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习作8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小学习作8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习作8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习作:漫画的启示课时2课时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为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主要包括文物、建筑和遗址。从阅读课文、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到自己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意在引导学生探寻凝结着华夏祖先汗水和智慧的文明结晶,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本次习作也能提升学生搜集资料进行介绍的信息处理能力,体现了习作的交际价值。教学目标:1.读懂漫画内容,交流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2.了解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学写漫画作文。3.学会观察漫画,
2、体会画家的用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4.学会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把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写清楚。教学重点:重点了解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学写漫画作文。难点学会观察漫画,体会画家的用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准备:ppt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板块一 漫画引入,激情引趣1.交流展示,认识漫画。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中的第一幅漫画)(1)教师介绍:这是漫画家华君武所画的一幅漫画植树与乘凉。仔细观察,看看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可笑之处在
3、哪里。(画面中一个人拿着水壶来为小树浇水,另一个人坐在小树下面,铁锹放在一边。拿水壶的人问:“你干什么?”坐着的人回答:“等着乘凉。”可笑的是坐着的人自己不植树,守株待凉,坐着等别人植树。)(2)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说说你得到什么启示。(不要光指望别人,不能坐享其成、不求上进,干等着不如自己努力去做。)2.漫画和其他图画有什么不同呢?(漫画能让我们受到启示。)3.教师小结: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板块二 分析漫画,展开联想1.仔细观察,描述漫画内容。(1
4、)我们再来欣赏漫画家华君武所画的另一幅漫画假文盲。 (2)文盲是什么意思?(不识字的成年人)那“假文盲”顾名思义就是假装不识字的人。为什么要假装文盲?我们先仔细观察一下漫画。(3)看看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写有“母子上车处”的专用通道挤占了几个高大、年轻力壮的男子,而一位抱着幼子的弱小的母亲只能站在母子上车处之外。可笑的是车站的牌子上明明写着“母子上车处”,那几个壮汉却视而不见,稳稳当当地站在那儿。)2.指导抓住细节。(1)刚才我们只是简单地描述了画面,下面我们把镜头移向这些神态各异的人物,给他们来几个特写。怎么样把这个特写写好呢?我们先来欣赏两位同学
5、描写的同一个人物。课件出示: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穿着黄皮大衣、长裤和皮鞋,好似一位位高权重的官员。他微微睁开的眼睛,好似鼠目,连离他仅一拳之隔的牌子都看不见,这视力那是相当的“好”哇!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低着头微睁着眼睛,好像在沉思。(2)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哪个描写的比较精彩?精彩在哪里?(第1句话精彩一些,抓住了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的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3)教师小结:这是抓住了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还可以抓住什么来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人物细节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让画面上的人物生动起来。(板书:细节描写)(4)仔细品味第一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语言辛辣、
6、讽刺、夸张)这样的语言,使人物的某些特点更加突出,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学习对比手法。(1)漫画家华君武在突出这一群高大健壮的假文盲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把一群高大健壮的假文盲与瘦小可怜的母子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显示出人物的可笑。(2)对比的手法不仅适用于漫画,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习作,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4.活学活用,描写人物。请大家在假文盲这幅漫画中选择一个人,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先概括了整个画面,再具体描绘了画面中的人物。现在你们看懂这幅漫画了吗?板块三 联系生活,得到启示1.揭示图意。借助假文盲这幅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提示语,联系生
7、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说说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做人不能损人利己、自私自利、贪图个人安逸、不顾他人方便,要有公德心,讲文明。)(板书:揭示图意)2.联系生活。这幅漫画画于1984年,现在已经是2020年,时间已过去36年之久,那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假文盲”现象?(学校的花坛里立着“禁止摘花”的牌子,可总有人去摘花;十字路口的牌子上写着禁止闯红灯,可总有人闯红灯)(板书:联系生活实际)3.指导表达。课件出示:草坪上明明立着“禁止践踏”的牌子,可偏偏有人上去踩;公共场所明明写着“禁止吸烟”,可偏偏有人大大方方地吞云吐雾;公交车上明明特设了“老、弱、病、残、孕”的专座,可偏偏有身强力壮
8、的年轻人坐在那里。(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3)排比句能使语言更有气势,更有说服力。同学们在习作的时候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4)社会上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个人素质低下,公德意识太差,人们对于这些现象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敢怒不敢言。)(5)目睹这些现象,你最想说些什么呢?(假文盲,快醒醒吧!你们的视而不见多么冷酷,我们的社会需要爱心和温暖。让那些贫困、弱小的人们得到关爱,让我们所有的人手拉手、献爱心,让整个世界少一份忧愁,多一份欢声笑语吧)(板书:发表观点)(6)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样的假
9、文盲现象,社会需要我们及时地唤醒这些假文盲,使他们成为有社会公德心的文明人。板块四 明确要求,指导写法1.明确习作要求。(1)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l 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可以从书上的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l 仔细观察漫画,看看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l 思考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l 撰写习作,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受到的启示。(2)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3)撰写习作的时候要注意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受到的启示。启示是从漫画内容中获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习作 教学 设计 公开 教案 课件 案例 测试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