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上语文《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上语文《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园地一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通过“交流平台”的讨论,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借物抒情”“借物说理”的表达方式。(二)品读“词句段运用”中的句子,体会“对比”这一描写事物方法的作用,并学会运用。(三)通过朗读不同语境的句子,领会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体会语言的丰富性。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兴趣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宝吧寻找表达情感的方法。(板书:表达情感的方法)这次寻宝的锦囊就是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欢迎来到第一关,这一关要找到两个锦囊才能通关。(二)第一关:回顾交流悟情理1.回忆本单元四篇课文,说说课文是通过
2、哪些事物来抒发情感或说明道理的。(白鹭、花生、桂花、珍珠鸟)2.画出作者借助物或借助事抒发情感、说明道理的内容,完成作业本第四题。3.反馈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交流平台”第一段话)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那些事物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4.作者又是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请回顾白鹭和珍珠鸟,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预设一:白鹭一课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预设二:珍珠鸟通过描写珍珠鸟由“怕”人到“亲”人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及抒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小结:像这样把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的事物当中就
3、是借物抒情,恭喜大家找到了第一关的第一个锦囊。(板书:一、借物抒情)5.落花生和桂花雨中的作者又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课本中的两位同学读了文章之后,产生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谁来读一一读?(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二、三段话)琦君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使我很受感动。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6.根据闯关提示,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感受到作者的那份情感的。闯关提示(1)琦君写“摇花乐”这件事,真正的目的是什么?(2)许地山在文章中回忆小时候全家过“花生节”,他真正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琦君借“摇花乐”表达浓浓的思乡
4、之情,许地山借“落花生”引发深深的思考)7.拓展小结。“一花一鸟总关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寄托你的“情感”或“得到深深的启发”?(梅花不畏寒冷,喜欢在冬天开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想要寓情于物,还可以“借物说理”,这就是你们找到的第二个锦囊。(板书:二、借物说理)(三)第二关:句子练习学对比1.过渡。祝贺大家闯关成功。欢迎来到第二关,这一关有一个锦囊在等着你。2.读一读,学对比。(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部分例句。学生自由读这几个句子,思考在描写事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三个句子都用了对比的写法)(2)体会对比的作用。(出示句子)它的果实
5、埋在地里。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分男、女生读句子,说说句子和句子的不同之处。(第一句只写了花生本身的特点;第二句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生不好看,但很有用的特点)(3)再读“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部分其他两个例句。圈出句子中的对比之物,组内交流句子是用什么跟什么比较,要说明什么。交流要点:第二句通过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说明白鹭的颜色、身段、大小最为适宜的特点;第三句通过城市和乡村对比,自然和人工对比,凸显乡下人家别有风趣。(4)下列句子中哪些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打“”。这里
6、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瞧,春风是那样缠绵,让人神清气爽,而夏天的风,则带着丝丝暖意,让人暖意十足。( )(5)可以随意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吗?对比的事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发现: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进行对比;对比的事物可以是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也可以是同一类事物或者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目的是突出事物的特点。3.练一练,学运用。(1)出示星空图,运用对比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表达你对月亮的喜爱之情。(2)学生动笔练习。示例: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
7、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她总是在寂静的夜晚默默地为大地添上一抹光亮,给人们的心头添上一抹温馨之感。(3)交流,点评,修改。4.小结。运用对比的写法来表达的情感,更显情感的真挚与强烈。我们已经找到第三个锦囊了。(板书:三、运用对比)(四)第三关:词语运用辨语境1.过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在闯最后一关了,多义词等着你去辨析。2.指名朗读课本第14页含有“开辟”的两个句子。3.出示词义,结合语境选择对应的解释。“开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打开通路:开辟航线。开垦:开辟边疆。开创,创立:开辟历史新纪元。4.对应词义,再次朗读含有“开辟”的句子。5.除了查字典,你还有什么锦囊妙计理
8、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生活、找近义词、换词语等)6.按照刚才的方法交流:“姿态”在第一个句子中是“姿势,样子”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中是“态度、气度”的意思。7.拓展运用。(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语词汇丰富的奥妙充满着神奇色彩。面对它的复杂性,许多初学汉语的外国人闹过不少有趣的笑话,你知道下面这个笑话的笑,点在哪儿吗?一位外国朋友略懂汉语,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谦词。一次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哪里,哪里!”这位外国朋友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以为没有说到地方,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
9、鼻子、嘴,都很漂亮!”结果引得哄堂大笑,给婚礼增添了不少喜气。(2)像“哪里”这样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写出几个?(成熟、暖流、黑暗、光明、简单、精神)(3)出示练习,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8.小结。汉语中有很多词语因为运用语境不同,它的意思也随之不同,这些词语叫作多义词。我们要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词义,从而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这是我们找到的第四个锦囊。(板书:四、辨义悟情)(五)课堂总结设问题同学们真能干,这节课一路披荆斩棘,找到了宝藏。回顾一下,你一共收获了哪些锦囊?我们知道现代作家运用借景抒情、借物说理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那唐代诗人虞世南又是怎么利用蝉这一事物表达
10、自己的情感的呢?我们下一节课一起学习。附板书:圆明园的毁灭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二)领悟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三)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视频。三、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再次感受辉煌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写了哪两部分内容?(预设:辉煌与毁灭)2.上节课,我们亲历了圆明园的辉煌,了解了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最珍贵的博物馆、艺术馆。学了圆明园的辉煌后,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呢?3.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圆
11、明园的辉煌。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万园之园”,来感受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PPT出示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相关内容的图片,及提示,看图片及提示背诵)4.圆明园的景象,深深地烙在了每个同学的心中。难怪,法国大文豪雨果对圆明园有这样的评价。(PPT出示雨果的话,指名读)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它是亚洲文明的剪影,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法雨果但是这个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却永远消失了。(PPT出示第二段话)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它是亚洲文明的剪影,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12、。但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法雨果从雨果的评价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二)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思想感情1.圈出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1)圈词语,写批注。历史会永远记住1860年10月6日,让我们定格在这一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默读第五自然段,圈出让你觉得触目惊心的词语。选择一至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感受,并写写批注。(PPT出示第五自然段及自学要求)学生圈画词语,写批注,教师巡视。反馈。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请一名学生在大屏幕上圈画,其他同学补充。(预设:闯进、凡是、统统掠走、搬运、任意破坏、毁掉、连烧三天)引读词语,初步感受情感。教师引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
13、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2)抓词句,说感受。同学们,这么多词语都让我们触目惊心哪!请你选取其中一两个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指名说词语谈感受,教师指导读好句子。(预设:“闯进”写出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点明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凡是”“统统”“实在”“任意”写出了侵略者破坏的力度之大、之快;“掠走”“搬运”“毁掉”一步步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凶狠、残暴
14、)当学生说到“连烧三天”表示时间的词语时,(PPT出示课后题第三题第二小题)联系上下文思考:表示时间的词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预设:从10月6日开始,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抢掠、破坏的时间长达十二天;10月18日和19日,竟然连续在园内放火;“三天”说明这把大火烧的时间之久、破坏之大,导致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2.感受辉煌不再,谈谈此时的心情。侵略者们能掠走的都掠走了,能搬走的都搬走了,能破坏的都破坏了。他们还用大火焚烧了整整三天三夜,4320分钟,一切都化为了灰烬。(PPT出示,教师引读)没有了_,也没有了_;没有了,_,也没有了_;不仅没有了_,还没有了_。没有了上自_,也没有了下至_。这些
15、都被毁掉,烧掉了,烧掉的仅仅是这些吗?他们还烧掉了什么?(预设:烧掉了中华民族的瑰宝,世界文明的精华)3.结合背景资料,激发内心情感。(1)看视频,读解说词。历史记载了令人悲愤、令人痛心的场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师读解说词。(PPT出示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及解说词,教师读解说词)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2)读第五自然段,激发情感。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屈辱。让我们带着这份历史的悲愤和痛惜读第五
16、自然段。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的心情是复杂的,内心是百感交集的。此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谁来说说?(预设:痛苦、痛惜、愤恨、感概)是呀,我们痛恨侵略者丑恶的行径,悲哀清政府的无能。让我们谨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齐读)(三)观察课文结构,领悟表达方法1.想一想课文写作奥秘。学文章,我们不但要体会情感,更重要的是体会这份情感是怎么表达出来的。那课文到底用了什么写作奧秘,给我们带来如此强烈的情感冲击呢?2.小组讨论,体会表达特点。同学们,你们都聚焦到了课文这两部分的内容安排。课文花大量的笔墨写了“辉煌”,而写“毁灭”仅用了很少的文字,这是为什么呢?(PP
17、T出示课后题第二题)(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学生完成作业本第五题第二小题。(板书:详略得当、表达中心、激发情感)3.微课展示,学习有详有略的写法。课文小博士的想法跟我们的一样,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4.回顾落花生,进一步体会写法。在本册前面的单元,我们也学过为了突出中心,在材料安排上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课文一哪篇课文?(预设:落花生)说说这篇文章是怎么安排详略的。(四)结合阅读链接,升华情感1.引导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谈谈对七子之歌(节选)中的两首诗和和平宣言(节选)的理解,体会其与课文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预设:一方面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统一、和平的呼唤,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2.再读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第一自然段低沉一些,第二至四自然段体现欣赏、自豪、赞叹之情,第五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体现痛惜、愤怒之情)(五)课堂小结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我们知道了详略得当这样的谋篇布局能更好地表达内容,抒发情感。同时,这样的谋篇布局带给我们强烈的情感冲击,巨大的心灵震撼,让我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让我们带着满腔的情感,带着历史的悲愤,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附板书:圆明园的毁灭勿忘国耻详略得当振兴中华表达中心激发情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