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3.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目标理综 200 物理一、静力学:二、运动学: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摸索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便利:VVtV 12V 2S 1S 22 T2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S nVSS n 112aT2,SVt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V2 2, V2222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VtS 12 TS 2,aS 22S 1, aS n1S 12TnT24匀变速直线运动,v0 = 0 时: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 2:3: 4:5 各时刻总位移比:1: 4: 9:16: 25 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 5: 7: 9 位移等分点:各
2、时刻速度比:123 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23 通过各段时间比121(32) 5自由落体:(g 取 10m/s2) n秒末速度( m/s): 10 , 20, 30,40,50 n 秒末下落高度 m: 5、20、45、 80、 125 第 n 秒内下落高度 m : 5、15、 25、 35、 45 6 上抛运动:对称性:t 上t下, v 上v下,h m2 v 02g 7 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8 “ 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就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 v 2 2 as 求滑行距离; 9 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
3、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0 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11 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12 在同始终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三、运动定律:名师归纳总结 1 水平面上滑行:第 1 页,共 24 页 2 系统法:动力阻力总-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 沿光滑斜面下滑:a=gSin目标理综200 时间相等: 450时时间最短:无极值: 4 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合力按质量正比例安排:Nm m 122F,与有无摩擦
4、(相同)无关,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m5物块在斜面上A 点由静止开头下滑,到B 点再滑上水平面后静止于 C点, 如物块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如图,就=tg6几个临界问题:a gtg 留意 角的位置!a 光滑 , 相对静止弹力为零弹力为零 7 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mv2m2Rm42Rm 4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vmPf1向心力公式:F22f2RmvRT2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使用向心力公式的方法: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向心力;3竖直平面内的圆运动( 1)“ 绳” 类:最高点最小速度 gR,最低点最小速度 5gR,上、下两点拉力差 6mg;要通过顶点,最小下滑高度 2.5 R;
5、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拉力差 6mg;( 2)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下摆到最低点:弹力 3mg,向心加速度 2g( 3)“ 杆” :最高点最小速度 0,最低点最小速度 4 gR;4重力加速 g GM2,g 与高度的关系:g R 22 gr R h5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基本模式:“ 引力向心力”6人造卫星:高度大就速度小、周期大、加速度小、动能小、重力势能大、机械能大;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名师归纳总结 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空, 5.6 , v = 3.1 km/s 第 2 页,共 2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6、 - 目标理综 200 7 卫星因受阻力缺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 8 “ 黄金代换” :重力等于引力,2 GM=gR 9 在卫星里与重力有关的试验不能做; 10 双星 : 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量成反比; 11 第一宇宙速度:V1Rg,V1GM, V1=7.9km/s R五、机械能: 1 求机械功的途径:( 1)用定义求恒力功;(2)用做功和成效(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功;( 3)由图象求功;(4)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时)( 5)由功率求功; 2 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功能关系:摩擦生热 Qf S相对 =系统失去的动能,Q
7、等于摩擦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功的大小;4保守力的功等于对应势能增量的负值:W保 E p;5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不肯定符号相反,其总功也不肯定为零;6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位置移,摩 擦生热等于小物体获得的动能;六、动量:八、热学 1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宏观量和微观量联系在一起;宏观量和微观量间运算的过渡量:物质的量(摩尔数);2分析气体过程有两条路:一是用参量分析(PV/T=C)、二是用能量分析( E=W+Q);3肯定质量的抱负气体,内能看温度,做功看体积,吸放热综合以上两项用能量守恒分析;九、静电学:1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的功对应
8、,电场力的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W 电E 电;2电现象中移动的是电子(负电荷),不是正电荷;3粒子飞出偏转电场时“ 速度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电场中心”;4争论电荷在电场里移动过程中电场力的功、电势能变化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定性用电力线(把电荷放在起点处,分析功的正负,标出位移方向和电场力的方向,判定电场方向、电势高 低等); 定量运算用公式;5只有电场力对质点做功时,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对质点做功时,其机械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6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EU;d断开电源时,电容器电量不变EQ, 转变两板距离,场强不变;s7电容器充电电流,流入正极、流出负极;电容器放电电流
9、,流出正极,流入负极;十、恒定电流:名师归纳总结 1串联电路: U与 R成正比,U1R 1R 1R 2U;P与R成正比,P 1R 1R 1R2P;第 3 页,共 2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并联电路: I 与 R成反比,I1R 1R 2R2I目标理综200 P 1R 1R22P; P 与 R成反比,R3总电阻估算原就:电阻串联时,大的为主;电阻并联时,小的为主;4路端电压:UEr,纯电阻时URRrE;5并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发生变化,电流有“ 此消彼长” 关系:一个电阻增大,它本身的电流变小,与它并联的 电阻上电流变大;一个电阻减小,它本
10、身的电流变大,与它并联的电阻上电流变小;6外电路任一处的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外电路任一处的一个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7画等效电路的方法:始于一点,止于一点,盯住一点,步步为营;8在电路中配用分压或分流电阻时,抓电压、电流;9右图中,两侧电阻相等时总电阻最大;10纯电阻电路,内、外电路阻值相等时输出功率最大,PmE2;;4rR1 R2 = r2 时输出功率相等;11纯电阻电路的电源效率:RRr;12纯电阻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增大时,它两端的电压也增大,而电路其它部分的电压减小; 其电压增加量等于其它部分电压减小量之和的确定值;反之,一个电
11、阻减小时,它两端的电压也减小,而电路其它部分的电压增大其电压减小量等于其它部分电压增大量之和;13含电容电路中,电容器是断路,电容不是电路的组成部分,仅借用与之并联部分的电压;稳固时,与它串联的电阻是虚设,如导线;在电路变化时电容器有充、放电电流;直流电试验:1 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既是电表,又是电阻;2 选用电压表、电流表: 测量值不许超过量程; 测量值越接近满偏值(表针偏转角度越大)误差越小,一般应大于满偏值的三分之一; 电表不得小偏角使用,偏角越小,相对误差越大;3选限流用的滑动变阻器:在能把电流限制在答应范畴内的前提下选用总阻值较小的变阻器调剂便利;选分压用
12、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小的便于调剂且输出电压稳固,但耗能多;4选用分压和限流电路:( 1) 用阻值小的变阻器调剂阻值大的用电器时用分压电路,调剂范畴才能较大;( 2) 电压、电流要求“ 从零开头” 的用分压;( 3)变阻器阻值小,限流不能保证用电器安全时用分压;( 4)分压和限流都可以用时,限流优先(能耗小);5伏安法测量电阻时,电流表内、外接的挑选:名师归纳总结 “ 内接的表的内阻产生误差”,“ 好表内接误差小”(R X和R V比值大的表“ 好”);第 4 页,共 24 页R AR X6多用表的欧姆表的选档:指针越接近中误差越小,一般应在R 中至 4R 中范畴内;4- - - - - - -精选
13、学习资料 - - - - - - - - - 目标理综 200 选档、换档后,经过“ 调零” 才能进行测量;7串联电路故障分析法:断路点两端有电压,通路两端没有电压;8由试验数据描点后画直线的原就:( 1)通过尽量多的点,( 2)不通过的点应靠近直线,并匀称分布在线的两侧,( 3)舍弃个别远离的点;9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电流表测电流,其读数小于不接电表时的电阻的电流;电压表测电压,其读数小于不接电压表时电阻两端的电压;10两电阻 R1和 R2串联,用同一电压表分别测它们的电压,其读数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十一、磁场:1粒子速度垂直于磁场时,做匀速圆周运动:RmV,T2m(周期与速率无关 ;q
14、BqB2粒子径直通过正交电磁场(离子速度挑选器):qvB=qE,VE;B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洛伦兹力等于电场力;3带电粒子作圆运动穿过匀强磁场的有关运算:从物理方面只有一个方程:qvB2 m v,得出Rmv和T2m;RqBqB解决问题必需抓几何条件:入射点和出射点两个半径的交点和夹角;两个半径的交点即轨迹的圆心,两个半径的夹角等于偏转角,偏转角对应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 4通电线圈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磁场力没有平动效应,只有转动效应;磁力矩大小的表达式 M nBIS 有效,平行于磁场方向的投影面积为有效面积;5安培力的冲量 I BLq;(q的运算见十二第 7)十二、电磁感应:1楞次定律:
15、 “ 阻碍” 的方式是“ 增反、减同”楞次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发电必需付出代价,楞次定律表现为“ 阻碍缘由”;2运用楞次定律的如干体会:( 1)内外环电路或者同轴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增反减同”( 2)导线或者线圈旁的线框在电流变化时:电流增加就相斥、远离,电流减小时相吸、靠近;( 3)“ 增加” 与“ 削减”,感应电流方向一样,反之亦然;( 4)单向磁场磁通量增大时,回路面积有收缩趋势,磁通量减小时,回路面积有膨胀趋势;通电螺线管外的线 环就相反;3楞次定律逆命题:双解,“ 加速向左” 与“ 减速向右” 等效;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的是平均电动势,在产生正弦沟通电情形下只能用来求感生电量
16、,不能用来算功和能 量;名师归纳总结 5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感线时所受的安培力:2F2 2B L V第 5 页,共 24 页6转杆(轮)发电机的电动势:E1 BL 2R 总-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7感应电流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Q目标理综200 nR 总R 单匝8感应电流生热QW 安9物理公式既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表示相关物理单位(国际单位制)之间的关系;十三、沟通电:1正弦沟通电的产生:中性面垂直磁场方向,线圈平面平行于磁场方向时电动势最大;最大电动势:E mnBS 与 e 此消彼长,一个最大时,另一个为零;2以中性面为计时起点,瞬时值表
17、达式为eE msint ; t以垂直切割时为计时起点,瞬时值表达式为E mecos3非正弦沟通电的有效值的求法: 2一个周期内产生的总热量;4抱负变压器原副线之间相同的量:P, U n,n,T ,f, Ut5远距离输电运算的思维模式:6求电热:有效值;求电量:平均值 十四、电磁场和电磁波:1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试验证明电磁波的存在;2匀称变化的A在它四周空间产生稳固的B,振荡的 A在它四周空间产生振荡的B;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十八、物理发觉史: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觉了胡克定律(F 弹 =kx)2、伽利略: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特别简洁,技术也比较落后,
18、但伽利略奇妙地运用 科学的推理, 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 S 正比于 t2 并给以试验检验; 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试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护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宏大的成就之一;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进展了前人的发觉,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觉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奇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6、布朗:英国植物学
19、家;在用显微镜观看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觉了“ 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 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J=4.2 焦 / 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供应了坚实的基础;争论电流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 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9、库仑:法国科学家;奇妙的利用“ 库仑扭秤” 争论电荷之间的作用,发觉了“ 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稳,得到了基本电荷 e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试验争论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名师归纳总结 - - -
20、 - - - -第 6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目标理综 200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觉了电流能产生磁场;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闻名的分子电流假说;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争论阴极射线,发觉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 当时能说明一些试验现象;e/m;汤姆生仍提出了“ 枣糕模型” ,在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创造了“ 回旋加速器”, 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16、法拉第 : 英国科学家;发觉了电磁感应,亲自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考理综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