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3篇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小学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说课稿小学篇1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处于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从这一章开始利用字母表示数(即符号化),它深刻揭示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显示世界的认识,它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公式法、表格法、图象法等),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它学
2、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应用意识确定了如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利用转化、类比的方法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材设计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理解字
3、母表示的含义,能否用字母表示和能否积极从事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从而确定了教学重点是能将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并能正确验证。对于刚刚接触用字母表示数的学生来说,整个过程需要大胆进行探索、猜想、归纳、验证等能力的培养比较困难,因此发现数学规律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如何突出重点和难点71页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学法:根据初一学生知识储备量小、学生性格好动的特点,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 1.巧用情景引入课题,通过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引出问题n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从中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尝试用字母符号
4、表达规律。 2.讲授新课:首先出示某年某月的日历,然后根据问题探讨日历中的规律。由于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情况,为了突破难点,对于课本的编排从新调整。提出了如下的几个问题:日历中同一行中连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日历中同一列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日历中斜着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用长方形框住的四个数有什么关系?用正方形框住的九个数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来回答问题,然后上升到用字母来反映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教师评价:71页另外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现、表达、合理解释。 以上主要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式的方法。 其次,让学生动手折纸完成课后随堂练习第2题,目的是换
5、一种活动方式。本题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 最后,通过以上的日历、折纸,对学生分组完成做一做。本题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五。学情预测: 优点:问题的层次递进符号学生的实际情况。 缺点:规律找到但是表达不准或不正确,如去括号问题,另外缺乏验证。 针对缺点采用的弥补方法是:适当布置有关去括号知识的问题,强调规律探索中的验证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总结反思和理念: 探索规律要用到归纳、推理,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史上的一些发现如哥德巴赫猜想等都是通过探索、总结、猜想而得到的,但是要注意猜想的验证。 数学说课稿小学篇2 一、教材说明: 1.教学内容:第六册P:8187 2.教材简析:
6、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画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经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3.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4.教学重点:会使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
7、.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6.教学关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圆规,多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二、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并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并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平面图形“圆”,已经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多媒体演示) (二)学习新课 1.通过多媒体演示日常生活中的许
8、多大小不等的圆,使学生地直观上认识圆。 2.揭示圆的形成 1)演示:出示一根细绳,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小球,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用力甩动小球,使小球靠着黑板面形成圆形。 2)然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直观、动态地渗透“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轨迹。” 3)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后,问:小球被甩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 (揭示:正是因为小球一端固定在一点上,拉直的绳子长度也没有改变,这样甩动小球,也就形成了圆。)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教师在实际操作甩动小球时所形成圆轨迹的不稳定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而将演示、观
9、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而且渗透了“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打下了基础。 3.学习圆规画圆 根据刚才甩动小球形成圆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先确定画圆工具圆规的两脚距离,然后,把其中的一脚固定,另一脚旋转,这样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 1)学生尝试画圆。 2)多媒体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圆规的一脚固定,一脚旋转。 3)引导学生说出画圆的体会并讨论。 A、画圆的步骤:定长、定点、旋转。(板书:定长、定点、旋转) B、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动) 4)教师示范画圆(用圆规画出黑
10、板上小球被甩动时形成的圆) 设计意图:学生实际在画圆时,会出现把圆规一端固定,本子旋转来画圆。我听取了学生的方法后,首先肯定了学生的画法有新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他的画法有什么意见?马上就有学生起来质疑:“如果要在黑板上画一个圆,也把黑板旋转一周吗?”这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将画圆的方法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并加上声、光、形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能质疑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通过质疑问难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钻研精神,随着学生经常反问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望会更加强烈,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4.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问:老师画圆时,圆
11、规两脚间的距离有没有改变?(没有)也就是画圆时,定长始终不变,如果要在圆内画出一条线段来表示定长,应从哪一点画到哪一点呢?(从画圆时固定的一点画到任意一点) 2)讨论理解圆上任意一点的含义,让学生指一指(指圆上任意一点),再比一比(比圆上一点,圆内一点和圆外一点)。 3)教师画出一条表示定长的线段后,引导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4)讨论:看书P:82知道了什么叫直径?如果要在黑板上的这个圆里画出一条直径,直尺应该怎样摆?(让一学生做多种摆放)选其中一种,教师画出直径。 5)启发:刚才我们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板书:圆心(O),半径(r),直径(d))。如果把这三张卡片贴在黑板上,你认为在
12、定点、定长的后面应该放什么?为什么?(板书:位置、大小) 6)讨论学生所画圆的大小和位置,揭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这样的设计,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观察思考、自由讨论、发现创新、抽象概括、揭示规律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经过实践的操作、检验,真正体会到了自己获取知识、发现创新的乐趣。 5.学习圆的特征 1)让学生在圆内画出三条半径和三条直径 思考:还能画吗?得出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板书:无数条) 2)量一量画出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引导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并用字母表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d=2r 这样的设计,
13、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现圆的特征,从而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课件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圆内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以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感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仅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所学知识、引导质疑。 (三)巩固练习(多媒体演示) 该练习运用多媒体主要加强练习的密度,通过练习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1.在圆内的线段中,分别找出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xxxx 2.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2)两端都在圆上任意一点
![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3篇.docx_第1页](https://file2.taowenge.com/FileRoot3/2022-7/12/f431563a-1988-4061-b011-6a91e8f70594/f431563a-1988-4061-b011-6a91e8f705941.gif)
![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3篇.docx_第2页](https://file2.taowenge.com/FileRoot3/2022-7/12/f431563a-1988-4061-b011-6a91e8f70594/f431563a-1988-4061-b011-6a91e8f705942.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数学 说课稿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