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公开课课件.docx
《人教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公开课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公开课课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6 页第三单元 测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主备教师:钱科虹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引导让学生经历观察、比画、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通过活动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1.谈话导入。2.课件出示习题。3.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
2、1:师: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多少厘米。学生发言,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师:估得准吗?下面请大家动手用尺子测量,验证自己估的结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4.师: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表示呢?师:这时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师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二、自主探究,认识毫米1.初步认识1毫米。师:关于毫米,你们知道哪些知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师:请同学用手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师:你们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组合作,数一数尺子上的刻度几到刻
3、度几是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1cm=10mm2.进一步认识1毫米。(1)师:想一想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公交卡、医保卡等,这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对于毫米你有什么新的体会?(2)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有多长,并说说感受。(3)画一画。三、知识应用,深化理解1.完成教科书P22“做一做”第1、2题。2.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1题。四、课题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本P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1厘米=10毫米 1cm=10mm 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测量第
4、2课时 分米的认识主备教师:钱科虹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体会到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感受并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了哪些长度单
5、位?2.课件出示习题。3.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二、自学新知识,合作探究1.认识1分米。(1)自主学习。课件出示教科书P23例2。师:同学们,请根据我们上一节课学习毫米的经验,自学例2,把你们学到的新知识圈一圈,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先作记号。(2)汇报交流。师: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知识梳理。师小结: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10分米就是1米。(3)操作感知。让学生拿出刻度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有多长。师: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先闭眼想象1分米的长度,再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最后用尺子量一量,看画得准不准确,可以多次调
6、整。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3.认识几分米。4.再次理解米和分米的进率。师:以分米为单位测量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猜想过后,师问: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5.自主学习例3。课件出示教科书P23例3。学生自学例3,交流思维过程,集体订正。(1)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完成教科书P23“做一做”。2.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35题。四、课堂小结,明确目标1.师: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本P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测量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1)主备教师:钱科
7、虹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推理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表象,能进行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师:同学们,记得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吗?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用具体事物或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经验交流,感知1千米长度1.初步建立1
8、千米的长度概念。(1)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师小结:测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可以用“km”表示。(2)师:那么1千米有多长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师: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课件出示操场图)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结果。师:1000米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师:想一想,1000米要走几个100米?1000米要走几个200米?几个250米?几个500米?三、活动探究,感知1千米的长度1.实践、想象,认识“
9、1千米”。(1)师:利用学校跑道亲身体验一下1千米吗?怎么体验好呢?(2)制订方案、活动准备。(3)活动内容。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5)到跑道上实践、记录。(6)各小组汇报实践情况。2.推理、估计,建立1千米的表象。师: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并说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四、实际应用,巩固新知识完成教科书P28“练习六”第1-3题。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本P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计
10、量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km)作单位 千米也叫公里1千米=1000米2个50米是100米,10个100米是1000米,所以20个50米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测量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2)主备教师:钱科虹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运用进率直接推算出结果。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估测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路程的估算。教
11、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知识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比一比。师:1千米等于多少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进率。师: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9题。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2)二、自主探索新知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1.学习例5。(1)课件出示教科书P27例5。(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师: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3)练一练。完成教科书P27上面“做一做”和P29“练习六”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人教版三上 数学 第三 单元 公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