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前三章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前三章知识点汇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学问点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剂 1、植物的向性运动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如向光性、向重力性;缘由: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调剂作用有关 2、植物生长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匀称造成的:单侧光照耀后, 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量多于向光一侧,因此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生长得快,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光只是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产生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嫩叶、叶原基和发育中的种子分布部位:分布广
2、泛,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运输方向 横向运输:发生在顶端分生组织极性运输:只能由形状学上端运输到形状学下端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1、生长素的二重性表现: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锐度不同:根最适浓度是 10-10mol/L ,芽的最适浓度是 10-8mol/L ,茎的最适浓度是 10-4mol/L ;表达两重性的现象 根的向重力性顶端优势: 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由于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存在侧芽, 使
3、侧芽生长受抑制; 打顶或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2 、生长素的功能应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肯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促进果实发育:用肯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作为除草剂:如肯定浓度的 5、其他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2,4D可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指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 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种类及作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种类主要合成与分布生理作用应用生长素生长旺
4、盛的部位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植物组织培育等促进果实的发育细胞分裂素根尖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组织蔬菜、水果的保鲜的分化,延缓细胞衰老赤霉素幼嫩组织和器官促进茎的伸长, 从而引起促进矮生性植物茎杆伸长;植株快速生长、 解除种子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的休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眠,提早用来播种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脱落酸将脱落的器官、组织的萌发,促进花、果实、叶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成熟的果实促进果实的成熟、 刺激叶催熟水果或蔬菜脱落、抑制茎的伸长二、动物稳态的调剂 1、内环境1、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内部的液体,约占2/3 )血浆细胞外液,即内环境(细胞外部的液体,约占1/3 )组织液淋巴2、内环境的成分无机物:水、无机盐
5、有机物:养分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等)废物(尿素)等 3、内环境的意义 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浆蛋白、激素、抗体、代谢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媒介; 2、稳态 1、概念: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护相对稳固的状态叫做稳态;如:血浆 pH、血糖含量、水的含量、无机盐的含量、内环境的温度 2 、稳态维护机制: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剂、体液调剂和免疫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和谐统一而实现的;3、稳态的意义维护细胞的,保证细胞行使正常的,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血浆 pH的调剂血浆 pH:7.35 7.45 名师归纳总结
6、缘由:血浆中含有许多的缓冲对,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H2CO 3/NaHCO32CO3H2O+CO第 2 页,共 8 页如机体产生乳酸:HL(乳酸) +NaHCO 3NaL(乳酸钠) +H2CO3 H如机体摄入大量Na2CO3:H2CO3+ Na2CO32NaHCO-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血糖平稳的调剂1、血糖的平稳 消化吸取 食物 CO氧化分解2+H20+能量(主要去糖元(肝糖元 / 肌糖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路)肝糖元分解血糖合成合成(80120mg/dL )元)转化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160180mg/dL 尿糖 2、血糖平稳的调剂 特点:激素
7、(体液)调剂为主,神经调剂为辅 调剂过程下丘脑胰岛 B 细胞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某一区域胰岛素胰岛 A 细胞下丘脑另一区域血糖降低3、血糖平稳的意义 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的健康;4、糖尿病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多食 :对血糖的利用发生障碍,能量供应不足病症及缘由多饮 :葡萄糖随尿液流失,同时带走过多的水分(三多一少)多尿 :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体重削减 4、水盐平稳的调剂1、水的平稳 : 来源:食物、饮水、 主要来源 代谢产生的水去路:经肾脏、肺、皮肤、直肠排出体外2、Na +、K +的平稳 : 来源:食物;去路:经肾脏、皮肤、直肠排出体
8、外肾脏对 Na +的排出原就: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肾脏对 K +的排出原就: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水平稳的调剂( - )相关器官摄入适量的水饮水细( +)下丘脑渗兴奋大脑皮层,垂体释放不足胞 外 液 渗 透 压机体产生渴觉透压感受失水(- )合成抗利尿激素器食物升 高抗利尿激素过咸(+)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取增加4、Na +、K +平稳的调剂血钾上升(+)肾上腺皮质(- )血钠 上升血钠降低血钾 降低肾小管、集合管对水(+)(- )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和 Na +
9、的重吸取增加,醛固酮和 Na +的重吸取削减,对 K + 的分泌增加对 K + 的分泌削减5、水盐平稳的意义维护了内环境中渗透压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固,对于机体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是必需的;大量丢失 N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大量丢失 K +, 细胞内液渗透压下降,心脏自动节律会显现反常,导致 心律失调; 5、体温调剂1、体温的概念:体温指人体内环境的温度;2、恒温的维护是产热和散热保持 动态平稳 的结果产热: 依靠各组织、 器官 代谢 所产生的热能, 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骨骼肌、 肝脏、 脑 ;散热 直接散热(占 85%) 通过皮肤血管的血流将热量带到体表
10、再散发到外界环境;间接散热 / 蒸发散热与汗液分泌有关,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唯独的散热方式;3 恒温的意义: 是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固,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4、体温调剂的过程 冰冷环境中的体温调剂神经调剂,神经体液调剂皮肤血管收缩冰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传出神经立毛肌收缩削减散热调剂中枢骨骼肌战栗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酷热环境中的体温调剂神经调剂汗腺分泌加强酷热刺激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传出神经立毛肌舒张增加散热调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三、神经调剂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11、- - - - - - - - - 1、膜电位的产生与维护生物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不同,以及离子的跨膜运输造成的;膜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膜上的“ 钠钾” 泵产生和维护的;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 、静息电位:钾离子外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2、动作电位:钠离子内流膜外为负,膜内为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传递1、突触的概念: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终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该结构与其他神经元的、 树突 或肌肉细胞等接触,共同构成突触;2、突触的结构 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内含神经递质
12、)突触间隙 突触突触后膜3、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 突触小泡 受到刺激,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 至突触间隙, 该物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蛋白 相结合, 使突触后膜发生 兴奋或抑制;4、特点:单向传递具该特点的缘由: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人脑的高级功能1、第 I 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心前回特点除头面部以外,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是上下倒置关系支配对侧 躯体的随便运动和功能程度有关皮层代表区大小与所支配器官运动的精细复杂2、言语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 S 区),如受损会显现运动性失语症(听懂看懂但不会说)视觉性语言中
13、枢(阅读中枢):(V 区),如受缺失去阅读才能听觉性语言中枢: (H区),如受损会显现听觉性失语症(听到但是听不懂)书写中枢:(W区),如受损不能书写文字和绘画等 四、体液调剂 1、概念体液调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 、 CO2 、 组织胺等)通过体液途径(血浆、组织液、淋巴)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器官,从而引起这些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反应;其中 激素是体内最重要的体液调剂物质; 2、内分泌腺及激素 1、激素的概念:激素是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 、激素调
14、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3 、激素的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及化学本质合成器官激素名称化学本质生理作用下丘脑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蛋白质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激素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抗利尿激素蛋白质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取促(甲状腺、性腺、肾上促进靶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靶器官合成并蛋白质腺皮质)激素分泌相应的激素甲状腺生长激素蛋白质促进生长,主要是长骨的生长及蛋白质合成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特殊是神经甲状腺激素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 A细胞胰高血糖素蛋白质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
15、进胰岛 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元;促进转化成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肾上腺醛固酮固醇类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和水的重吸取,对 K +的分泌睾丸肾上腺素胺类提高心率、血压等,应急反应雄激素固醇类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卵巢雌激素固醇类激发并维护其次性征和女性特有的性周期 4 、激素分泌的调剂 神经调剂最普遍的调剂方式直接作用于内分泌腺 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间接调剂内分泌腺活动反馈调剂 3、体液调剂与神经调剂的区分与联系区反应速度神经调剂体液调剂快速、精确比较缓慢作用范畴比较局限比较广泛别作用时间时间短暂时间较长联系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
16、神经系统的掌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五、免疫调剂 1、免疫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不针第一道防线:由人体的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对特定病原体其次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 后天形成, 针对特定的病原体, 2、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主要由淋巴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主要包括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场所):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全部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各种细胞因子和抗体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
17、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细胞胸腺发育成 T 细胞少量转移至免疫器官效 应T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骨髓发育成 B 细胞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少量转移至免疫器官效 应B细胞 4、抗原与抗体 1、抗原 概念: 可以引起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殊物质,包括各种病原体,外源器官、 组织、细胞,自身癌变的细胞和衰老、死亡和损耗的细胞等;异物性 特点 大分子性:大多数抗原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特异性:表面具有抗原打算簇,每种只能与特定的抗体或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 2、抗体概念:机体受到抗刺激后由效应 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B(浆)细胞产生的,并且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分
18、布:主要在血浆、淋巴中,少量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5、特异性免疫感应阶段: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呈递阶段反应(增殖分化)阶段: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效应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1、体液免疫少数呈递 细胞 B细胞增殖少数记忆细胞抗体抗体抗原抗原多数摄取处理 吞噬细胞 T 呈递分化效应B 细胞结合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使其失去侵入和破坏宿主细胞的才能 免疫效应的实现 抗体可中和某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使之丢失毒性 抗体可以与相应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溶解性而沉淀或凝集成细胞团2、细胞免疫细胞增殖少数记忆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靶细胞抗原摄取处理 吞噬
19、细胞 T 呈递裂解分化效应 T 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细胞因子的作用:作用于多种免疫细胞,增强多种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既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又可相互协作,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体液免疫主要针对细胞外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对于已经进入细胞内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由于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些病原体;4、二次免疫 记忆细胞特点:寿命长、对抗原非常敏锐 二次免疫特点:更快更强(产生抗体更快更多) 6、免疫
20、细胞的来源与功能这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毁灭这免疫细胞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非特异性免疫B 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B 细胞、记忆细胞T 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呈递抗原,分化为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B细胞B 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 T细胞T 细胞或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结合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 T 细胞识别抗原,快速分化成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7、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快速、反应剧烈、消退较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过敏引发物质反应时机抗体分
21、布反应结果过敏原 大分子或小再次接触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细胞释放组织胺反应分子体液抗原初次接触主要在血浆、淋巴中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免疫(大分子)2、自身免疫疾病概念:当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操作并显现了炎症 病,即称为自身免疫疾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重症肌无力等 3、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由 HIV 引起, 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HIV 是一种 RNA 逆转录病毒 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本部分常以填空形式显现的学问点1、细胞分化的根本缘由:基因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挑选性表达的结果 2、二次免疫的特点:反应更快、更剧烈、产生的抗体更多3、兴奋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在突触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方向的,缘由: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后膜;5、下丘脑是人体调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缘由: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剂垂体中激素 的合成和分泌(或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