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精品】.doc
《部编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精品】.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案课题15.大禹治水课时2课时知识与技能1.会认“洪、毒、蛇、兽”等13个生字,会写“洪、灾、难、道”等8个生字。过程与方法2.借助关键的提示,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重点借助关键的提示,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难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媒体课件教学思考(学情、教材分析,设计意图等)讲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本课讲述的是古时候大禹治理洪水的事。通过本课的阅读让学生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体会大禹不顾
2、个人利益,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本课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洪水泛滥的景象,点明大禹治水的原因。第2、3、4自然段讲大禹治水的经过。第5自然段讲大禹治水的结果。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神话故事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请学生讲其中三个神话故事师: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2、导入课题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
3、,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二、教学过程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师: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那在现实生活中,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课件播放图片)对,正因为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人们才要去治理它。那古时候,人们是怎
4、样治理洪水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一课。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师: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师结合资料讲述故事)故事: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一下,派谁去治
5、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寻
6、找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获得了成功。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大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至今,人们还流传着大禹
7、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师: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 结果怎样?(“失败”“九年而不利”) 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 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禹在外治水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当时洪涝灾害非
8、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1)交流调查情况。师: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课件播放图片)4、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向大禹学习,并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做一个人人称赞的“小大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 案课题16.朱德的扁担课时2课时知识与技能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9、容,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重点识字、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媒体课件教学思考(学情、教材分析,设计意图等)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
10、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你们知识他是谁吗?板书朱德。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简介朱德。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板书: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课题中“朱德”“扁担”两个词里的四个字都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其中有三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利用图片,随着出示课题分散识字。这样字不离词,音、形、义紧密结合,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好。(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自由读课文。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2) 标出自然段序号(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小组学生互读、
11、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集体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井冈山同志一支队伍不远生产草鞋打仗(1)小老师教读生字词。要求: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2)开火车认读。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1)什么是“斗笠”?(2)“会师”“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部编二上 语文 第六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