,鼓励年轻馆员进行研究和交流,也可由部门负责专题的研究和汇报。鼓励支持员工申请海外研修机会鼓励支持员工撰写论文,参加与有关的学术会议。鼓励支持员工申请与岗位工作及图书情报领域有关的科研项目,就某一课题进行协作研究,形成研究团队。第四,加强馆内研究机构建设和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学科化服务需要深入到相关院系,注重图书馆工作和理论的结合,设置专业硕士,培养图书馆后备人才。同时与现代教育中心,信息技术学院等相关院系合作,整合虚拟研究机构,把图书馆的科研与机构结合,升级服务水平。 3.6 学科化服务的思考与发展思路 学科化服务有两个方向,一是文献方向,例如馆藏发展和
11、典藏;二是咨询方向,例如日常咨询,馆内咨询,虚拟咨询,培训。如何从学科联系的角度进化为学科化服务,如何深入教学科研,成为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流程中发挥更为全面的作用,让学科化服务的范围拓展等等,都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也明确了我们的发展思路,建设高校图书馆系统,让学科化服务深入到教师身边,与教学科研融为一体。系统由中心馆和学科化分馆组成,这种模式将是学科化服务发展的最佳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最适合、最精致的服务。中心馆是主线,制定业务规范,设计资源与服务平台,组织馆员培训,协调馆员工作,评估馆员业绩,弥补空白,而分馆是分线,了解教师需求,深入到教学科研中,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咨询服务,专业资源的选择组织管理。 学科化服务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藏书的布局格式,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各类文献载体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机结合,读书与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以及各类服务模式的有机结合。我们相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在全馆同志的努力下,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会越来越科学,受益的读者会越来越广泛。 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