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4-线段的和差-教案.docx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4-线段的和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4-线段的和差-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数学-打印版线段的和差教学目标:借助具体情境理解两点间线段最短正确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及线段的性质。难点: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工具:圆规,直尺,教学过程(一)引入:请按下面的步骤操作:在一张透明纸上画一条线段 AB。对折这张纸,使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重合;把纸展开铺平,标明折痕 C。线段 AC 和线段 BC 相等吗?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直观、形象地得出线段中点的定义。(二)1.中点概念: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AM 与 BM,点 M 叫做线段
2、AB 的中点。1AM = BM = AB2关系式:(三)讲解例题:a b例题 1:已知线段 、 ,用直尺和圆规作图:a bb a(1) + (2) -提示: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尺规作图与已知线段相等的线段.(1)作图步骤:做法:做射线 AD;a在射线 AD 上截取 AB= ;b在射线 BD 上截取 BC=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线段 AC=AB+BC=a+b,线段 AC 就是所求做的线段.(2)作图步骤:做法:做线段 AB=b;在线段 AB 上截取 AC=b;线段 BC=AB-AC=b-a,线段 BC 就是所求做的线段.归纳:尺规作图线段的和就是在原线段的延长线上截取,作差就是在
3、原线段上截取.(四)线段的中点如图: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AC 与 BC,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用几何语言表示: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1212AC=BC 或 AC = AB.BC= AB 或 AB=2BC.AB=2ACBAC线段的中点定义的理解:几何语言:(1)AC=BC,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AB=2AC=2BC,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12AC=BC= AB,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BAC P D(2)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AC=BC;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AB=2AC=2BC;12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AC
4、=BC= AB.例题 2:如图,点P 是 AB 线段的中点,点 C.D 把线段 AB 三等分.已知线段 CP 的长为1.5cm,求线段 AB 的长.解:点 P 是线段 AB 的中点,12AP=PB= AB13点 C.D 把线段 AB 三等分,AC=CD=DB= AB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12131616APAC= AB AB= AB, 即 CP= ABAB=6CP=61.5=9cm即 AB 的长为 9cm(五)小结:线段的中点的概念。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六)布置作业:初中-数学-打印版初中-数学-打印版线段 AC=AB+BC=a+b,线段 AC 就是所求做的线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数学 年级 上册 6.4 线段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