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上语文《画》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部编一上语文《画》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一上语文《画》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画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学习偏旁“走之、斜刀头”,学写“水、来、不”3个独体字。(二)学习积累“远一近、来一去、有一无”等反义词。(三)正确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画”的特点,初步了解“谜语诗”。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教学过程(一)赏中国画,入中国诗1.课前聊天:喜欢画画吗?2.欣赏画作,师生交流:“中国画”是我们国家的经典艺术,了解中国画中的“山水画”“花鸟画”。3.引入古诗画。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就叫作画设计意图:从孩子喜欢的画入手,让孩子在欣赏画作中粗浅感知中华文化,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古诗画的学习。(二)读中国诗,
2、学中国字1.拼一拼、读一读。(1)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识字。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次读这首诗,遇到生字可以怎么办?(2)学生自读课文。(3)交流:诗中写了什么?(教师板书:山水花鸟)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借助拼音进行识字,诗歌本身易于理解,通过读文后的交流梳理出文章框架。2.听一听、评一评。(1)指名读课文。教师引导:仔细看书,认真聆听,发现同学读诗歌时哪些字音特别准确。(2)学生评议,重点正音。“听、声”读准后鼻音,“近”读准前鼻音,“色”读清平舌音,“声”强调翘舌音。结合“色”的正音,学习“斜刀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听评,学习容易读错或易模糊的字音,在听评中让学生学会聆听和欣赏他人。3.圈一
3、圈,想一想。衔接:刚才同学们仔细看书,认真听别人读,学会了这么多容易读错的汉字,学习汉字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给大家再介绍一种,从诗中圈一圈生字,多读几遍,想一想办法记一记。(1)学生圈、读生字。(2)学生交流新学会的生字。4.同偏旁,归归类。(1)认读“远、近、还”。(2)发现共同点“走之”,学习偏旁“走之”。(3)巩固认读。5.反义词,有学问。(1)出示“有”,拼读识字。(2)说说“有”的反义词“无”。(3)比较“无”“天”的异同。(4)学生从文中找出藏着的反义词,用横线画一画。(5)学习“远、近、去、来”,积累词语“有无”“远近”“来去”。设计意图:因为“园地四”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反义词
4、,这个环节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理解中识字,在识字中积累。(三)课中游戏“唱反调”1.说明游戏规则。2.师生配合列举:教师(加上动作):我说“上”。学生(加上动作):我说“下”。设计意图:做一做,动一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复习巩固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四)朗读诗歌,“小棒”帮忙1.指名朗读古诗。2.集体读诗。3.“小棒”帮忙,读诗韵。教师引导:读古诗的时候和读其他课文稍有不同,古诗有古诗的韵味。我们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出示: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4.学生在书上标力己、朗读。5.多形式朗读课文。(师生
5、配合接读,同桌配合读,分句读,男女生合作读)6.展示朗读。设计意图:学生多形式反复朗读诗歌,既是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过程,也是在读中慢慢体会意思的过程,部分学生便在这样的朗读中熟读成诵。(五)比较学习,理解“画”的特点1.发现诗中描绘的和生活中的不同。(1)生活中“远看山无色”。(2)生活中“近听水有声”。(3)生活中“春去花不在”。(4)生活中“人来鸟受惊”。2.这是一幅画(教师板书画)3.引导发现画这首诗就像一个谜语,题目是“谜底”,诗句是“谜面”。4.拓展谜语诗咏雪风。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发现诗句中所描绘的内容和生活中所见的实景的不同,体会诗意的同时,进一步学习运用文中的反义词。结合学生园地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等奖 部编一上 语文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