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7课--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新教材】第7课--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第7课--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7 课 大卫科波菲尔【学习目标】1.思维发展与提升:紧扣“成长”这一线索,梳理小说情节。2.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形象。【预习】知人论世: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19 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关人债务人监狱,11 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黑鞋油作坊当童工,15 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学用徒,后担任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生活在英国工业革命后期,社会两极分化,上层人物穷奢极侈而劳动人民却饱尝失业、贫穷、疾病、饥饿之苦。狄更斯打心眼里同情不幸的人们,尤其是像他一样的少
2、年儿童,他在日后的创作中着力描写这个群体。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世(1854)和描写 1789 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其他作品有雾都孤儿董贝父子远大前程等。狄更斯是 19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狄更斯的童年是不幸的。虽然父母健在,但由于家计窘迫,双亲对他的教育和前途颇为疏忽,所以狄更斯童年在家中孤寂的情况,并不亚于小说中的孤儿大卫。父亲负债入狱,
3、他不得不在十一岁就独立谋生.像大卫在摩德斯通.格林拜货行那样去当童工。随后也像大卫一样,在律师事务所做学徒,学习速记,当记者,采访议会小说中有的段落,几乎是作家全部从自传中移植而来。1848 年,姐姐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他俩都有杰出的表演才能,童年时曾随父亲到罗彻斯特的米特尔饭店,站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赢得众人的赞叹。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七千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狄更斯身后,他的好友福斯特在狄更斯传中首次向公众披露了狄更斯的早年,小说根据的正是这篇回忆。狄更斯写这篇回忆是为创作一部自传体
4、长篇小说做准备这部作品就是大卫科波菲尔。他为小说主人公取过许多名字,最后才想到“大卫科波菲尔”。福斯特听了,立刻叫好,因为这个名字的缩写 D.C 正是作者名字缩写的颠倒。于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便定了下来。一、导入:大卫科波菲尔,一个孤儿, 童年生活是不幸的,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长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者的形象,表现了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极力培养读者的人道主义观点。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部名著,看看大卫经历了哪些事,遇到了哪些人,想想这些对于他的成长会有哪些影响。二、深思:1. “我”在莫德斯格林拜货行的生活如何?2. “我”
5、初到莫德斯格林拜货行心情如何?试结合相关语句分析。3. 面对自己的入狱,米考伯先生的心态有何变化?4. 为什么说星期六晚上,是“我”最高兴的时候?解析:1.收入有限,生活困顿。“我”每周只有六七先令的工资,这是“我”全部的生活来源,如果忍不住买了点心铺门口摆着的半价出售的陈糕点,那么午餐就只能买个小面包卷或一小块布丁充饥。内心孤独,充满痛苦。在“我”窘困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我”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只能千方百计地默默忍受。受到肯定,颇有地位。为不受人轻视和侮辱,“我”总是埋头干活,果然“我”很快变得快捷、熟练,再加之“我”的行为和态度跟其他人有
6、所不同,所以“我在摩德斯通格林拜货行也还有点地位”,其他人总管“我”叫“小先生”或“小萨福克人”。1 2. “我”初到摩德斯通格林拜货行时,心情很低落,内心充满着痛苦。例如:“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由“沦落”一词可以看出,大卫对自己成为摩德斯通格林拜货行的一名小童工一事,充满抵触心理;“痛苦”则直接宣泄出他当时的心境;这种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则更见痛苦之深。3. 一开始,他的内心是沮丧的,他用“末日到了”来形容自己的入狱,并郑重地给予“我”劝告;当渡过了最危急的关头时,他又变得兴高采烈起来,认为自己就会手头有钱,过上全新的生活。4. 一方面,周六
7、晚上是发放工资的时候,“我”回家时口袋里有六七个先令,路上可以进那些店铺看看,琢磨琢磨这笔钱可以买些什么,也就说,此刻的“我”物质相对富足;另一方面,周六晚上回家比平时早,米考伯太太往往对“我”诉说起最伤心的知心话来,“我”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被当做朋友的,也就说,此刻的“我”精神上也是富足的。三、反馈四、讨论1. 在“我”与米考伯先生的首次见面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米考伯先生的?突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 来自济贫院的女仆克莉基特在文中着墨不多,是否可以将这一人物删去,为什么?3.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中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效果?解析:1.外貌、语言、动作。外貌描写。“
8、 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通过对米考伯先生肖像描写,突出了他的滑稽可笑、爱讲排场。语言描写。“信里提到,要我把我住家后面的一间空着的屋子拿它出租.”“米考伯先生又带着先前那种文雅的气派,同时突然再次露出亲密的样子.”,通过对米考伯先生的语言、神态描写,突出了他的故作文雅。 动作描写。“说着陌生人挥了挥手,把下巴架在了衬衣的硬领上”“于是,他便戴上了帽子,腋下夹着手杖,腰杆笔挺地走出去了,离开账房后,他还哼起了一支曲子”,通过对米考伯先生的动作描写,突出了他装腔作势的
9、迂腐。2. 不能删去。次要人物形象对主要人物形象起到映衬作用。米考伯一家只能雇佣来自济贫院的女仆,可见其经济困难;米考伯太太不愿过分信任克莉基特,认为她会放肆起来,可见其过于谨慎;如此谨慎的米考伯太太却愿意将自己的信任交付给“我”,可见“我”和这家人已经建立起来奇特而平等的友谊。3. 叙述角度: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采用了亲切自然的叙述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大大缩短了自己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与领悟;另一方面,狄更斯一改自己早期小说创作中的虚构惯例,秉承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传统,真切自然地描绘小说中一切要素,无论是琐碎的细节还是隐秘的内心感受,都力求做到还原真
10、实、避免夸张,把小说人物放到历史背景的大环境下进行塑造,力求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有说服力。效果:事实上,作为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大卫的形象与作家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狄更斯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当然更有深度,更有真情实感,写起来也更得心应手,而读者读起来自然也就更具感染力了。五、展示六、精讲1. 情节叙述手法(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七、检测梳理节选部分小说的故事情节。2 八、作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穷人的专利权(狄更斯)我的名字叫约翰,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打十九岁那年起,人家看见我没几根头发,就一直管我叫“老约翰”了。现在我已经五十六岁了,头发并不比上面提到的十九岁
11、的时候多,可也不比那时候少,因此,这方面也就没有什么新的情况好说。我发明过一种螺丝,挣了二十镑钱,这笔钱我这会儿还在用。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上一个圣诞节前夜十点钟,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发明。完成之后,我喊我妻子也进来看一看。这时候,我跟我妻子站在机器模型旁边,眼泪簌簌地落到它身上。那是在差不多一年之前的圣诞节前夜十点钟完成的。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统统都用在模型上了。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我的姻兄弟,西布罗密奇的乔治贝雷临死的时候遗留给我的妻子、他的姊妹一百十八镑零十个先令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我和我妻子一直还没有动用过这笔钱。我们俩都同意拿这个发明去申请专利。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大卫 科波菲尔 导学案 高中语文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