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2.docx
《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2022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二、古代诗文阅读( 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 4 小题,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出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 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 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
2、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 公居伊周 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 复可得乎 . 如挟天子保许昌, 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 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 ”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 迁大尚书, 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 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 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3、芝以年及悬车, 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 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 ” 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 鲁芝传)10. 以下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哪一项(3 分 A. 爽懦惑不能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 / 下狱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 / 志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B. 爽懦惑不能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下狱 / 当死 /
4、 而口不讼直志 / 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C. 爽懦惑不能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下狱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 / 志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D. 爽懦惑不能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 / 下狱 / 当死 / 而口不论直志 / 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而不诛 / 俄而起
5、为并州刺史 / 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哪一项(3 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 坟籍”“ 坟典” 为古代典籍通称;B.“ 阙” 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 践祚” 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舍弃职务和位置,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哪一项(3 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 仕后受到郭淮重视,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
6、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削减,他全力守 卫,修建城市,复原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恳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 部下驰援,并提出应计策略,劝曹接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接受;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为 推重; 羊祜为 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谐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情愿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全国卷二、古代诗
7、文阅读 34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此题共 4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宠风声大行, 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 当职割断, 不避豪右“ 在郡何以为理?” 宠顿首谢曰: “ 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 ,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 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 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 辄云以属稚子, 终无侵害;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
8、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仍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者,莫不曲纵情诈, 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 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 见侵枉,故来报恩;其
9、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 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 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 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 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严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最终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 王涣传)10.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哪一项 3 分 A.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鄭人也 / 父顺 / 安定太守 / 涣少好侠 / 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 节敦 / 儒学习尚书/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 B.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鄭
10、人也 / 父顺 / 安定太守 / 涣少好侠 / 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 节/ 敦儒学 / 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 C.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鄭人也 / 父顺 / 安定太守 / 涣少 / 好侠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 节敦 / 儒学习尚书/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 D.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鄭人也 / 父顺 / 安定太守 / 涣少 / 好侠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 节/ 敦儒学 / 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 3 分 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哪一项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
11、所以习惯上称为“ 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经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就称为首都;“ 京” “ 师” 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哪一项 3 分 A. 王涣初入仕途,才能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 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B. 王涣扫除积弊, 境內风清气正; 他担任温县县令, 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
12、属部门,极有声威;C. 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原来面目,尽力仍以公平;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D.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维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能,仍旧忙得无法分身;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民思其德,
13、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2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严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全国卷二、古代诗文阅读 34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此题共 4 小题,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纯礼宇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 琦曰: “ 范纯礼岂不知此 .将必有说; ”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 : “ 陵寝皆在邑境, 岁时缮治无虚日, 今乃与百县均赋, 曷如置此, 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仍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料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
14、奉之如神,名曰“ 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 “ 草湿就生火,何足怪!” 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 : “ 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 曰: “ 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 之;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 曰: “ 与刘先主如何 .” 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 : “ 愚人村野无所知,如以叛逆蔽罪,恐事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15、” 曰: “ 何以戒后人 .” 曰: “ 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 “ 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行;”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 . 范纯礼传10.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哪一项3 分/ 配木石砖甓及工A. 纯礼字彝叟 / 以父仲淹荫 / 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徒于一路 / 独永安不受令 / 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6、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B. 纯礼字彝叟 / 以父仲淹 / 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徒于一路 / 独永安不受令 / / 永昭陵建 /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C.纯礼字彝叟 / 以父仲淹 / 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 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 / 独永安不受令 / D. 纯礼字彝叟 / 以父仲淹荫 / 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于一路 / 独永安不受令 / / 永昭陵建 /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哪一项 3 分 A.
17、 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幕建成后,仍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 株” ,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 株连” 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 尹” 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 御” 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哪一项 3 分 A. 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安排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 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保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B. 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
18、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接受赔偿的惩戒;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觉事实并 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 纯礼坚决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惧怕,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 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开除;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2 感人村野无所知,如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北京卷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一)阅读下面两就文言文,完成 8-12 题;(共 19 分)(1)积
19、微,月不胜【 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高傲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 之,如是就常不胜夫敦比【 2】于小事者矣; 是何也?就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故王者敬日, 霸者敬时, 仅存之国危而后戚 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 至死而后知死,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亡国之祸败不行胜 悔也;霸
20、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行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 德輶 此之谓也;【4】如毛,民鲜克举之;”(取材于荀子)注释:【 1】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 2】敦比:注意从事;本句意思是,【4】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意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輶:重量轻;【 1】(2)使治乱存亡如高山之与深谿,如白垩之与黑漆,就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 治乱存亡就不然, 如可知,如可不知; 如可见、如可不见; 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如秋毫;察其秋毫,就
21、 大物不过矣;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 取其金,就无损于行;不 让,不取其金;孔子曰: “ 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就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 【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8.以下对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哪一项( 3 分)A.时不胜月 时:季节 戚:为 哀痛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 之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就无损于行 行:行为9.以下各组句中加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