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积单位》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值得思考的地方: 数学就是研究数与形的结合,小学数学概念,主要是数的概念和形的概念, 学生数学概念的获得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并不能由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搬给”学生.。 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那我们是不是在方式上就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呢?G.波利亚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学生,就会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性。我想,学生如能在教师
2、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这节课内容时,我鼓励学生在引入概念时大胆的猜想。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引入时我鼓励学生猜想,“你认为多大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既然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那么1分米3呢?“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学生借助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一定数量的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形成1厘米3、1分米3的体积概念。这样,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
3、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我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 但是,是不是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猜想总是必不可少的呢?不是的。 学生通过一定的猜想、验证以后,能将概念的定义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和分析、推理(包括类比推理)的方法,促使新概念的形成和同化。到这里,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同化,建立和形成1立方米概念,并且也表现出来了,而我却还是拉着学生,不让他们发展,可以说这是本节课最失败的地方。 根据自己课后的反思,我觉得如果再上这节课,
4、对于这个环节,可以这样处理:学生们通过前面的1厘米3、1分米3的体会,可以感受到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棱长决定的,那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1分米3的正方体棱长是1分米,采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完全可以得出1米3的正方体棱长是1米。就不用老师再拉着绕圈子了。要把握好猜想、验证和合情推理的关系,什么时候用哪种思维方法,教师自己要有一个度。 总而言之,人类认识科学的一般途径是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应用。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篇2: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断与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断与反思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
5、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学习是一个过程。近日,在市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中,天福小学的刘爱芳校长执教的圆柱的体积一课,使我对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课堂的设计内涵,都有了很深的触动。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同学们,往这里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件物体:玻璃杯、橡皮泥、金属零件。这三件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圆柱。 师:圆柱形的物体生活中很多,以这三样为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水杯的容积是多少? 生2:水杯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3:水杯的体积是多少? 师:这三个问题很好,我们记下一个。 师板书,水杯容积 生继续提出关于橡皮泥
6、和金属容器的体积的问题,师板书:橡皮泥体积,金属零件体积。 师:关于表面积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圆柱体积的问题。 师板书:圆柱体积 师:以你现在的知识储备,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水杯的容积 师:怎样求? 生:可以把水杯的装满水,倒进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计算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也就求出了水杯的容积。 师:瞧,“装满水”,“满”这个字用的多好,把水杯中的水倒进长方体容器中,从而求出水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 师板书:倒-长方体,转化。 师:在转化过程中,水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水的形状变了,体积没变。 师:水杯的容积解决了,橡皮泥的
7、体积呢?金属零件的体积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捏-正方体,浸-长方体。 师:刚才我们根据这三个物体的共同特点,通过转化,把它们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不是通过这三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圆柱的体积的问题?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交流,得知物体很大时,没法进行转化。 师: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通用的方法,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计算。 师:圆柱体体积与什么有关?猜想一下怎样计算? . 片段二: 师: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你认为你最有收获的是什么? 师:前面大家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猜测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高,通过验证得知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师:这三
8、个立体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师:像这样的形体在数学上叫做直柱体。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它们的体积公式都是底面积高。 师:生活中的直柱体还有哪些? 师:它们的形体是否也是底面积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 案例反思: 片段一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三样精心准备的物体-玻璃杯、橡皮泥、金属零件(都是圆柱体),在学生围绕这三种物体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去探求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而是通过“以你现在的知识储备,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在转化过程中,水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瞧,装满水,满这个字用的多好,把水杯中的水倒进长方体容器中,从而求出水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一种重要
9、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水杯的容积解决了,橡皮泥的体积呢?金属零件的体积呢?”这些引导性语言,使学生明白有些物体的体积可以分别通过倒、捏、浸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来解决,“转化”的提出为学生后面构建数学模型,探究圆柱体积公式奠定了基础。紧接着“是不是通过这三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圆柱的体积的问题?”这个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是这节课成功的起点,通过极限思想的渗透,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片段二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公式的归纳汇总,引出直柱体的概念,学生进行了对直柱体表象的交流。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激情,并没有随着课的尾声而有所减弱,而是探究热情再一次被点燃,孩子们带着强烈的研究热情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我们在用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研究学生学习起点,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体会到知识产生过程中的前因和后果,从而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 + 展开范文.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