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单元第课《拟行路难》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x





《2022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单元第课《拟行路难》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单元第课《拟行路难》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拟行路难教学目标: 1、懂得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分析文中 “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3、引导同学熟悉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爱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教学重点 :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 :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懂得性地把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争论法 课前预备 :同学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抒写了与佳人相见而不得的苦恼,下 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 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2、;二、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转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虑,寄寓悲愤;本 文是第四首;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3、同位合作,依据大意试背诵 三、知人论诗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懂得,并通过朗读 表达自己的懂得;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沟通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受和写诗的背景鲍照 .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 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
3、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 ,鲍照 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 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 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 461,做了 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伴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独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我国魏晋
4、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1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门阀制度堵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 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领会诗歌主旨: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钟嵘诗品说鲍照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 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四、领会情感 1、领会作者的猛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结论:处在 “认命 ”与“不认命 ”的冲突中;
5、先好像 “认命 ”了,后又好像 “不认命 ”,最终好像仍是 “认命”了;2、详细品尝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冲突的思想情感的?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白什么道理?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叹;说明白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打算的; 第三句中的 “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明确: “命”指门第打算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受;作者认为非 常不公正,但没法转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正社会发出愤慨 的控诉;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明确:以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拟行路难 2022 年高 语文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单元 行路 新人 选修 系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