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实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实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90、91 页例 1 例 2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课前谈话:师:孩子们,马上就要上课了,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放松一下心情好吗?(大屏幕播放视频)这是今年阅兵的镜头,你有什么感受?据新闻媒体报道:“这些解放军叔叔的平均身高是 188 厘米。”平均身高 188 厘米是什么意思?谁知道?你先说,谁还想说。生:有的叔叔是 188 厘米,有的叔
2、叔比 188 厘米高点,有的叔叔比 188 厘米矮点。师:奥,也就是说有的叔叔正好是 188 厘米,有的高于 188 厘米,有的低于 188 厘米。师:可是,他们看起来一样高呀!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谁来猜猜?生:增高鞋跟,让个子矮的高一点。降低鞋跟,让个子高的变得矮一点。师:是呀,教官就是用增高或者降低鞋跟的方法,让每位叔叔都达到 188厘米,我们这才领略到战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和飒爽英姿的风采。孩子们,对于平均身高你们有点感觉了么?带着这种感觉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生了解增高或降低鞋跟的方法让每一个人的身高都达到 188 厘米,了解平均身高的意义,让生在脑海中对“平均数
3、”有一个表象。】情境导入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我校四年级同学自发组成环保小组,利用周末去收集饮料瓶。请看,这是其中一组收集的瓶子数量,老师把它绘制成了象形统计图。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 1:小红收集了 14 个瓶子,小兰收集了 12 个瓶子,小亮收集了 11 个瓶子,小明收集了 15 个瓶子。生 2:小亮收集的瓶子最少,小明收集的瓶子最多。师:观察的真仔细,根据收集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个瓶子?生:小明收集的瓶子比小亮收集的瓶子多几个?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自己看探究要求。(动画出示探究一要求)
4、要求明白了吗?完成在自主学习单上,开始吧。好,都完成了,下面自主交流 请看要求(你来,读一下)自主交流:1、小组内按照 1-2-3-4 的顺序说一说你的方法。(交流时学习单放在桌子中间,用笔指着说,其他3 人认真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补充。)2、小组长统计好你们组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准备全班汇报。师:自主交流的要求都清楚了吗?(生:清楚了)开始。 师评价: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刚才在交流时,老师发现 2 组、3 组的习惯非常好,一个同学讲解时,其他 3 人认真倾听。给他们组加上一星。自主汇报:师问学生:你们组有几种方法呀?(2 种)请你们组选两名代表到台前展示你们的方法。这种谁说呀?(我)
5、方法一:我汇报(我倾听)我们组是这样讨论的,把小红多的一个瓶子给小兰,把小明多的两个瓶子给小亮,这样每人平均都收集了 13 个瓶子。师:你能把刚才的想法在这儿摆一摆吗?(生在黑板上摆过程)大家同意我的方法吗?谁有疑问或补充。生质疑:为什么把小明的给小亮?生:把最多的给最少的,使他们同样多。师:他是用了移动瓶子的方法,谁也用了这种方法,你再来说一说。师:刚才通过移动瓶子的方法,把多的补给少的,这样就相当于得到平均每人收集了 13 个瓶子,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为“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图,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移一移,说一说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通过“移多补少”的方式
6、使学生直观理解平均数。】师:你来介绍第二种方法,你来说另外一种方法。你说说你先求了什么,又求了什么?方法二:(14+12+11+15)4 52413(个)生:我先求了 4 位同学一共收集的瓶子总数,再除以 4 个人,得到平均每人收集了 13 个瓶子。师:用这种方法的请举手,(写上算式)指着式子说:(14+12+11+15)第一步表示什么?524 表示什么?13 表示什么?奥,你们的意思相当于把所有的瓶子都合在一起 ,再除以 4,也得出平均每人收集了 13 个瓶子,这种方法我们简称为“先合并再平均分”。这也是一种比较棒的方法。(板书:先合并再平均分)师:他们组汇报的怎么样呀?条理清晰,声音洪亮,
7、给他们组加上一星。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师下去看一下)你的方法很独特呀,上去给大家介绍一下。【设计意图: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几份】方法三:我汇报(我倾听)我是在 11 的后面画一条线,11 右面的(3+1+4)4=2(个)11+2=13,所以 13 是这组数的平均数。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谁有疑问或补充 (老师把这条线画的更清晰一些。)生质疑:为什么在 11 哪儿画一条线呀?生:因为小亮收集的瓶子最少,是 11 个,所以每个人至少是 11 个。生质疑:为什么你只平分那 8 个?生:因为每人至少收集了 11 个,所以 4 个人加
8、起来一共多出 8 个,所以只分这 8 个。 师评价:这种方法可以吗?我们应把掌声送给他,也给他加上两星。自主提升:师:对比第二、三种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生:第二种方法是平均分总数,而第三种方法,是平均分了 11 后面的部分。师:不管是平均分总数,还是平均分一部分,都是运用了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师:今天,我们用了 3 种方法,解决了平均每人收集了 13 个瓶子,我们说,13 就是 14、12、11、15 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师:那么,13 是这四个同学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吗?(说慢点)师:看来,平均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个虚拟的数。那平均数 13 和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数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公开 优秀 教学 设计 实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