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上册):考点2-虚词类-Word版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上册):考点2-虚词类-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上册):考点2-虚词类-Word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年考情统计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1考,分值4分2013山东,16,4分课标近几年没有涉及这个考点,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或填空题,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关联词语、介词、副词的辨析上,有时也会涉及个别典型助词的用法。根据对近3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这是课标卷很少考查的考点,2016年考查这个考点的可能性很小,但不完全排除考这个考点的可能性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2013山东,16,4分)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4分)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我们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
2、而忽视质量的改善,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 竭泽而渔,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从而断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答案】如果 甚至 因此 否则【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连贯和关联词语的使用,是综合型的语言表达题。该段文字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讲错误的做法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后一句是从前一句的错误做法中的总结。由“只注重”“而”“势必”“从而”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处表示假设关系,故应该填写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倘若”“如果”等;而处,前后两分句是递进的关系,所以填“甚至”;处后面就是对上文错误做法的总结以
3、及不这样做的反思,所以填“因此”和“否则”。这是一个复杂的句群,分析时要瞻前顾后,捋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答题方法】 做这类题,先要弄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句子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才能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准确地选用关联词语。考点规律揭秘 正确使用虚词,主要要求正确使用助词、介词、副词和连词。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正确使用虚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虚词使用正误辨析型、虚词使用填空选择题。如何正确使用虚词,可采用下面这几种方法。1. 虚词的意思要记准。 要正确使用虚词,首先必须了解虚词的意思。【示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我
4、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B为了提高写作效率,他宁愿使用“汉王”电脑代笔,并一再说“我不是赶时髦哦”。C一些人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也知道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D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答案】C2. 虚词搭配要正确 (1)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2000年春招卷) (2)他的话方音很重,何况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也有配套使用的,出题人往往在这个配套上做文章。句(1)的连词“由于”后面分句缺少表结果的照应
5、连词,应在“至今”前加上“所以”。句(2)中“何况”与“况且”都表递进,但“何况”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句构成对比;“况且”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举例(程度比前分句更重的例子),所以此句应改为“况且”。【示例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虽同在一个城市,但也只是偶然见见面。B毕业10年了,可我们总会说起曾和自己有着多年情谊的同窗好友李明。C共产党人应该把党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D除非是在蓬莱仙阁,才能看到变化神奇的海市蜃楼景象。【答案】D【解析】 A项“偶然”应为“偶尔”。“偶然”指某种动作或行为或者情况不一定要发生,表示出于意外。“偶尔”表示情况不是经常出现,
6、着眼于数量,指次数少。“偶然”与“见见面”搭配不当。 B项“着”应为“过”。“过”表示动作或事情曾经发生。而“着”表示持续。结合上文“毕业10年了”、“有着”与“多年情谊”搭配不当。 C项“把”应改为“以”,“以为”是固定搭配,而“把为”不能搭配使用。 D项“除非才”是一组成套使用的关联词,且切合语境,正确。 3. 虚词位置要正确 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示例3】下列两个句子关联词语使用是否正确?(1)过去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
7、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答案】不正确【解析】句(1)中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所以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不是”应放在“产品的质量”前。句(2)中“关于”的位置不当,如果说要保留“关于”这一介词结构,那就应将它移到主语“世界各大报纸”的前面去,或者将“关于”改为“对”。4.注重近义虚词之间的微细差别 一些常用虚词之间在意义,用法上的差别比较细微,如“再”和“又”、“进而”、“从而”等,高考的试题往往注重这些差别的比较,以求准确使用。 【示例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这么一条小船。 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井
8、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包装也精美了,因此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D何况 况且 而且【答案】 D【解析】 “何况”、“况且”、“而且”三个都是连词,三者似乎都有表示递进的意思。要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何况”主要用法有二:一是相当于口语中的“甭说、甭提”,两件事对比、映衬,用浅的烘托深的,表示甲如此,乙更如此;二是先举一层理由,然后进一步举一层理由,从说话人来看,后一层更重要,更充分。“况且”有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追加新的理由的意思。“而且”主要用于表示后一成分比前一成分进一
9、层。依据句所说,用“何况”最恰当,句“况且”“而且”都可用,用“况且”更恰当,句所说,用“而且”更恰当。综合起来看,D项是答案。5. 虚词不能赘余 有的虚词与上下文有关词语在意思上部分或全部重复,称为赘余。(1)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2)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民社会的广泛关注。句(1)“应邀”就已包含了被动的成分,再用“被”重复多余,应删掉“被”。句(2)的主干是“严重性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广泛关注”,显然介词“对”是多余的,应删掉。【示例5】 下列各句中加点
10、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D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答案】A6.虚词用法要正确 有的虚词一般用于肯定句,有的虚词一般用于否定句;有的虚词表将然,有的虚词表已然;有的虚词表转折,有的虚词表递进,有的虚词表假设不同的虚词在用法上有不同的要求。【示例6】下列各句加点的
11、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何芳盼望早日康复,回校上课,妈妈又何曾不是这样的心情呢?B一部长篇小说有主题、副主题,而每一卷也何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C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D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答案】C【解析】 A项“何曾”后面不能跟否定句式,应用“何尝”;“何曾”与“何尝”都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所不同的是二者在用法上,“何曾”后接肯定,“何尝”后接否定。比如:这些年来,他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再如:我何尝不想去,只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高考语文3年考点析与练 高考 语文 考点 上册 虚词 Word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