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下语文《古诗三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docx
《部编六下语文《古诗三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下语文《古诗三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三首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正确朗读诗歌,结合注释并借助民间故事,理解诗意、体会情感。(二)通过比较、诵读等方式,感受古体诗晓畅自然、音韵柔美的表达特点;多元感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表达效果。(三)同题材诗歌群文阅读,构建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立体认识。二、教学准备课件,拓展阅读材料,牛郎织女的故事梗概,初步了解“七夕”。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诗歌学习,感受诗句特点1.出示诗题,理解“迢迢”的意思。(遥远的样子)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与牵牛星相对应的另一颗星织女星,在文中的名称是什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理解:河汉
2、银河;纤纤素手写出织女的美丽;弄机杼织女的工作)3.读诗歌前四句,感受叠词连用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4.出示“夏季大三角”星空图,在图上找找织女星和牵牛星。(二)联系民间传说,理解诗歌大意1.引导。分布在银河两边的这两颗明亮的星星,深深吸引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视线。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关于它们的记载。后来人们又发挥想象,编织了关于它们的故事,并不断完善,流传至今。它就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2.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故事的基本情节,并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故事发展的几个阶段。(板书:人间相遇、耕织生活、王母干涉、银河分隔、七夕相会)3.学
3、生自主学习诗歌。(出示学习要求)按照五言诗的节奏,准确朗读诗歌。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意。思考:这首诗所描写的内容,属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哪个阶段?(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特别注意:“一水间”。(“间”意思为“间隔”,限于诗句的平仄要求,这里读第一声)(2)判断诗中描绘的情景出现在故事的哪个阶段。(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终日不成章:整天都织不成一匹布。终日,整天。章,原指花纹;不成章,花纹不完整,指布没有织成。相去复几许:相隔又有多远呢?几许,多远,联系“河汉清且浅”理解,意为“不太远”。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清澈的银河隔开了牛郎、织女,他们只能互相遥望,却不能说上一句话。(相机板
4、书:迢迢、脉脉、不成章、零如雨、一水间、不得语)(三)聚焦语言表达,体会诗歌情感1.出示去掉七、八两句后的诗歌,读一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质疑。如果诗歌这样表述,意思也很完整。为什么要加上“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这样的描写?(板书: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3.引导讨论。(1)银河真的是“清且浅”吗?(再次出示“夏季大三角”星空图)(2)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引导。从地面上看,银河的确是清浅又狭窄的,所以才会有“鹊桥相会”的传说。(补充知识:实际上两星相聚16光年,目前最先进的航空器,也需要飞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一等奖 部编六下 语文 古诗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