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草原》许晓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草原》许晓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 11册第 1单元“单元统整”设计单主备:许晓英单元主题人文触摸自然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单元篇目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补充阅读科尔沁草原金色花雨之歌乌衣巷水调歌头黄果树听瀑散文聆听草原紫藤萝瀑布以及描写丁香、梅花、牡丹、兰花的诗句单元解读三个要义:一是打开想象,将所读内容还原成画面,能身临其境地去阅读体验;二是由所读的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三是由此及彼,由课文的内容产生相似的联想。本单元的提升点:不仅要通过想象还原画面,还要抓住联想点想开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课文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教学的落点应该放在
2、作者是如何借助事物来打开联想、以“景语”表现“情语”的。习作:发挥想象,把自己自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五年级要求根据情景编故事。学情分析老舍先生的草原即景生情,要调动学生的想象、经历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宗璞的丁香结融情于景,需要联系诗词中带有“丁香结”意象的诗句来反观作者对丁香的描写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古诗词三首可从描绘的画面、创作的背景等想开去,感受诗歌的意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阅读时从不同角度想开去。教学点及大致课时安排本单元共13课时,分配为:新授课910课时,拓展34课时。单元导读+草原2课时,丁香结2课时,古诗词三首+过故人庄乌衣巷水调歌头3课时,花之歌+拓展阅读金色花1课时,
3、变形记习作讲评练2课时,语文园地+阅读拓展:片段阅读科尔沁草原黄果树听瀑1课时。阅读散文聆听草原、紫藤萝瀑布+背诵积累描写丁香、梅花、牡丹、兰花的诗句。1. 草原主备:许晓英教学目标: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会写“草原、线条、柔美”等22个词语。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3. 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
4、斜阳”,体会景色美以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1.准备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最好蒙语演唱)。2.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第一课时一、交流预学,检查字词1.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走进陈巴尔虎旗的。齐读课题草原。放声朗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生自由读)【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描绘草原的优美语句,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小组分享重点字词。3.指导书写:毯、襟、涩三个字。4.出示词语,学生认读。一碧千里 明朗 柔美 云际 舒服 境界 翠色欲流渲染勾勒 回味 洒脱 低吟 迂回 热闹5.出
5、示句子,朗读体会。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轻轻流入云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6.默读课文,分享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预设:美丽、风光旖旎(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二、整体感知,质疑梳理(一)理解内容,提问质疑预设:为什么这么写草原又写了人呢?为什么说“而并不茫茫”?(二)梳理疑问,聚焦主问题:草原的风光美在哪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一)快速浏览课文,概括第一段“风光美”在哪些景呢?画出相关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预设:蓝天、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开启寻“美”之旅共学提示:(1)默读课文第1
6、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草原美的语句,把你的感受简单批注在旁边。(2)小组围绕一处景物讨论,全班交流。小组借助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和资料等方法围绕一处景物展开讨论。【设计意图: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和资料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成为课堂正真正的主人。】(三)汇报交流,归纳小结1.句子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预设: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空气新鲜,作者高兴。2.句子二: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引导想象,指导学法。在你脑海中“一碧千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预
7、设:看不到尽头)(2)创设情境:有去过草原的吗?想象画面谈谈。(3)指导朗读:借助一碧千里读出草原的绿和广阔。一起把这感觉读出来。3.句子三: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白色的大花。(1)比喻的修辞、动静结合。(2)这么美的语言,这么美的草原,怎么不值得我们一读再读。4.句子四: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1)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2)“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班上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理解两个关于中国画的专业术语。(“渲染”就是用颜色来涂抹画面,而勾勒就是我们用笔进行描边,勾画一
8、层轮廓。)(3)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哪一处是“渲染”,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渲染”和“勾勒”两个词语比较抽象,运用书内插图通过直观的图像学生更易理解。】(4)轻声朗读,理解“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是一幅怎样画面?(5)方法点拨。“蓝天共碧草一色,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指板书)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懂字面的意思,更要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更要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6)老舍为什么会用“渲染”这个词来描写草原?(“勾勒”指划出轮廓,用于描写草原的话说明草原很局限,而草原是无边无际的,辽阔的,所以用“渲染”这个词更恰当
9、。)【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比较“渲染”和“勾勒”两个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出示图片】看这绿的程度的饱满就叫?(翠色欲流)这草原的辽阔就叫(轻轻流入天际)让我们把这柔美、翠绿和辽阔送入句子,我和你们合作。(5)句子五: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无限乐趣。都说语言如美酒,这境界让你沉醉了吗?这境界里都有什么呢?(预设:骏马、大牛)别说你沉醉了,这种境界给作者的感受是(预设:惊叹、喜爱)此时作者想低吟一首小诗,对比开头,谁再来说说?这境界里还有?蓝天,风,小草?这都让你有什么感受呢?拿出笔,试着写写。小结:作者就是这样先通过描述草原的美景,再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让我们也走进了这美丽的草原。【
10、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老舍先生对草原的描写,层层深入感受草原的美丽,更展开想象,丰富对草原的认识,最后在读写结合书写感受中,初步体会作者先写景物再写感受的写法。四、理解提升1.我们和作者一样,作者就在这境界中,先写景色,又写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草原美景之中。可作者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北京,这是他第一次来草原。来之前,老舍在这样想道“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这样的句子”就是这境界,把老舍吸引了,看过草原后,他又这样说道)“这翡翠的世界,连江南也比不上。”2.看到老舍这样的话,你又有什么感想?带着这感受,用这些有关键词,用你的朗读再现这境界。这次,我看到了草原3.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原,去品读“人
11、情美”。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的风光美,这节课我们集中来学习,草原的人情美。二、品味人情美(一)整体感知人情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节课同学们总结草原的人情美,那这人情都美丽在哪些方面呢?试着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预设: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设计意图】梳理情节帮助学生在人情美这一维度整体了解了蒙族人民欢迎的热情,为下文继续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二)学习远迎客人1.自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最打动你的地方。思考怎样写出了这人情美,进行简单批注。学习提示:小组内分享批注,围绕一处讨论,全班分享。注意联系一
12、处场景,抓住关键词。2.小组汇报。预设(1)懂得几十里外迎接、骑马带路是蒙古人的特点,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朗读句子,谈感受?(预设:热情)文章有没有直接写热情?从哪出感到?就像同学们说的,这一个字就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老舍真不愧是语言大师,通过这场面的描写就把人情写的这样鲜活。齐读,感受这份远迎客人的热情。此时再看人情美,它代表了热情。(三)学习亲切相见过渡:联系其他几个内容,怎样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人情美?(注意联系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品读句子:“热乎乎的手握了再握,笑了再笑。”看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联
13、系实际生活,你会这么做吗?主人客人都这样热情,可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为什么呀?(预设:文中说了他们语言不通。)尽管语言不同却能够明白相同的意思,那就是民族团结互助。就像那首歌唱的“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人情美还体现在哪?(四)体会盛情款待1.品读“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这就是好客的草原人民啊。2.链接生活,说说你的亲身经历啊?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推杯换盏叙真情。这热情仅仅是蒙古族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么?(预设:不是,还有我们对蒙古族人民的友谊。)3.我们对蒙古族人民的友
14、谊又从何体现呢?4.就通过对这远迎客人、亲切相见和盛情款待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这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如果说草原美景是自然美,那么蒙古族同胞对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这样热情而不辞劳苦远道迎接,这般的盛情款待,就是我们所说的?(预设:民族团结)【设计意图】聚焦具象的人情美,感受到老舍先生一行受到的欢迎和款待,也让这人情美可感可解。三、理解关键句,突破蒙汉情1.离别情,引出蒙汉情。欢乐的相聚也有离别的时候,此时这歌声、这舞蹈都渐渐地停歇了。如果你是作者,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你又会说些什么?我感受到了你们这份不舍之情,这不舍化在文中就是一句话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2.深度思辨
15、,理解蒙汉情。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预设:蒙汉人民相亲相爱;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小结: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设计意图】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整体上理解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这样是对人情美的一种升华。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1.链接草原资料: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然而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老师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我们来看看,也许从这些图片中你也可以想像出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心里想说些什么?预设:草原还是那么一碧千里;草原是那样辽阔;到过草原的人都不愿意离开。2.写导游词,介绍美丽的草原。这美丽如果让你介绍,你会用怎样的导游词来介绍你看到的美景和心中的感受?五、总结再现草原美同学们,就像你们说的,这草原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向往。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再次聆听一首草原的赞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