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范文七篇.docx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范文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范文七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范文七篇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本店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1 一、教材简析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
2、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
3、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的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
4、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2、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能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课时安排 1、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6课时 2、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6课时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
5、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晏子 1.揭题: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 同学们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庄子等) 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3.教师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4.导言: 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xx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
6、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现在我们就出发,跟随晏子出使楚国。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i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f”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们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全班讨论: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小组交流,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2)试着给课文分分段: (1)哪些段落是写三件事
7、的? 三、再读课文,走近晏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那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引向深入:那晏子又是怎样达到反侮辱的呢?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学生自由回答,只要说得有理就予以肯定。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又是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
8、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 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练成了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了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体会晏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 (二)研读
9、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较量: 1.自学课文第五自然段,划出晏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1)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A.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含义。 【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B.这段话隐含了什么意思? 【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2.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品味晏子的话,体会语言的艺术 1.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晏子反击楚王的话,把自己的体会感悟写在旁边。 我们请三位同学来读一
10、读三次交锋的精彩画面。 2.过渡:我想仅仅读一读是不能完全体会出晏子语言的魅力,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考,感受,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共同去品味,体会晏子语言的妙处所在。 3.交流、品味: (1)同学们,刚刚大家在小组内体会地非常充分,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体会。 (2)讨论:你们觉得这三次交锋的场面能打乱顺序吗?为什么不能? 那我们就以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分享三次交锋的精彩画面吧。 (3)点评: 第一次:顺水推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次:欲擒故纵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三次: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 三、感情朗读,理解晏子 1.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
11、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晏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尝试份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我想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一定会给他开一个庆功宴。请你想一想,晏子获胜的法宝究竟是什么? (1)才智过人,有善辩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3)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 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晏子的确才智超群,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称它为晏子的原因了吧。 2.拓展: 一次,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一个尖刻的评论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
12、:“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 五、作业: 1.摘录晏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3 1草原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三、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二、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
13、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三、精读“草原景色”,品味“动情” 第二课时 一、“草原人民的热情”,再品味“动情” (一)学习“远迎”一节 (二)学习“热情款待”一节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二、总结感悟 1.依据板书,讲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2.归纳课文整体内容,并指出本课第一大段,写了草原的风光美,第二大段写了草原
14、的人情美,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作者实际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笔重彩、有声有色的草原风情画。 作业设计: 1.跟家长交流学习本课的体会。 2.搜集草原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景色风光美动情(写景抒情) 草原人民人情美更动情(写事抒情)“我” 蒙情深汉 2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5、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感知 四、再读感悟 (一)重点研读 (二)分角色感情朗读 (三)展示资料,交流感悟 五、总结回顾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2.张骞是什么时间出使西域?分别是什么目的? 3.中国有哪些商品及技术传入欧洲?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 3.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16、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展示并齐读阅读要求 四、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接龙读(各读一段)以检查朗读情况。 3.自读思考: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文中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 五、再读感悟,小组探究 六、总结回顾 在这样让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前,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体现了什么精神?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观
17、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在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五、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18、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5 一、课前准备: 课前一周把听到的、看到的事情用一两句话记下来,作为话题。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交流一周的见闻。 1、说说自己一周中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 2、先同桌交流,再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用一、两句
19、话介绍一下。 (二)围绕话题小组交流。 1、讨论:这一周中,大家对什么最感兴趣呢?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说说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是: (1)把这件事说清楚。 (2)说出你的看法。 (3)认真听别人发言,对他有不同看法提出来。 (4)人人都要发言。 2、展示:评选哪一组说得比较好。(由学生当评委) 制定评选方法: (1)把事情和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2)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3、评委点评。 (三)集体讨论。 1、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 2、话题举例:最近,“超级女生”在电视、网络各类媒体中频频出现。许多青少年对此追捧不已,但也有许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你如何看待“超级女生”现象? 子话题
20、: (1)喜欢“超级女生”这一节目吗?为什么?(组织自由辩论) (2)你喜欢“超级女生”中哪个人?为什么? (3)你会参加类似的活动吗?为什么? (4)从“超级女生”这个节目中,你想到了什么?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教学准备: 准备一周的观察日记。 (二)唤起记忆的小船。 1、同学们,一个学期转眼已过,开学时还是春赛料梢,如今已是满目夏花。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中,我们曾经历过多少事情啊! 2、老师声情并茂地回忆自己和学生经历的小事,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互动。 3、看看自己的日记,回忆一学期来发生过的事情。 4、学生谈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三)让风扬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人教版 语文 下册 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