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红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红烛一、 教学目标1. 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2. 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3. 在诵读诗歌时,能够读出节奏、轻重、情感4.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能够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二、 重点、难点1. 理解“红烛”意象2. 探究诗歌的寓意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闻一多的红烛,但是在上课之前,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哪里见过红烛?我们可以看到红烛是一个喜庆的象征,一般都是用在电视剧中夫妇的洞房花烛夜,还有大家生日时点燃的蜡烛等。标题红烛是一个喜庆的象
2、征,可是我们再来看下面的诗序“蜡炬成灰泪始干”,大都学过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这句话具体可以翻译为“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灰”和“泪”是一种悲伤的感觉,作者为什么要将一喜一悲两个意象安排到一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闻一多的这篇红烛。1. 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字友三,湖北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
3、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好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在创作诗歌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2. 红烛红烛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
4、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3.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3年,是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的序诗,在闻一多诗歌艺术生涯中具有奠基性地位。红烛这本诗集编入了他从“五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创作红烛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历史的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中华儿女的一颗赤子之心跳荡在他的胸腔,迸发出炽烈的爱国热情。4. 文题解读(初
5、读课文)红烛是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红烛是与诗集同名的诗篇,是诗集红烛的序诗。红是赤诚的象征,在这首诗中,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诗人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二) 阅读鉴赏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停顿问:通过刚刚的朗读,我们看到诗的开头有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放在这里有什么用?明确: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人将这句诗作为本诗的引子。问:诗歌主体扣住印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明确:“灰”和“泪”,2、3、4节“灰”;5、6、7、8“泪”。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和“泪”(“自焚”和“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问:诗歌以问答的形式
6、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明确:三处问。第1节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2节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6节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2.朗读第一小节问: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是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是反复呼告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排比: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作用: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
7、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词或句。分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说理文、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分清条理的作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反复,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呼告:叙述一件事情,当感情达到最高峰时,把想象中的人事物,都当做就在眼前,直接向他呼唤、倾诉,这就叫呼告修辞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修辞法,必须在情绪激动、不吐不快的时候才适合使用,否则容易得到反效
8、果。引导:开头突出红烛的意象,“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在“红烛”面前,诗人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红。一个“吐”字,逼真地描绘出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诗人的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灼灼发热。明确: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好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2. 朗读第二、三小节,思考讨论以下问题问:这两节诗,诗人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明确: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达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
9、红烛精神的可贵。问:诗人在第二节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确:比喻。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问:由诗歌中的“为何更须烧蜡成灰”向学生发问,询问学生为何作者要在这说,难道诗人不知道蜡烛燃烧后会成灰吗?明确:作者运用比喻将蜡烛比作了人,说是红烛其实是问谁?是问人。所以“为何更须烧蜡成灰,才能放光出?”我们可以换成为什么在救国的道理和理想上,是否需要通过燃烧自己的生命去实现?作者在这里是不理解的,所以作者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问:诗人先说“一误再误”,后来又说“不误,不误”,二者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第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