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教案.doc
《传播学概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无并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总学时:学时总学分:1.使用教材: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年版;课程介绍:本课程向学生讲授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了解传播学自身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了解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课程除了讲授有关传播的类型、传播载体、传播模式等基础概念和理论,将主要结合实例对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课程还将介绍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大众媒体研究中的运用。教学任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发展的动
2、力;掌握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传播实践的重要影响;形成传播的系统观念,能够把具体的传播问题放到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去理解。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简约的模式表达。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实践,最终达到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因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和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讲述时应力争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举例说明.学生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研究型的学习:即写一篇论文,300字作用。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传播理论对自己专业的指导作用,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利用各种
3、学习手段,包括图书、杂志、网络等丰富自己的资料,并通过同学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教学学时分配表章 次各 章 名 称总学时其 中课堂讲授课后实践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二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22三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2四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22五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222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2七大众传播2八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22九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2十大众传播的受众2十一传播效果研究222十二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2十三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2十四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22十五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2总 计30308注:由于课时有限,适当安排课后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目
4、 录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5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6第二节传播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内容6第三节如何学好传播学6思考题与练习:6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6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7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思考题与练习:7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8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8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8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9思考题与练习:9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9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9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构成0思考题与练习: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10第一节人内传播10第二节人际传播11思考题与练习:11第六章 群体传播和组
5、织传播11第一节 群体传播第二节 组织传播12思考题与练习:12第七章 大众传播12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13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3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影响3思考题与练习:4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4第一节 控制媒介的几种外部因素4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15思考题与练习:15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15第一节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5第二节 传播者论-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6思考题与练习:16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17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17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17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7思考题与练习:17第十一
6、章 传播效果研究18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8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1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18思考题与练习:9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19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9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19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0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0思考题与练习:20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0第一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1第二节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1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21思考题与练习:1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2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
7、源、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2思考题与练习:2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22第一节 传播学与调查研究2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23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2第四节 控制实验法3思考题与练习:23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教学目的:对传播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简要地介绍,包括“传播”的定义及意义;传播学中“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信息”的意义以及信息论和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传播学兴起的时间和原因;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主要内容以及实用价值;如何学好传播学等使初次涉及传播学的学习者对这门学科有一些宏观的把握。教学重点:如何理解传播的概念,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教学难点:用马
8、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学习传播学。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特别强调传播的原始意义中的“交互、双向”的含义,以及传者和受者的平等地位。二、传播与信息特别注意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特别注意传播的社会性、共享性以及系统性。第二节 传播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内容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以及社会信息体统的特点特别注意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二、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和问题从传播的微观过程、类型以及宏观研究把握。三、传播学的兴起以及在我国的研究状况第三节 如何学好传播学一、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学习传播学二、努力涉猎传播学的边缘学科三、将传播理论与具体的传播实践相结
9、合思考题与练习:、如何理解信息的含义?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5、试结合传播的特点,探讨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辨证关系.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教学目的:通过对人类传播历史的回顾,揭示人类传播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对自己传播能力的不断突破以及新媒介不断产生的过程;同时展现传播时代的发展已经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探索信息时代中传播的重要意义和未来的走向。教学重点: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教学难点: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四、人类
10、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注意语言的产生对人类传播的影响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的意义和局限性。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传播的意义和局限性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意义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革命和比特革命对电子传播的贡献以及电子媒介的意义五、网络传播时代网络的历史渊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网络的“第四媒体”特征;网络的意义和缺陷。网络传播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人类如何应对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一、信息社会的定义及特征二、媒介的进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三、各国迎接信息社会的具体举措思考题与练习:、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人类传播的
11、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使什么?其意义?4、列举人类传播史上的几件划时代意义的事件.5、简述信息社会的的特点。6、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和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教学目的:人类传播的实质是信息的流动,信息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材料。而信息又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考察符号与意义的性质和作用对把握人类信息行为的特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章就是从符号和意义的角度入手,对传播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一、符号的定义注意符号必须能携带信息或表述特定意义
12、;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二、符号的分类特别注意象征符的特点以及它和语言的关系三、符号的基本功能特别注意符号的思考功能以及它的使用价值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一、什么是意义注意意义的无形和抽象性和可符号表达的特点二、符号意义的分类意义障碍产生的原因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特别注意传播情景中的意义四、符号和意义的关系理解意义不能脱离符号而存在,但符号意义之外还有意义。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一、人类的象征行为的定义及意义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米德的象征性互动理论、象征性社会互动的意义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从象征符号体系的不但更新把握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警惕象征符过滥、过频的变
13、化对社会的影响。思考题与练习:1、象征符具有那些特征?2、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3、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如何理解意义不能脱离符号存在,但符号之外还有意义.、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教学目的: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传播过程研究注重从传播的基本要素入手从微观上对传播活动进行把握;传播系统研究把传播看做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重视外在因素对传播的影响,从宏观上把握传播活动。本章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力争用简约的模式展现传播的一些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注意与拉斯
14、韦尔的五W区别,特别注意反馈的引入.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注意模式与理论的关系。结合具体的传播过程来讲解不同的传播过程模式。如在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后讲香农韦尔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三、传播过程的特点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构成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传播类型讲完后)(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大众传播的要素讲完后)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用唯物史观把握传播的总过程思考题与练习: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2、什么是模式,它与理论的关系?、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其区别是什么?4、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5、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15、,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教学目的:传播类型是研究传播活动系统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传播类型彼此独立有相互交织构成人类传播系统。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是其中的基石。本章从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功能入手,对传播类型的微观部分深入探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人内传播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了解人内传播的定义特点会用模式的手段再现传播的过程。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从生理学的角度掌握人内传播的环节要素以及与动物体内传播的本质区别。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从心理学角度把握人内传播的作用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理解
16、人内传播是否具有互动性。第二节 人际传播一、人际传播的动机注意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特别注意面对面人际传播的特点以及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如何利用人际传播多媒体性加强传播效果。思考题与练习:1、什么是人内传播?它是否具有互动性,如何体现的?2、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3、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4、什么是人际传播?其特点如何,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5、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第六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教学目的:群体传播是在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组织传播又是群体传播中一种特殊的类型,二者构成了
17、传播类型中的中观结构。它们是人类社会性的体现,本章讲对二者的特点、机制和功能作系统地研究,它们也是从传播过程研究向传播系统研究过渡的桥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 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和社会功能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注意解释群体规范的形成和传播作用;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三、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的必要性和充分性。特别注意其社会心理学的依据。第二节 组织传播一、组织和组织传播注意区别组织和群体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和机制注意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对现代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影响。结合实际深入理解组织内传播的实际意义.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特别注意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学 概论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