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课后达标检测苏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优化方案2017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课后达标检测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课后达标检测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铜的获取及应用1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亚铁溶液保存时加少量盐酸,是为了防止其被氧化B将氯化铁溶液直接蒸干可得到无水氯化铁C通入氯气可除去硫酸铁中少量硫酸亚铁杂质D用磁铁吸引可分离铁粉和铜粉解析:选D。A项加少量盐酸是为了抑制亚铁离子水解,错误;B项应该在HCl气流中蒸干,错误;C项通入氯气会引入新杂质Cl,错误。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FeCl2BNaHSO3CCu(OH)2 DFe(OH)3解析:选C。C项,氧化铜和水不能反应。D项,4Fe(OH)2O22H2O=4Fe(OH)3。3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后,铁片质量减少,但无气体产生的是()A冷浓H
2、NO3 BCu(NO3)2溶液C稀硫酸 DFe(NO3)3溶液解析:选D。Fe在冷浓硝酸中钝化,铁片质量增加;Fe和Cu(NO3)2反应,在Fe片上附有Cu,铁片质量增加;Fe和稀H2SO4反应有H2产生;Fe与Fe(NO3)3反应无气体放出,生成Fe(NO3)2,铁片质量减少。4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选项ABCDXFeCl2溶液FeCl3溶液FeFeSO4溶液YFeCl3CuCl2AlFe2(SO4)3ZCl2FeNaOH溶液Cu解析:选C。Cl2与FeCl2反应,A错误;Fe与FeCl3、CuCl2均反应,B错
3、误;D项有新的杂质CuSO4生成,错误。5如图两圆相交部分A、B、C、D分别表示两物质间的反应。下列各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Fe4HNO=Fe3NO2H2OBFe3O48H=Fe22Fe34H2OCFe(OH)33H=Fe33H2OD3Fe(OH)210HNO=3Fe3NO8H2O解析:选B。Fe3O4与稀硝酸反应时,Fe2会被氧化为Fe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28HNO=9Fe3NO14H2O。6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血红色C
4、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解析:选B。n(Fe)0.02 mol,n(Fe3)0.025 L2 molL10.05 mol,由反应:Fe2Fe3=3Fe2可知Fe3过量,加入KSCN显血红色,溶液中n(Fe2)3n(Fe)0.06 mol,溶液中剩余n(Fe3)0.05 mol2n(Fe)0.01 mol,即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7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操作与现象解释A向淀粉KI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Fe3
5、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Fe(OH)3C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说明Fe置换出硝酸中的氢,生成了氢气D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说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解析:选D。A项中Fe3将I氧化为I2,碘遇淀粉变蓝;B项中红棕色斑点是Fe2O3;C项中铁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NO。8(2016新余模拟考试)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A是铁,则E可能为稀硝酸B若A是CuO
6、,E是碳,则B为COC若A是AlCl3溶液,E可能是氨水D若A是NaOH溶液,E是CO2,则B为NaHCO3解析:选C。A项,铁与过量硝酸反应生成Fe(NO3)3(B),与少量硝酸生成Fe(NO3)2(D),正确;B项,CuO与过量C生成CO(B),与少量C生成CO2(D),正确;C项,AlCl3与氨水反应只能生成Al(OH)3,无关量的多少,错误;D项,NaOH与过量CO2生成NaHCO3(B),与少量CO2生成Na2CO3(D),正确。9在Fe(NO3)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Fe(NO3)3
7、与Cu(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1 B12C21 D11解析:选C。由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FeCu2=Fe2Cu,结合图像可知,c(Fe2)的大小范围在03 molL1变化快,3 molL1是拐点,此前发生2Fe3Fe=3Fe2,在34 molL1范围内变化时发生FeCu2=Fe2Cu,两阶段消耗Fe的量相同。由化学方程式2Fe3Fe=3Fe2可得,n(Fe3)2n(Fe),由化学方程式FeCu2=Fe2Cu可得,n(Cu2)n(Fe),故原溶液中c(Fe3)c(Cu2)21。10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1)浅绿色溶液D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试剂1是_。
8、(2)下列物质不能作为试剂2的是_(填序号)。aCl2 b新制氯水c浓硫酸 dSe硝酸(3)固体A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4)溶液C到溶液F红色加深的原因是_。(5)某同学在实验时向E中加入了过量的一种固体物质,发现棕黄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提出你的假设:_;为了对你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解析:从框图可知,Fe和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溶液,为浅绿色,即D的主要成分为FeCl2,加入试剂2后变为棕黄色溶液,联想最终变成深红色溶液F(硫氰化铁溶液),可以推断溶液E的主要成分为Fe3,试剂2为强氧化剂,S不符合条件。Fe与H2O(g)反应生成固体Fe3O4,Fe
9、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8HCl=2FeCl3FeCl24H2O,所以溶液B为FeCl3和FeCl2的混合溶液,加入试剂1(KSCN溶液)后,Fe3变成Fe(SCN)3,加入试剂2(强氧化剂),Fe2被氧化为Fe3,并进一步转化为Fe(SCN)3,所以溶液红色加深。答案:(1)FeCl2KSCN溶液(2)d(3)Fe3O48HCl=2FeCl3FeCl24H2O(4)溶液中的Fe2被氧化剂氧化成Fe3,使Fe3浓度增大,从而生成更多的硫氰化铁使红色加深(5)加入还原剂将Fe3还原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棕黄色褪去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再加入几滴氯水。如果溶液开始不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化 方案 2017 高考 化学 复习 必修 部分 专题 矿物 基础 材料 第二 单元 获取 应用 课后 达标 检测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29543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