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上语文《在柏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上语文《在柏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柏林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在对比评价中,掌握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感受小说情节的紧密;通过情节重置触发阅读感受,品味小说情节的波折起伏。(二)品读环境和人物言行,通过词组对比,了解小说运用“小细节”表现战争“大主题”的方法。(三)借助二战资料,联系课题,感受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和难以弥合的创伤。二、教学准备学习单,板贴图纸,课件。三、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直接揭题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小小说,因为它篇幅很短,全文不到400字。(学生齐读题目,读准“柏”)2.联系旧知。(出示课文桥图片)引导:之前我们学过一篇微型小说桥,在学
2、习这篇小说时我们关注了小小说的哪些要素和特点?3.回顾交流。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小说特点结局出人意料。(板书:人物、情节、环境)(二)直面战争,体会残酷1.初读课文,弄清小说的主题。(板书:战争)2.学生交流。看到战争这个词,你会想到哪些关于战争的画面或词语?预设: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3.交流对战争的看法,体会战争的残酷。(三)圈画重点,梳理情节1.默读课文,将学习单中的情节线索补充完整,梳理故事情节。(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看桥的情节图,从中获得启发)梳理在柏林的情节2.反馈交流,情节对比,引导修正情节图。(1)交流反馈故事情节图,根据梳理情况,简要陈述梳理过程。预设
3、:学生梳理出的情节可能较烦琐。例如:火车驶出老妇人数数小姑娘嗤笑老兵扫视老妇人继续数数姑娘傻笑老兵解释车厢一片寂静。(2)情节对比,了解情节梳理的不同形式。(出示作业本中的情节图)交流:如何把情节压缩为四个?1.根据课文内容,先梳理故事情节,再回答问题。预设:火车驶出柏林妇人反复数数,姑娘反复嗤笑老兵解释车厢一片寂静(3)提炼学法。通过对比,发现情节梳理形式不一,可粗可细。可以通过归并主干等方法压缩情节,让情节由细变粗,反之亦然。3.小结。作者就是用紧密而丰富的情节为我们呈现了战争灾难这个主题。(板书:紧密)(四)猜读细节,感受“以小见大”1.再次默读课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圈画出来,写一写
4、批注。(出示学习要求)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感触?画出来并作批注。2.学生交流反馈。预设一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男人们大多数都上前线了,预示着还有更多破碎的家庭。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抓住“尽是”“几乎”进行朗读指导。预设二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不断重复的数字背后是不再归来的三位亲人的命,是母亲难以承受的丧子之痛,引导学生思考数数声是否真能盖过车轮声。预设三预设三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既是环境也是一份心境,战争的伤害没有人能够逃脱,这是集体的沉默与反思,指导学生朗读感受。3.学生把交流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几乎、老妇人、
5、老兵、嗤笑、寂静)引导学生对比,引发思考:这两组词都是表现战争的,同学们比较一下,发现有什么不一样?预设一:前一组词是直接描写战争残酷,后一组是间接表现战争残酷的。预设二:前一组词是从整个场面来写战争,后一组是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描写战争。4.小结。一个大范围,一个小视角。作者就是用了生活当中的一个微镜头,把战争灾难这一宏大的主题表现出来了。(板书:以小见大)(五)重置情节,感受跌宕起伏1.回扣文本,倾听故事。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随录音朗读,摆放情节板贴。学生用心倾听,体会内心的情感。2.情节重置,触发感受。引导:从大家的表情中可以猜到,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不平静的,如果现在让你来摆放情节的
6、位置,通过高低起伏来表现你此刻不平静的心情,你会怎么摆?学生交流,上台移动板贴。摆放完毕谈内心的经历。(不同的学生勾勒出不同的心情线)3.小结。随着情节的变化,我们的心情也是起起伏伏,这恰恰又是作者表达战争灾难的又一个特点。(板书:起伏)(六)关联对比,明晰特点1.回顾已学课文桥。2.对比桥和在柏林,交流两篇小小说在表达上的异同。预设一:共同点。文章短小,情节都很丰富,都表达了灾难这一主题,都是到最后揭示真相,给人震撼预设二:不同点。桥的语句简短且多单独成段,营造了紧张气氛;环境描写更加浓墨重彩。(七)资料拓展,升华主题1.默读。(出示相关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
7、、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2.学生交流感受。这场战争波及了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卷入战争。战争的罪魁祸首正是德国,而德国的首都就是柏林。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小结。战争有胜负,但没有胜者,不管是侵略国家还是被侵略的国家,最终受到伤害
8、的都是无辜的人民,是千千万万个无辜的家庭。附板书:在柏林在柏林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质疑发问、想象猜读,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领会小说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这一深刻的主旨。(二)细读文本,了解微型小说“故事以小见大、结尾发人深思”的特点。(三)感受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和难以弥合的创伤。二、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奥莱尔的经典微型小说,题目是(板书:在柏林)2.齐读课题,交流对柏林的了解。3.教师补充出示柏林的资料。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第二
9、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为两个区域,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德国首都的地位。4.再读课题,由题目展开猜想。(二)聚焦开头,引导质疑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语段)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
10、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2.指名读。读准“嗤”和“嚓”两个生字的读音。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尝试理解“嗤笑”的意思。(嗤笑:讥笑,嘲笑。有讽刺之意)3.引导学生质疑提问。读这一段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冒出了哪些问题?4.反馈交流,提炼归纳学生问题。(出示问题)(1)为什么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2)为什么身体虚弱的老妇人数数声能盖过火车车轮的咔嚓声?(3)老妇人究竟在数什么?5.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自由猜测答案。(三)解决疑惑,揭示主题1.请学生默读小说后面的情节,尝试自主解决疑惑。2.全班交流解决了哪些疑惑。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是什么让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11、,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是什么使身体虚弱的老妇人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是什么让老妇人彻底地疯了?是战争!(板书:战争)是战争让老妇人一次又一次地接到儿子阵亡的消息。她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最后彻底地疯了,她只会(学生接读:一、二、三)她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她只会(学生接读:一、二、三)“一、二、三”包含着老妇人多少的心酸,让我们一起来读。(齐读:一、二、三)(四)深度解读,体会“以小见大”1.默读课文,关注哪些文字和细节让你进一步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摧残。2.学生交流反馈。(1)预设一。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引导
12、理解“后备役”的意思,体会“头发灰白”的含义。提问。像这样介绍老人外貌和身份的语句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反复出现?(2)预设二。“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自由说理由。填空。(出示句子)“小姐,”他_说“”点拨:这里应该填写什么词比较合适,你能不能读一读?为什么作者不这样写呢?(因为所有的词语都无法形容老人此刻的心情)齐读老人的话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3.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第二次世界大战于德国闪击波兰开始
13、(1939年9月1日),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涉及五大洲,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伤亡9000余万人。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据统计,德国一共有1000多万人的死伤。柏林战役是世界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柏林城中的250万幢建筑所剩无几,化为了满城的瓦砾。(1)学生读补充材料。(2)聚焦资料中的数字,学生发表感想。4.小结。透过这小小的车厢,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通过一对老夫妇,让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的家庭因为战争而家破人亡。这就是小小说的独特魅力以小见大。(板书:以小见大)(五)猜想结尾,体会结尾写法1.引导学生关注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出示课件)(1)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2)车厢里一片寂静,唯有老妇人的“一、二、三”仍在不时响起。(3)车厢里顿时安静了。不一会儿,老妇人又开始数了:“一、二、三”(4)让所有可怕的战争早日停止吧!2.大胆猜测,哪一个是小说的原文的结尾,并说明理由。3.体会结尾。(出示原文结尾)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提问:作者为什么这样结尾?(交流后板书:发人深思)4.小练笔。所有的想法都藏在这“寂静”中,这样的结尾发人深思,更引发我们对战争的思考,将你此刻的想法写下来。5.交流小练笔。附板书:在柏林战 争 以小见大发人深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