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8课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区域文化的差异化发展B绘画技术长足进步C政府对待佛教态度变化D中外文化交流影响2据成书于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记载:“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余口,瓯檠盘盒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玻璃碗、赤玉后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在北朝一些世家大族的墓中也出土了西方造型的金银器皿,如山西大同北魏封和突墓出土的银高足杯(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北朝时期()A中外交流十分频繁B中西方存在经济交流C官员
2、的生活奢靡D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多样3文心雕龙中评价建安文学: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该评价旨在说明,建安文学()A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B风格浪漫,想象丰富C客观反映当时时代特征D继承了汉赋的恢弘气势4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时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建于东晋时期,陕西、晋豫地区亦有石窟出现;在南方,有南朝时期开凿的新昌石城山摩崖龛像、南京栖霞山石窟等。据此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A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石窟开凿技术日臻成熟C佛教艺术的风格独领风骚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境内5魏晋时期的辞赋创作中,自然灾害成为重要的表现
3、题材。这些灾害书写展现了当时人民遭遇旱热、洪涝、雷电等自然灾害的艰苦图景,作品中蕴含着“天人感应”和“道法自然”的相互对立的灾异观念。这种灾害赋作体现了A儒家学者对政治的关心B士人对统治现状的不满C佛道思想的盛行与融合D战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6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C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D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7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
4、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日本公元7世纪起,开始持续且大规模地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并有计划地引进隋唐文化,从而推动了大化改新的发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化A对周边地区影响深刻B影响力辐射整个世界C逐渐走向了封闭自保D被日本政府全盘照搬8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承汉朝,下启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下列对该时期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A丧乱帖的作者尤擅草书、行书,被后代尊为“书圣”B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C玄秘塔碑的作者创立了楷书中的柳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D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9东晋思想家罗含认为,“今万物有数,而天地无穷。然则无穷之
5、变,未始出于万物。万物不更生,则天地有终矣。天地不为有终,则更生可知矣”。罗含这一表述()A宣扬天地为万物本原B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C属于“无神论”学说D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10在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中,展现了“汉武帝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不知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实际上,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也尚未传入中原。据此可知,该壁画A内容源于艺术想象B民族交融色彩浓厚C缺乏史学研究价值D带有特定时代印记11唐代的魔术被称为“幻术”,是当时大众喜闻乐见的“胡”文化,旧唐书音乐志中有“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的记载。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A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