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docx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 悲催的上班族,可能最近也为会编写读书有感相关文章而苦恼,相关参考上遍寻无果。为此,文本库我整理的如下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文章也许正合君意,如果对您有用,收藏的同时也要分享哦。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 -重温经典 点燃激情 以前也读过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但是一直没有读完,断断续续地读了一部分。一忙,就放下了,给自己的懒惰寻了个借口.这次,于老师给这些骨干教师布置的作业,截止到今天下午,终于逼着自己读了一遍,有一点点囫囵吞枣的嫌疑,但总归是浏览完了,感觉应给自己一点鼓励_。 经典就是经典,经历过实践的历练,这些建议在时间
2、的长河里依然灿烂无比。建议中都是我们熟知的事情,似乎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离我们那么近,好多列举的反例自己似乎就曾经也犯过类似的毛病.每一条建议,都似是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那是一种对教育和教学发自内心的热爱,阅读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敬仰的过程,也是令我们感慨万千的过程.现只能采撷点滴片断,分享一下读书心得。 一、教师的重要任务要教会儿童学习 第四九条建议,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这种工具装有五把“刀”-即五中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
3、)。 联系我们的课堂教学,这五种技能中,后面两种应该属于课标中要求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平常老师们定位教学目标时大多是教会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对于这两类目标还没有被所有的老师所重视。于是同样作为数学老师,课堂也就有了千差万别。有的人能够把数学课也上得有声有色,在数学课上学生同样也能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而有的老师课堂上却仅限于学会知识与技能,留给学生的就会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数字和加减乘除计算的课堂。 表现在学生身上,如果对于观察和表达两项技能教师引领培养到位,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生素质”就会非常好。这样的问题在赛课等活动中会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好多老师在比赛时总会打听承办学校的老师,哪个
4、班的孩子“素质好”“会回答问题”,一般不会打听“哪个班的成绩是第一”,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尽管它们之间并不矛盾,“素质好”“会回答问题”的班级,成绩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但这样的班级却未必一定是第一。因为这样班级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的是全面的教育,他们的眼光不会仅仅停留在每节课的知识点上,他们会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从而学会学习。现在对比这条建议,才更加明确这样的课堂其实就是在教给学生学习的“工具”。 由此,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课堂以后的努力方向,不要怕浪费时间,在课堂中要充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实践这条建议,其实也就是在实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
5、理。 二、课堂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 从课堂最直观的角度出发,学生是第一位的,首先能够看到学生的表现,可是这表现却直接来源于教师。课堂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节奏的快慢、氛围的营造、问题的设计、思维的进程.都是由教师一首策划和实施的,因此教师身上肩负的是策划和主持双重的责任,学生课堂的学习和体验也都会因为不同的教师而有不同的效果。 “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真正的教学能手必有丰富的情感”。“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对方(学生)发表讨论。他提出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对问题进行思考。” 这短短的两段话中渗透了对学生的
6、爱和课堂教学的方式。如果不爱学生,教师的课堂上就不可能由丰富的情感。只有从学生出发,在课堂中才会跟学生建立起一种密切的交往关系。 我们在闲谈时曾经不止一次谈论过,身边比较优秀的教师课堂。经过分析,一致感觉幼儿师范毕业的老师课堂的感觉要比普师毕业的老师更亲切、课堂氛围更好,在师生都投入的课堂中教学效果也有很大可能会更好。细想下来不无道理。幼师专业的老师应该属于“全面发展”,文化课和艺术课并重,甚至对于孩子情感教育方面有更大帮助的艺术课地位更高。好多人对孩子有着浓浓的爱和尊重,她们的情感会很丰富,在课堂上语言会更有亲和力,首先为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奠定了基础。 -这是我们学校的环境下存在的一个现象
7、,并不代表全部,不管是什么专业,心中只有对学生充满爱,课堂上才会情感鲜明,才会让课堂教学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这其中语言的修养也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变成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如何让我们真正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能手呢?只有读书、读书、再读书了。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有了更深的感慨,原来我们日常的各种工作,还可以做的更细致、更科学。通过阅读,让我有了重新审视自己课堂的机会,也为日趋淡然的心再次点燃了追求的激情。现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争取做到多读书,多在课堂上实践,多思考,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的“人”。 篇2:告诉孩子你最棒读书有感1400字 告诉孩子你最棒读
8、书有感 著名创商教育专家李放在告诉孩子你最棒一书阐述这样一个观点:聪明不等于有智慧,衡量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是否聪明的标准,不在于其头脑是否反应灵活,或者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在于其思维能力和创造水平的高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学习知识主要开发的是我们的大脑记忆功能,而生活中需要的却不仅仅是广博的知识,更需要那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每天遇到的一个个问题组成的,而解决问题则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利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去生成新的知识,即转化成智慧之行。 教育不是奴役,更不是强迫,而是给孩子充分自由,因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焕发人的
9、创造性,也只有自由教育才能培养有尊严的人。孩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状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形式,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东西。李放在告诉孩子你最棒中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观,他认为: 第一,给孩子以自由。 卢梭曾说:“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不是毫无约束的任意发展,而是要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自己可以成长,孩子不是老师家长塑造的工具,而是自主发展的人,自由的发展环境是学生不可缺少的成长要素。每一位学生都有独到的精明之处和闪光点,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都应当注意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收获的快乐。从不同
10、角度来评价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自己心灵深处燃起自强不息的火焰,创造灿烂美好的一片天空。 第二,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社会上,只有一种为全体人民所自由接受的契约,才能使一个人既受社会约束,又保留其自由意志。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应该是这种平等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下,才能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同时,也只有找到了学生的长处,才能找到错误的克星,帮助他们找到战胜错误的信心。作为教师,应当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一个好孩子,培养孩子自己找自己优点的习惯。这对他们个人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是适应当前形势
11、的。一般情况下,按常规办事并不错,但当常规不适应新的情况时,就应当转变观念,另辟蹊径。只有这样,才能化缺点为优点,化弊端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 第三,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中心”论。 他认为,事物、书本、知识都不能成为教育的中心,它们只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手段,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只是学生向着良好方向发展的帮手,主要的任务是创造能促进孩子自由发展的条件,不是强迫学生接受成人所具有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作用日趋显要。纵观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没有一个不是重视教育的国度。因为教育是人生之本,生存之本。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有几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给教师的建议 读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 建议 随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