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学问点总结2022(整理人:陆保宗)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 2/3 )体液 细胞外液( 1/3 )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 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4、组织
2、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 Na +、Cl- 占优势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 7.35-7.45 与 HCO3-、 HPO4 2- 等离子有关;人的体温维护在 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 10C );其次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和谐活动,共同维护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固温度内环境
3、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固酸碱度( PH值)渗透压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和谐一样地正常运行 调剂机制:神经-体液 -免疫 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维护内环境稳态的调剂才能是有限的,如外界环境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调剂 才能显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次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剂 第一节通过 神经调剂的调剂 一、人体的神经调剂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神经调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
4、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组成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 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
5、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外: 未兴 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 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突触前膜(电信号)突触间隙(化学信号)突触后膜(电信号)(3)传递方向:单向 缘由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只能是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 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4)结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6、 人脑的高级功
6、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剂中枢,维护身体平稳 脑干:有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其次节通过激素的调剂 1、体液调剂中,激素调剂起主要作用;2、人体主要激
7、素及其作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激素分激素名称主要作用泌部位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如调剂水平稳、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 (如促甲状腺掌握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I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多:患甲亢;患者血压上升、心搏加快、多汗、心情激动、眼球突出等;不足 : 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发育受影响(婴儿时缺乏会患呆小症)缺碘:患甲状腺肿,俗称“ 大脖
8、子病”胸腺胸腺激素促进 T 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 淋巴细胞的功能激发并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参加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剂血糖动态平稳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维护其次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 激发并维护男性其次性征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剂(1)调剂过程(如右图)(2)调剂方式:负反馈5、血糖平稳的调剂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参加血糖调剂的激素有多种,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由胰岛 B 细胞分泌和胰岛 A 细胞
9、分泌;胰岛素的作用为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上升血糖,两者调剂血糖的作用相反,同时,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剂;血糖调剂的过程:血糖上升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上升糖尿病:血糖代谢失去平稳时,血糖浓度高于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 1.2g/L 10.0mmol/L 时会形成糖尿;低于 0.8 g/L:低血糖症高于 1.2 g/L;高血糖症、严峻时显现糖尿病;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激素调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
10、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注: 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9、激素调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剂 激素调剂是体液调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剂仍有 CO2 的调剂 10、血糖平稳的调剂第三节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的关系 一、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的区分与联系(1)区分神经调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畴作用时间反射弧快速精确、比较局限短暂激素调剂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范较长(2)联系: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
11、系统的支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可以影响神经系 二、体温调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缘由: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保持动态平稳的结果;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另仍有立毛肌)散热器官:皮肤(与皮肤中血管、汗腺的活动有关)4、体温调剂过程:(1)冰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剂中枢产热器官产热增加: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增加,另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散热器官散热削减: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削减体温维护相对恒定;(2)酷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剂中枢散热器
12、官散热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 产热器官产热削减: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削减体温维护相对恒定;5、体温恒定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剂表达 三、水平稳的调剂 1、水的来源和去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2、调剂水平稳的激素: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 作用是促进肾小管
13、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取,从而使排尿量削减;3、水平稳调剂的过程:(负反馈)小结:水平稳的调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剂下,通过肾脏完成;四、血糖调剂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 细胞作用机理: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 非糖物质;(抑制 2 个来源,促进 3 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 A 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 2
14、 个来源)4、血糖平稳的调剂:(负反馈)血糖上升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削减)血糖降低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上升(同时胰岛素分泌削减)5、血糖不平稳: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6、糖尿病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削减(三多一少)防治:调剂掌握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五、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剂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第四节 免疫调剂 1、
15、免疫系统的组成: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 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其次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抗击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三道防线3、特异性免疫(1)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都起源
16、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为 B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为 T 淋巴细胞;(2)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由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B 细胞)(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能快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效应(浆细胞)细胞免疫:通过T 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T 细胞)(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能快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效应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分: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名师归纳总结 区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第 6 页,共 16 页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效应 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1、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
17、的抗原特异性结合2、 效应 T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抗体:特地抗击抗原的蛋白质过敏反应:再次接受过敏原(第一次接触不会有过敏反应)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简称 AIDS,病毒简称HIV 7、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快速、反应猛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峻损耗;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8、艾滋病: (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8、(简称 AIDS)(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其遗传物质是 2 条单链 RNA (3)发病机理: HIV 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 T 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剂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觉 1、生长素的发觉 3 个试验结论小结: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 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说明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其次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判定
19、胚芽鞘生长情形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匀称向下运输 匀称:直立生长 不匀称: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2、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状学上端形状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剂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又能抑制植物生长;
20、(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1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2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锐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上图)3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缘由是顶芽4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4、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 (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相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
21、: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 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5、试验:探究植物生长调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试验原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剂剂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同种植物生长调剂剂的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剂剂的反应也不同;第三节 其他植物的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名称主要作用留意:植物细胞的分化、 器官的发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和谐、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共同调剂的结果;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生物 必修 稳态 环境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