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5高考广东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解析:选A。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选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选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选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选项错误。(2016浙江温州二模)
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结合图回答23题。2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3影响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及选址区位的主要原因是()A风沙掩埋背风坡B风沙掩埋迎风坡C水灾高地D水灾远离河流解析:第2题,对比两图会发现,总体上该地地势升高了;结合图中河流信息,以及该地的位置信息,可判断出流水沉积是主因。第3题,城市两次搬迁都是由地势较低处搬到地势较高处,故C项正确。答案:2.A3.C(2016湖北名校调研)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结合下图回答45题。4上面图示的地表
3、形态中,容易形成聚落的是()ABCD5如果某聚落所在的区域,广泛分布着图所示的地表形态,则制约该区域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地形C热量D水资源解析:第4题,四幅图示分别表示冰川地貌、洪积(冲积扇)地貌、沙丘地貌和风蚀地貌,在以上几种地表形态中,洪积扇的自然条件最为优越,有利于聚落的形成。第5题,图所示地表形态多为风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当地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4.B5.D读某半岛区域示意图,完成67题。6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主要是因为该处()A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稠密,为增加交通流量D地形
4、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7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利,风景好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富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解析:第6题,在山区修路要尽量沿等高线修建,有些路段还可以通过修“之”字形线路降低坡度。图中甲段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修建连续弯曲线路,是为减缓公路的坡度,D对。第7题,乙城市位于黑海沿岸,地形平坦宽广,公路多,且沿海交通便利,利于聚落发展;环境优美和交通便捷是建设疗养城市主要考虑的因素。答案:6.D7.A(2016黑龙江绥化三校期中联考)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化 方案 2017 高考 地理 复习 第一 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 自然环境 人类 活动 影响 地形 聚落 交通线路 分布 课后 达标 检测 湘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28882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