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联盟自组织理论及发展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图书馆联盟自组织理论及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联盟自组织理论及发展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图书馆联盟自组织理论及发展研究图书馆联盟自组织理论及发展研究 摘 要 文章从自组织理论视角探讨图书馆联盟发展与演进过程。首先,解释了自组织理论及意义,从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分析了自组织产生的条件及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图书馆联盟“自组织特性”。然后,从子系统非线性竞争和协同发展、“涨落”和“突变”、超循环方面研究图书馆联盟自组织演化。最后,建立了图书馆联盟自组织机制,从培育内生增长、推动各子系统协同融合和协同创新、抓住发展机遇、重视和争取联盟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图书馆联盟发展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自组织 竞争 协同 超循环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
2、0/ki.1672-514X.20XX.02.003 Research on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Consortia Li Xiaofei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an
3、d its significance, and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and evolu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openness, far from equilibrium, nonlinear interaction and “fluctuation”, as well as the “self-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brary consortia. The self-organization evolution of library cons
4、ortia was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of subsystem non-linear competition,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fluctuation”, “mutation”, and hypercub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self-organizing mechanism of library consortia,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ibrary consortiafrom the aspects of cultiva
5、ting endogenous growth, promoting the collaborativ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each subsystem, seizing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nd striving for the exter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the consortia. Keywords Library consortia. Self-organization. Competition. Synergy.
6、Hypercube. 1 自組织理论及意义 自组织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自然科学对复杂系统的思考,如激光、磁化、结晶、贝纳德对流(Benard Phenomenon)等,自组织被描述为从“混沌(Chaos)”中出现新的有序结构的过程1。后来人们研究发现社会科学中也存在自组织现象,例如语言学、知识网络等。自组织理论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达到一定条件后产生的时间、空间、功能的稳定结构2。自组织理论是一种演化理论,从内因上分析事物演化发展的动力,其理论最早可追溯到易经道德经和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朴素自组织思想,即认为世界处于演化发展中,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系统
7、内部3。我国古代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类思想也可归属于自组织范畴。在概念上自组织并不能理解为组织中的一个“自发组建”的类型,自组织理论是一系列有关发展和演化的理论思想。 自组织理论包括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超循环理论(Hypercube)、突变理论4。控制论的创始人是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指出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一样,需要类似的触发机制和数学基础5。耗散结构理论由伊利亚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创立,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系统状态由无序变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6。耗散结构理
8、论研究的是自组织产生的条件环境问题。协同理论由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创立,研究开放系统有序结构的演化,是解决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7。超循环理论由德国生物物理学家曼弗雷德艾根(Manfred Eigen)提出,他将系统的循环现象分为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从低级到高级阶段的循环形式8。超循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系统自身要素复制外,其产出物作为下一环节循环的催化物。各子系统产生对其他系统有用的产物,通过功能耦合形成更大规模的超系统,推动系统向更高层次演进9。超循环理论反映自组织的自生性(Autopoietic),即系统自我维护和复制10。突变理论由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Ren
9、e Thom)创立,指当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时在时空上打破旧功能、旧结构,在“混沌”边缘实现从旧状态到新状态的跃迁,研究系统自组织结构的演变。“混沌”边缘又称自组织临界性(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指复杂系统保持有序与无序之间平衡的状态。自组织临界状态是由系统耗散结构驱动达到的状态。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既存在自组织,也存在他组织,是自组织和他组织不同比重的组合。讨论这两个问题需要结合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历史背景条件,不能跳过这些约束条件笼统断言哪一个系统是自组织或是他组织11。讨论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是偏重自组织视角研究系统中的问题。 自组织产生的条件是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
10、衡态12、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13。自组织由协同、熵的输出、正负反馈相互作用、选择性保留4个最基本的自然机制组成14。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在于将其运用到社会建设上。由于高度集权的社会管理体制抑制社会功能结构的演化,社会对国家的高度依附会造成“强国家、弱社会”,需要通过自组织理论强调社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通过自主发展、内外部非线性相互作用,促进远离平衡态和涨落的发生,实现有序和自我演进,达到“强国家、强社会”的目标11。社会建设需要政府的规划、管理和引导,在这种“他(被)组织”背后微观层面的治理、整合和协调还需要社会自身从自组织角度去实现。 2 图书馆联盟“自组织特性”分析 图书馆联盟自组织是指
11、联盟摆脱外部力量过多的干预和去行政化,淡化“他(被)组织”色彩,进行开放发展、自主管理、竞争与协作、自我教育和完善、内外部相互作用和约束、自我革新,实现系统有序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等自组织系统的四个特性。 (1) 图书馆联盟作为开放系统,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图书馆加入联盟。图书馆联盟由于日常事务的开展必须与外界发生联系,如信息交流、资源采购、服务外包、与政府及社会组织的联系等。 (2) 图书馆联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子系统可通过竞争和协同使系统远离平衡态。 (3) 与图书馆联盟相关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联盟与政府、企业、
12、机构、成员馆、社会组织有合作往来,这种相互作用是非线性随机的,对联盟的发展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抑制作用。 (4) 图书馆联盟内的“涨落”。新成员带来新技术、新资源和新思想可使联盟产生新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联盟相关的外部子系统(例如服务企业)具有新技术、新资源,可能使联盟应用这些新技术和资源产生新的变革;联盟内部和成员馆内部的创新,它对现有技术、设施、管理会产生渐进性或根本性变革;政府及社会对联盟的各种支持可使联盟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成员馆发展战略的改变和其他合作机构的退出也会对联盟发展产生影响。 3 图书馆联盟自组织可持续发展演化过程 与图书馆联盟有关的各子系统可划分为成员机构子系统、服
13、务企业子系统、联盟服务子系统、政府及社会支持子系统。服务企业子系统为联盟提供各种软硬件服务,如书商、数据库商、智慧图书馆服务提供商等。政府及社会支持子系统指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度、法规、文化、财税、援助、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多渠道支持图书馆联盟的发展。 3.1 子系统非线性竞争和协同发展 在自组织演化的初始阶段是图书馆联盟成立初期的建设阶段,以引入负熵流为主。按政府的参与程度可将图书馆联盟分为两种类型:由政府主导形成联盟,如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自发组织形成联盟,如首都图书馆联盟。负熵流表现为联盟成立初期图书馆之间因资源共享、合作购买资源及
14、其他业务合作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联盟成立后具有吸引力,使联盟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并向其他区域扩展,发展成更大的联盟,业务范围更广泛。图书馆联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表现为非线性竞争和协同。联盟建设阶段,存在各种矛盾,正熵流有所增加,但在竞争和协同中化解矛盾,引入了负熵流,使联盟向有序方向发展。 图书馆联盟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竞争表现为成员机构之间的竞争,服务企业之间的竞争,联盟服务与政府及社会支持子系统之间的竞争。成员机构需要提供可以共享的资源、合理分担经费、履行义务才能达到各成员之间利益平衡,因此存在竞争。在图书馆联盟服务和资源采购过程中,各类服务企业之间存在竞争,联盟在招标采购中
15、选择优质服务企业。联盟服务子系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创新优质服务和发展理念,联盟公共文化服务只有得到认可才能获得政府及社会支持。 联盟成立以后各子系统在非线性竞争中为了共同利益和价值最大化而相互配合,走向协同15,实现集约化,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在协同发展阶段,各子系统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耦合程度越来越高,系统有序结构逐渐形成,联盟整体功能、效应增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联盟各子系统协同以后表现为:成员馆间资源优势互补,按契约默契合作,业务分工合作更加有序;联盟使命、愿景、目标和战略准确传递到服务企业,服务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及时满足联盟战略发展需要;联盟公共服务成果获得
16、政府及社会认可,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资金、技术、法规、政策等支持。 3.2 图书馆联盟自组织“涨落”和“突变” 联盟发展初期,成员馆之间、联盟与服务企业之间、联盟与政府及社会支持子系统之间协作关系不断建立起来,对应自组织理论中的“涨落”不断发生。成员馆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开展馆际互借,进行技术联合攻关,这些“涨落”推动了联盟向新阶段發展,即发生“突变”。服务企业不断为联盟提供优质服务和资源,推动联盟发生系统性“突变”。例如服务企业正在竞相开发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它的广泛应用必将使联盟服务更加智能化,将催生智慧图书馆联盟。联盟还与高校、社会组织合作开发项目,获得政府的资金、政策、法规支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书馆 联盟 组织 理论 发展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