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习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
《15.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习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习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模块第十五单元第1讲一、选择题1中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某医学著作确立了“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施治原则。该著作()A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B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C倡导积极的健身学说D对中医药学进行了系统总结2秦统一全国后,将秦国通用的篆书作为统一的文字加以推广,但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小篆,而是隶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秦朝统一文字的结论可能有误B隶书更具有实用性C统一文字的措施没有真正实施 D小篆未能强制推行3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
2、菜肴和点心。据此可知,齐民要术()A是古代工艺技术著作的精品B体现出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C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D反映了北魏农民生活的安逸4宋代文人学士在文化人格上都尚雅忌俗,但在文艺创作上却出现以俗为雅和雅俗通融的审美取向,要求“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促使宋代文艺创作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理学思想的束缚 B商品经济的发展C科举制度的影响 D统治阶层的推动5明代早期的绘画,以院体画为主,工细规矩,但缺乏原创性。明中叶以后,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开明代绘画的新风,强调个性的表现及主观的意境。明代绘画的这一变化()A根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
3、B表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C体现了士子对传统权威的反动D反映出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6明末清初,远离昆曲发源地的北京,也以昆腔为时尚。吴江人史玄说,万历时,宫廷近侍“三百余员兼学外戏。外戏,吴歈曲本戏也”。随着“梨园共尚吴音”的风行,竟出现“多少北京人,乱学姑苏语”的盛况。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A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B昆曲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日益弱化D昆曲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元以降,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接受对象、传播方式都有別于以往民间文学的市井文化一跃成为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宋元以来的市井文化是孕
4、育小说、戏曲的母体,同时小说、戏曲也日益成为市井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正是通过宋元以迄明清的市民阶层在小说、戏曲诸方面的文化消费,作为世俗文化的市井文化才不断发展、递嬗,从而构成了一股和以士大夫为主体的雅文化、以“言志”“明道”为主要功能的诗文雅文学相并而行的俗文化与俗文学潮流。与前代的俗文学形式被雅文学吸纳、转化不同的是,尽管有数目可观的文本,小说、戏曲却始终没有进入雅文学的行列,小说、戏曲还多次遭到了禁毁。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俗文学与诗文为代表的雅文学的分流、对峙,构成了宋元以降直到鸦片战争前我国古典文学传统后期演变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摘编自金元浦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
5、所学知识,说明宋元至鸦片战争前“俗文学”的特点及其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元以来“俗文化”兴起的原因。一、选择题1诗经中展示了肥大、健壮的马、牛、羊,婀娜、柔美的桑树,高大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呦呦鸣叫的小鹿。这些意象()A描绘了东周时期的自然风貌B表达了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 C反映了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D体现民众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2下表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说明了古代中国()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A在天文学上的成就最高 B天文学注重观测和数据记载C天文学注重分析和探究 D天文
6、学为工农业生产服务3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言中写道:“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居易)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这说明唐代()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盗版印刷风气猖狂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 D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4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植根于古代农业文明,具有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它随着传统科技实践的发展,在与传统伦理道德水乳交融的过程中,在真善美战胜假丑恶的矛盾斗争中,内容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升。这一结论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A重探求科学之真 B是生产实践的产物C理论和实践的并重 D重道德而轻实践5明清时期,数学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化,如明代吴敬所著
7、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新增题目中有“就物抽分”“合伙经营”等内容;程大位算法统宗中运算全部采用珠算法,包括开平方、立方。这些变化表明()A数学研究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B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C明清对以往科技成果进行了总结 D“西学东渐”促进数学新发展6清初,蒲松龄创作了聊斋志异,通过大量篇幅描写鬼、狐化人后与人恋爱的离奇故事,反映出当时青年男女对婚姻自主的要求。这表明()A清代具有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 B传统理学对文学影响至深C作品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D社会婚恋观发生深刻变革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利玛窦是最早从澳门进入中国内地从事传教的西方传教士之一。1594年,他为了与
8、中国官员和文人交往方便,穿上儒服,戴上儒冠,自称儒者。1601年,他来到北京,受到明朝万历皇帝的召见。在北京10年,译著或与徐光启、李之藻等合译几何原本乾坤体义等书,介绍西方科学知识。1584年至1608年,应中国官吏要求,编绘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介绍地球为球形和五大洲,这是最早引进中国的新型地图。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死于北京。陈瑞云大学历史词典 材料二徐光启在主持修历后,主张“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会通是徐光启处理中学和西学的纲领核心。“会通”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中西互译,力求贯通;二是兼采中西,取长补短。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用西方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解
9、释论证了中国古代的勾股术,这说明中西科学有重叠和相通之处。崇祯历书在保留中国明代大统历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的第谷体系,超越了中国此前的历代历法。摘编自郭月娟徐光启中西会通思想的社会学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徐光启从事科学研究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徐光启的中西会通思想。必修模块第十五单元第1讲一、选择题1中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某医学著作确立了“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施治原则。该著作()A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B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C倡导积极的健身学说D对中医药学进行了系统总结【答案】B【解析
10、】材料“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该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故B项正确。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黄帝内经,排除A项;C项是华佗的主张,排除;D项是本草纲目的影响,排除。2秦统一全国后,将秦国通用的篆书作为统一的文字加以推广,但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小篆,而是隶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秦朝统一文字的结论可能有误B隶书更具有实用性C统一文字的措施没有真正实施 D小篆未能强制推行【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比笔画圆匀、具有图画美的小篆,工整对称的隶书更具实用性。所以尽管有了统一的文字篆书,秦代更多的文书和简牍是以隶书书写的,故B项正确。秦朝在全国范
11、围内以小篆作为统一文字的结论是确切的,并且是用国家法令的形式强制通行全国,故A、C、D三项错误。3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据此可知,齐民要术()A是古代工艺技术著作的精品B体现出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C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D反映了北魏农民生活的安逸【答案】B【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食品加工的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据了四分之一以上的篇幅,这是中国古代科技实用特征的突出表现,故B项正确。4宋代文人学士在文化人格上都尚雅忌俗,但在文艺创作上却出现以俗为雅和雅俗通融的审美取向,要求“夺胎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