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下语文《古诗三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四【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下语文《古诗三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四【一等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三首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读准“劲”的字音,会写“锤”“凿”“焚”3个字。(二)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默写竹石。(三)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四)比较三首古诗表达方法的共同点,深入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二、教学准备课件,微课,学生搜集诗人资料。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回顾学法1.了解表达方法。上一节课中,诗人李贺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像这样通过一个事物来表达自己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今天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也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2.回顾学习方法。说一说: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吗?预
2、设: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拓展链接,丰富理解。3.揭题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石灰吟和竹石。(相机板书:石灰吟 竹石)(二)了解诗人,初步感知诗意1.介绍诗人。(1)知道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了解他们吗?(2)学生自主交流。(3)教师结合课件介绍。(出示资料)于谦,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军事家。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2.过渡。石灰吟是于谦12岁时写下的诗作,郑燮是“扬州八怪”之一,两人都是十分有才之人,那么他们想借“石灰”和“竹石”分别表达什么呢?赶紧去读
3、一读这两首诗。3.初读古诗。用上之前交流的学习方法先读一读石灰吟和竹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自由朗读)(1)读好石灰吟:读通、读顺:注意“凿”“碎”是平舌音。明确诗歌节奏。带着这样的节奏,再读一读这首诗。(出示石灰吟)石灰吟明于谦千锤(chu)/万凿(zo)/出深山,烈火/焚(fn)烧(sho)/若等闲。粉骨/碎(su)身/浑(hn)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读好竹石:正音:强调“燮”和“劲”的读音。读出节奏。(出示竹石)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4.交流所得。读着读着,你知道这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吗?(学生简单交流,借助
4、注释,初步感知诗意)(三)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志向1.过渡。原来,这两首诗不仅仅是写石灰和竹石,那诗人到底想借“石灰”和“竹石”分别表达什么呢?2.学习石灰吟。(1)释题,理解“吟”。“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相机板书:石灰)(2)找关键词,想象画面。石灰可以折射出人什么样的品质呢?你在品味古诗的过程中关注到了哪些关键词来想象画面?预设一: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透过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小结:是的,这些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石灰在烧制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捶打焚烧、粉骨碎身的严酷考验。预设二:若等闲、浑不怕。
5、“若等闲”“浑不怕”是什么意思?(若等闲: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浑不怕:全然不怕)与前面的“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小结:“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若等闲、浑不怕,从石灰经受考验后的姿态可以折射出诗人面对挫折从容不迫、处之淡然的人生态度。预设三:清白如何理解“清白”?小结:“清白”一词,一语双关,它既是描写石灰洁白的本色,又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不屈的心性。(3)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完成作业本第四题第二小题。(出示习题)查找于谦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加深对石灰吟的理解。微课补充。我们在课前预习中搜集了于谦的资料。老师还找来相关的视频
6、介绍,我们一起来学习。(播放微课视频)学后练习。看了这个微课,你有想法了吗?赶快动笔写一写。交流反馈。(4)小结。历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于谦。(相机板书:持身清白、坚贞不屈)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3.迁移过渡。作者郑燮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竹石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那么,诗人又想借“竹子”表达什么呢?(相机板书:竹子)4.合作学习。用上刚才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两个问题:竹子有什么样的特点?诗人借用
7、竹子来表达什么志向?(1)小组学习。(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和书上的插画想象画面。预设一:破岩、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竹子生存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预设二:咬定、不放松、立根、还坚劲。(这样的态势与恶劣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小结。竹子虽然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的迫害,却依旧坚定地扎根生存于岩石缝中,这样的品格不就是诗人意志坚定、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的写照吗?(相机板书:意志坚定、刚正不阿)(4)学后练习。出示作业本上的“资料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写一写对人物的理解。完成作业本第四题。读了下面的“资料袋”,再结合竹石一诗,我觉得郑燮是一位_
8、的人。(5)古诗积累。朗读背诵,并完成作业本第三题。3.背一背,默一默。竹石清郑燮_(四)比较阅读,体会情感1.朗读中体会。(1)交流。这两首诗中的石灰和竹石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一: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预设二: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它高大挺拔,扎根艰难与顽强。(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石灰面对各种考验时的泰然自若,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3)齐读两首古诗。联系诗人生活背景,我们知道诗人是借赞美石灰、竹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的志向和抱负令我们敬佩!让我们将自己的感同身受用朗读来表达吧!2.比较中品味。自由交流:
9、(出示三首古诗)学到这儿,你能说说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相机板书:托物言志)3.课堂总结。学古诗时,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另一方面还要查阅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结合这些资料来加深对诗句、诗人情感的理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尝试着再用一用这种方法。附板书:古诗三首附作业本“资料袋”:资料袋郑燮,号板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这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把这一切都融进了他的诗画中。他任山东潍(wi)县知县时心系百姓,体察百姓疾苦。潍县连年闹灾荒,民不聊生,他开仓救济灾民,得到了
10、老百姓的爱戴,但因此得罪了豪绅而被贬(bin)官。竹石是他被贬官离开潍县时画的竹石图上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子坚韧不拔,挺立于岩石之中,其实郑板桥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人格与志向。附微课内容: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
11、葬于杭州西湖南的三台山麓。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小结。竹子虽然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的迫害,却依旧坚定地扎根生存于岩石缝中,这样的品格不就是诗人意志坚定、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的写照吗?(相机板书:意志坚定、刚正不阿)(4)学后练习。出示作业本上的“资料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写一写对人物的理解。完成作业本第四题。读了下面的“资料袋”,再结合竹石一诗,我觉得郑燮是一位_的人。(5)古诗积累。朗读背诵,并完成作业本第三题。3.背一背,默一默。竹石清郑燮_(四)比较阅读,体会情感1.朗读中体会。(1)交流
12、。这两首诗中的石灰和竹石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一: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预设二: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它高大挺拔,扎根艰难与顽强。(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石灰面对各种考验时的泰然自若,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3)齐读两首古诗。联系诗人生活背景,我们知道诗人是借赞美石灰、竹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的志向和抱负令我们敬佩!让我们将自己的感同身受用朗读来表达吧!2.比较中品味。自由交流:(出示三首古诗)学到这儿,你能说说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相机板书:托物言志)3.课堂总结
13、。学古诗时,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另一方面还要查阅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结合这些资料来加深对诗句、诗人情感的理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尝试着再用一用这种方法。附板书:古诗三首附作业本“资料袋”:资料袋郑燮,号板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这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把这一切都融进了他的诗画中。他任山东潍(wi)县知县时心系百姓,体察百姓疾苦。潍县连年闹灾荒,民不聊生,他开仓救济灾民,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但因此得罪了豪绅而被贬(bin)官。竹石是他被贬官离开潍县时画的竹石图上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子坚韧不拔,挺立于岩石之中,其实郑板桥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人格与志向。附微课内容: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葬于杭州西湖南的三台山麓。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