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章-达标检测卷.docx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章-达标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章-达标检测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四章达标检测卷(100 分,60 分钟)题 号得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一定条件1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XH =3HClSi(高纯)是工业制硅流程中2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则 X 为(ASiCl BSiCl3)CSiHCl3DSiH Cl23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KMnO =K MnO MnO O 42422BMgO =MgO22点燃C4Fe3O =2Fe O22 3DNa CO HCl=NaClH OCO 23223直饮水机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对应的作用是(
2、)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点燃4从化学方程式 3Fe2O =Fe O 中得到的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23 4A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B3 份铁跟 2 份氧气反应,生成 1 份四氧化三铁C每 168 份质量的铁跟 64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232 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D在该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 168 : 64 : 232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物质1 C自来水是纯水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一端产生 H26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 年,全球将有 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
3、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C工业废水要经处理后再排放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一定条件7 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4H =2XH 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AX 与 CO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16BX 中只含 C、H 元素C生成 X 与 H O 的质量比为 15 : 92DX 中 C、H 元素质量比为 4 : 18某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氧原子个数比是 1 : 2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
4、2C反应后氢元素的质量减小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3 : 49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 : 11 10在反应 2A3B=2C4D 中,A 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 : 1,用一定质量的 A 与 12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1 g 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2,则 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8BB 与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16 : 9)C同时生成 D 的质量是 9 gD反
5、应中,A 与 C 的质量之比是 8 : 11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4 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此反应分析正确的是()甲6432乙3224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484A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反应中甲、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 2 : 3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2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 =CuO2B
6、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13如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 ”和“ ”分别表示两1 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点燃A2COO =2CO22催化剂高温、高压BN 3H =2=NH223点燃CCO =CO22点燃D2MgO =2MgO214完全燃烧 2.8 g 某有机物,生成了 8.8 g 二氧化碳和 3.6 g 水,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中一定含碳、氢、氧元素B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H4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D该有机物由碳、氢元素组成,
7、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 : 11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t 、t 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2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7 : 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 : 4二、填空题(45 分)16. (9 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关于水与过氧化氢(H O )的问题:2 2(1)H 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2 21 (2)1 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_个 H,_个 O。(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水通电后分解
8、:_;过氧化氢分解:_。(4)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编号)。水、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过氧化氢溶于水得到的物质仍然属于纯净物水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硬水可以使肥皂水产生更多的泡沫17(8 分)现有细铁丝、氢气、氧气、水、高锰酸钾、木炭、二氧化锰、过氧化氢等物质,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三个化合反应:_;_;_。(2)常温下的分解反应_。18(8 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 CO 高效转化为甲醇(CH OH)。23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1)物质丙属于_(填“化合物”或“氧化物
9、”)。(2)反应前后,_ (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3)物质丁的化学式为_。(4)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19(6 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填字母序号)。原子数目物质种类分子数目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的总质量1 ABCD(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若固体质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则m 与 m 之差表示_的质量。21(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 上留 下的 固体 质量反 而比 反应 前镁 条质量
10、 还小 ,其 原因 可能是_。20(14 分)太湖水经苏州某水厂处理的大致流程如下:(第 20 题图 1)(1)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A步骤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C步骤可杀菌、消毒BX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2)太湖水是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的方法是加入_,振荡。(3)有人做了如图 2 甲、乙两个实验(均在室温下):(第 20 题图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区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区域现象不明显 有小气泡产生现象不明显 有小气泡产生1 上述实验中能量转换的形式为_化学能。由上述两个对比实验可知:稀硫酸的作用是_, 乙装置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
11、气体具有_(填“可燃性”或“助燃性”)。它_( 填 “ 属 于 ” 或 “ 不 属 于 ”) 氧 化 物 。 乙 装 置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_。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三、探究实验题(18 分)2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 A 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 B 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这两个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_;小李的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粤版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第四 达标 检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